首页/文章/ 详情

不孪生,数字化能怎样?

3年前浏览2465

导读:水是生命之源,氧气是生命之本,但地球生命在进化历程中经历的两次大灭绝,都与氧气的快速增加有关,称为“大氧化”事件!这两次“大氧化”事件,一次是蓝藻的快速进化导致,另一次是植被的繁茂导致的。

图片

图片

现在,生物学家得到的结论是:生物个体的演化速度越快,生态不稳定性越高,越不允许更高级智能体的形成。稳定智能体之间有规则的相互作用才能形成更高级的智能体,复杂的高等生物的DNA在保障整体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差异性才能带来进化。现在地球生物之所以稳定进化到出现“人类”这样高级的智慧生命体,一定是生态协调的结果。

数字孪生看似是Michael Grieves博士聪明大脑中的灵光一现,但其实该概念的出现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必然事件。数字化众技术发展到现在,确实需要数字孪生体这样一个系统化的概念来协调其间的关系和进化规则,否则,任其各自发展,最终也许会发生类似“大氧化”事件。所以,“孪生”是数字化发展的理想形态。

《数字孪生体进化论》一文中,我们提出了数字孪生体的生长发育将经历数化、互动、先知、先觉和共智等几个成熟度过程,各成熟度分别有各自最核心的技术。其第一层关键技术包括建模、仿真、物联网,大数据(及AI)、云计算,第二层关键技术包括数字线程、虚拟现实(VR/AR/MR)、MBSE、区块链等。

图片

除了以上基本关键技术,不同领域或场景(譬如制造、产业、城市或战场)的数字孪生体,还有不同的技术。

图片

我们再回到“大氧化”事件,进化法则让所有生物都不会停留在简单体,而是会越来越复杂,也会越来越精密。在数字化时代,人们身边不停出现各种新型数字化技术,纷繁复杂,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迷失在众多概念和技术中。企业面对这么多数字化技术,如果盲目引入会变成数字化世界的令狐冲,但让他们很好地理清这些数字化技术并协同起来,又实在是要求太高了。数字孪生体的出现则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机会。生命体是协调各个组织和器官的最高级的形态,而我们提出的数字孪生体方案则以生命体为特征。

从数字孪生生命体进化角度来看,任何新的或者旧的数字化技术都是构成数字孪生体的一个构件,且是阶段性的。今后,不论出现何种数字化单项技术,都应该是数字孪生体这个生命体的一个器官甚至是细胞。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将这些新出现的单项技术安放在数字孪生体生命框架的正确位置,不仅能让这些技术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也可解决我们的困惑,让我们平静地与这些技术和谐相处。

当然,任何一种单项技术都会向着自成体系的方向努力发展,所以,数字孪生体所需的通常不会是某个单项技术体系的全部,应该是其核心要素。当前,数字孪生体作为新生事物,或者说是新近开始工程化应用的事物,对当前构成这个生命体的各个器官的整合方式肯定是设备级的集成。但随着我们对它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这些器官的融合肯定会走向原子级别,只取用这些器官中对数字孪生体有用的部分而舍弃其他部分。这些有用部分之间的结合不会像现在这样通过宏观接口来实现,而是通过微观茸毛来融合,使得数字孪生体的整体性和生命力都要更强!

声明:原创文章,作者田锋,首发数字孪生体实验室,欢迎分享,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人工智能智慧+数字孪生理论科普其他软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0-12-10
最近编辑:3年前
数字孪生体实验室
围绕数字孪生技术的创新研发,推...
获赞 444粉丝 355文章 531课程 2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