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机械滥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成功召开

3天前浏览124

3月18日,由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提出、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归口的《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机械滥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成功召开。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为标准牵头起草单位,该标准的制定对于解决动力电池机械滥用场景下的仿真分析规范化问题,为行业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有着重要积极意义‌。

本次会议的评审专家由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仿真中心原科技委副主任朱文海、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教授级高工唐海波、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研究员夏勇、北京汽车研究院电池工程部仿真专业副总师/高级工程师火进、惠州亿纬锂能有限公司结构仿真部高级经理张辉担任。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田玉萍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杨晓晖详细介绍了协会在促进行业交流、技术创新及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的业务内容。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标准部主任刘敏 主持会议。

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车性能及用户生命财产安全。机械滥用(如碰撞、挤压、球击等)可能导致电池热失控、起火甚至爆炸,而有限元仿真技术已成为评估电池结构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行业内尚未形成统一的仿真分析标准,导致不同机构的研究结果可比性不足。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电池系统部高级工程师邓昕晨指出,当前部分企业虽已建立内部仿真规范,但缺乏行业层面的统一方法,亟需通过标准化提升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

会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电池系统部电池测评研究高级工程师刘玥就标准的立项背景、意义、编制说明以及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评审组专家对其必要性、可行性、适用性及专业性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评审和质询,对标准草案进行了严格评审,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和补充建议。

经过充分研讨,立项评审组专家一致认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机械滥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团体标准高度契合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机械滥用分析的实际需求,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该标准一旦落地实施,将有效填补行业在这一关键领域分析方法标准的空白,有力推动行业技术水平提升,符合立项条件,同意予以立项。同时,专家们要求标准起草组认真梳理、吸纳立项评审会上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与完善,加快立项进程,全力以赴高质量完成标准开发任务,为电动汽车产业的稳健发展筑牢坚实的技术根基。

来源:仿真生态圈

新能源汽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3-27
最近编辑:3天前
仿真应用大会
签名征集中
获赞 53粉丝 1文章 17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乘用车铝合金车轮预损伤疲劳试验及仿真方法》团体标准第一次工作会议成功召开

2月26日,《乘用车铝合金车轮预损伤疲劳的试验及仿真方法》团体标准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召开。该标准由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提出,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立项,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旨在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标准,解决新能源汽车领域车轮内轮缘开裂问题,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与成本优化。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杨晓晖,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培训部(标准办公室)主任刘敏以及来自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保定市立中车轮制造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冶金研究院、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浙江极氪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燕山大学等起草单位的20多位专家。会议由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副秘书长刘彦青主持。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乘用车车轮内轮缘开裂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隐患。为提升车轮安全性、降低研发试验成本并缩短周期,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组织此次标准编制工作。会上,杨晓晖介绍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的基本情况,进一步阐释了协会在推动技术标准化、产学研协同中的核心作用,并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标准编制进程,联合行业力量推动技术创新。此次会议涵盖了标准编制背景、架构设计、工作计划及分工研讨等关键环节。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乘用车铝合金车轮预损伤疲劳的试验及仿真方法》团体项目的立项背景、试验论证、标准编制思路和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与会起草人围绕标准草案内容展开了深入讨论,重点就标准适用对象、仿真流程、仿真方法、试验数据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经过充分交流,正式成立了标准工作组,并明确了各单位分工及职责、确定了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安排。为确保该团体标准能够高质量地完成编制工作,保证其科学适用、贴近行业特点及需求,并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现面向全行业征集标准起草单位,共同参与到这一重要标准的制定工作中来。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