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随机振动分析中的RMS应力和3σ应力是什么意思?

4天前浏览127



 

 

    随机振动分析是一种基于概率的谱分析方法,主要用于研究结构在随机载荷作用下的统计性响应。进行随机振动分析时,软件(如ANSYS等)会输出不同置信水平下的应力结果,包括1σ、2σ和3σ应力,这里的1σ、2σ和3σ代表什么呢?


 

 

   

   

   

    在统计学的正态分布中,数据服从均值(μ)和标准差(σ)的分布规律。在正态分布中,大约99.73%的数据位于均值(μ)±3倍标准差(σ)的范围内。因此,超出这个范围的数据被认为是异常值,可能包含粗大误差,应予以剔除。这就是3σ法则:

   (1) 68.27%的数据位于μ±1σ范围内(1σ区间);

   (2) 95.45%的数据位于μ±2σ范围内(2σ区间);

   (3) 99.73%的数据位于μ±3σ范围内(3σ区间):超过3σ的数据概率仅为0.27%,属于小概率事件,通常被视为异常值或极端情况。

    随机振动分析的应力结果用RMS应力表示,RMS应力(Root Mean Square Stress)在振动分析中是指随机振动过程中应力的均方根值,用于量化振动系统的动态响应和能量水平。其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σi 表示第i 次测量的应力值,N 是测量次数。RMS应力通过计算应力值的平方的平均值后再开平方得到,能够全面反映振动过程中应力的波动幅度和能量分布。

    在随机振动分析中,RMS应力常用于评估结构的疲劳寿命和安全性。例如,通过计算RMS应力,可以将振动信号的波动特性转化为一个单一的统计量,便于与材料的极限应力进行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将3σ应力与材料的屈服强度进行比较,如果3σ应力小于屈服强度,则结构可满足随机振动要求。

    如某电池包随机响应分析中,RMS应力(1σ)为12.15 MPa,其3σ应力为36.45MPa远小于屈服强度为248MPa,即结构在99.73%的响应时间里应力水平小于等于36.45 MPa,其结构强度性能满足要求。(参考仿真秀文章:守护电动“心脏”!仿真APP在汽车电池包随机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电池包随机振动工况下的RMS应力和位移    


来源:纵横CAE
振动疲劳汽车材料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4-03
最近编辑:4天前
纵横CAE
硕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30粉丝 94文章 198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不同胸围怎么选内衣?CAE仿真告诉你答案!

在追求时尚与舒适并存的今天,内衣作为女性日常穿着的必需品,其设计与选择愈发受到关注。今天,让我们利用CAE仿真技术,揭秘不同胸围内衣的选择奥秘。 内衣应力分布云图 在内衣设计和优化中,CAE仿真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用于模拟内衣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预测内衣的穿着效果和舒适性,从而为内衣个性化定制提供理论依据。大胸女孩的痛,你永远都不懂建立人体-内衣耦合接触模型,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如材料属性、网格划分、边界条件等,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具体步骤如下所述。内衣-胸部耦合接触模型Step 1:构建几何模型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技术获取人体三维数据,包含清晰的人体真实的骨骼结构、软组织厚度和器官形状等。Step 2:内衣材料特性内衣材料特性对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了解常见内衣材料(如弹性纤维、棉质等)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应力-应变关系,从而准确建立CAE仿真模型。Step 3:进行网格划分通常将文胸视为二维壳单元,单元类型采用四边形,网格尺寸多设置在0~5 mm;将胸部视为三维形状,单元类型采用四面体或六面体,网格尺寸一般设置在0~10 mm。Step 4:设置接触关系接触体为文胸和人体,接触类型为面与面接触,将文胸下扒、肩带与人体的接触定义为绑定约束,文胸与人体接触时会产生摩擦,摩擦系数为0.2。Step 5:施加边界条件在无重力乳 房和无应力文胸基础上,确定二者接触过程中的载荷及边界条件。文胸内表面添加约束,连接处两端施加弹簧单元,并添加预紧力,模拟内衣扣紧过程。Step 6:不同胸围仿真将内径定义为变量,分析不同胸围下内衣的应力分布、变形情况以及贴合度等指标,评估内衣的舒适性和适应性,从而为内衣选择提供依据。Step 7:个性化定制 通过对比不同胸围内衣的仿真结果,分析胸围变化对内衣舒适性和贴合度的影响,找出胸围与内衣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内衣的个性化设计提供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AE仿真技术有望在内衣设计和制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探索内衣设计与人体生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推动内衣行业的个性化发展。声明:本文相关内容整理自网络,并不意味着支持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参考文献:[1] 3D bra and human interactive modelling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bra design.[2]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Contact Pressure and 3D Breast Deformation for Application in Women’s Bras.来源:纵横CAE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