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锂电巨头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1天前浏览19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5年03月21日 星期五


近日,韩国电池制造商三星SDI宣布启动增发计划,预计通过发行新股筹集约2万亿韩元(约合13.8亿美元),用于加速其全球电池产能布局。此次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以下三大方向:一是投资与美国通用汽车的合资工厂;二是扩建匈牙利电池工厂的产能;三是推进韩国全固态电池生产线的建设。

图片

此次增发计划将向现有股东开放,未被认购的股份将向公众提供。预计发行新股11,821,000股,占总股本的16.8%。最终发行价将在5月22日确定,新股预计于6月19日上市。三星SDI表示,从新设施投资到实现大规模量产通常需要两到三年时间,而电池市场中长期增长前景持续向好,因此决定进行此次增发。尽管电动车市场短期内增长放缓可能导致电池需求下降,但全球汽车制造商(OEM)仍在坚定推进电气化战略。

市场研究机构预计,从2025年到2030年,全球电池市场将保持年均20%的增长率。基于这一趋势,三星SDI计划在现有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投资新技术的研发与量产,包括全固态电池和磷酸铁锂(LFP)电池。

三星SDI的年度资本支出从2019年的1.7万亿韩元增长至2024年的6.6万亿韩元,几乎翻了四倍。2024年全年,三星SDI实现收入16.59万亿韩元(约合115.5亿美元),营业利润为3633亿韩元。第四季度,公司销售额达3.75万亿韩元,其中ESS电池业务收入创下历史新高。

在固态电池进展方面,三星SDI研发的全固态电池(ASB)采用专有固态电解质和无阳极技术,能量密度达到900Wh/L,相比目前量产的高性能棱柱形电池(P5)提升了约40%。

2022年3月,三星SDI在水原市灵通区的SDI研究所内开始建设全固态电池试验线,并于2023年12月成立了ASB商用化小组。2024年,公司已向多家客户交付全固态电池样品,目前正在进行为期六个月的测试。三星SDI计划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并已公开详细的量产准备路线图。

三星SDI表示已将全固态电池样品的供应扩大到五个客户,并继续推进研发工作,包括关键电池材料的内部化。此外,2月25日,三星SDI宣布与现代汽车及其子公司起亚汽车签署初步协议,携手开发专为机器人设计的高性能电池。根据协议,三星SDI将致力于改进高容量材料以提高能量密度,并优化电池设计以提升效率,现代汽车和起亚则将评估新开发电池在机器人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通用汽车材料机器人工厂试验装配电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4-06
最近编辑:1天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4粉丝 192文章 2285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研发迎突破!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5年03月17日 星期一在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固态电池因其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显著优势,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   近日,包括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科新源”)、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科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均披露了自身围绕固态电池产业链相关技术研发上的进展,引发投资者关注。   海科新源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固态电池电解质研发取得实验室阶段突破,两项核心技术专利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从而揭开了锂电产业加速升级的序幕。  关键材料研发获突破  海科新源披露,公司在固态电池电解质研发方面已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首先是其旗下子公司山东新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新蔚源”)申请一项关于双三氟磺酰亚胺锂(LiTFSI)生产工艺的国家发明专利,通过工艺简化、资源回收等突破,可大幅提升产品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海科新源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LiTFSI作为主流的聚合物固态电池电解质的关键材料,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稳定性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目前,全球掌握这一技术并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较少,公司凭借此专利技术,不仅优化了生产工艺,也为未来突破国外垄断提供了可能性。”  海科新源的另一项创新成果是针对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研究,即通过在锂镧锆氧(LLZO)晶体结构中引入钽(Ta)元素,成功提升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公司前述负责人表示,相关技术已申请专利,目前处于实质审查阶段。该技术不仅将原始LLZO的锂离子电导提高了近10倍,与硫化物电解质性能接近,而且合成步骤更为简化,生产成本更低。   努曼陀罗(丽江)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霍虹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固态电池核心技术的突破,在于打破传统液态电解质的局限,而LiTFSI绿色工艺和钽掺杂LLZO的技术创新,正在推动锂电产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两项突破的意义不仅仅是材料性能的提升,更是整个锂电产业链从‘能量密度竞赛’转向‘安全性+寿命’双轮驱动的标志,工艺的优化和成本的降低,也让技术真正具备商业价值。”霍虹屹如是说。   海科新源前述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在保持实验室研发突破的同时,公司还通过子公司山东新蔚源的基建布局,构建面向未来的技术转化能力。“山东新蔚源的‘动力电池高端材料及配套项目’已进入实际建设阶段,项目聚焦锂离子电池功能添加剂等产品的生产设施建设,通过标准化厂房和智能化生产线的布局,为未来可能的技术转化奠定硬件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海科新源LiTFSI的绿色闭环工艺已具备产业化技术特征,LLZO的工艺简化方案同样展现出良好的生产适配性。一旦固态电池进入产业化阶段,公司可快速实现实验室技术向生产环节的过渡。  多元化研发前景可期  华西证券研报称,固态电池具备诸多优势,其中高安全+高容量为固态电池核心优势。国内各方都在对固态电池进行布局,预计固态电池产业化取得进展的时间将集中在2027年至2030年左右。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新质生产力工委秘书长高泽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方向上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涵盖了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等多种技术路线。在市场布局方面,中国企业积极与国内外车企和储能系统厂商合作,推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在上游材料端,华西证券研报认为,在传统液态电池技术的基础上,正负极材料中短期可以沿用前期技术,中长期可以朝向更好性能方向升级;固态电解质尤其是硫化物技术路线为纯增量环节;辅材包括导电剂、粘结剂等或因固态特性导致性能需求和用量提升。 联科科技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导电炭黑可用于电子级和固态电池级业务领域,公司已提前筹划固态电池业务,并已有相应进展。江苏鼎盛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月1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自固态电池技术提出后,公司与下游相关客户进行了多次技术交流,了解到固态电池也需要应用铝箔,但该电池技术目前尚未成熟,公司会持续密切关注。  霍虹屹表示,固态电池涉及材料、设备、电池制造、整车应用等多个环节,上游企业必须加强与下游电池厂、设备厂的合作,共同打造“固态电池产业生态”,并通过产业联盟、联合研发等方式加速商业化落地。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