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新一代刀片电池会搭载哪些车型?

1天前浏览19


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5年03月21日 星期五


2025年3月11日,据“汽车像素”报道,比亚迪即将发布的新款秦L EV车型,将支持800V高压架构和5C超充能力。

考虑到该车型10-15万的价格区间,如果支持超充的话,秦L EV有望成为业内市面上搭配800V超充方案产品中最便宜的一款,也将是新一代刀片电池的首次亮相。

那么,秦L到底是不是800V架构和5C超充?比亚迪的新一代刀片电池性能指标如何,又将搭载哪些车型,本文带您分析。

图片

一、秦L EV电池分析    

虽然为纯电车型搭配超充方案,是比亚迪今年的一项战略布局,而且此前露面的汉L和唐L等车型也大概率会支持1000V以上的高压平台和5C以上的超快充,但是那两款车型的价格区间在25-30万左右。

考虑到秦L EV的价格只是其一半,难道真的会搭载800V高压和5C快充吗?

“汽车像素“的文章在网络上发酵后,很快就有人慧眼识珠,通过懂车帝等平台上展示的秦L EV的铭牌,发现其申报的两个续航版本,容量都是150Ah。

电压分别为307.2V和377.6V,基本还是400V的水平,跟网传的800V高压平台相差甚远。

图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秦L EV还是400V的平台,但是在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更低,电机功率更大(160kW),且整车更重的情况下,却实现了比秦Plus更高的续航。

从这一点来看,秦L EV本身的技术含量还是比较高的。无论搭载的是e平台3.0 EVO还是最新的纯电平台,其本身必定是提升了整体效率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图片

既然秦L的铭牌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是400V的平台,为何“汽车像素“会报到成搭载800V平台和5C超充的车型呢?

一方面,这可能就是有预谋的捧杀,新车未上市前给人一种很高的期待,等到上市时期待落空,购车欲望也就烟消云散了。

另一方面,如果恰如知情人士所言的话,那么也可能是秦L还有一个保留的快充版本还未露面。

不管真相如何,原定3.12日上市的秦L EV推迟到了3.23日上市,届时就能揭晓答案了。

二、第二代刀片电池搭载车型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秦L EV的主推车型并不是搭载二代刀片电池的。此前根据CarNewsChina的报道,比亚迪二代刀片电池有两款:

一款是高比能,能量密度最高可达210Wh/kg,支持峰值8C放电以及峰值3C充电;

另一款是超快充,能量密度在160Wh/kg以上,能够支持峰值16C的放电,以及峰值8C的充电。

其中高比能车型很容易想到即将在3.27日发布的仰望U7, 电池包总能量达到了135.5kWh, 这款车是否搭载了二代刀片电池呢?

根据工信部的申报信息,仰望U7的电池系统重量903kg, 这样来计算的话,整包的能量密度是150Wh/kg。

这个值跟汉EV和海豹EV等车型接近,也就是一代刀片电池的水准,单体电芯能量密度185Wh/kg左右。

考虑到U7的电量更高,理论上集成效率更高,单体电芯的能力也需会更低,并不像二代刀片电池的水准。

虽然高比能电池还按兵不动,但是超快充的二代刀片电池早就崭露头角。早在今年1月19日,公众 号“迪粉之家”就爆料汉L具备超级快充能力,且电机额定电压来到了945V。

根据工信部申报的信息,汉L带电量83.2kWh, 确实比此前汉EV的85.4kWh要低一些。而且电池系统能量密度130Wh/kg,也远低于汉EV的150Wh/kg。

作为更高级别的车型,能量不升反降,这预示着汉L可能搭载了超快充新一代刀片电池。

此前的文章中已经对汉L进行了分析(参考汉L能否兼顾千里续航和超级快充?),按照945V的额定电压,电芯是300串左右,最高电压接近1100V,称之为1000V平台实至名归。

而且电芯的容量会大幅缩减为88Ah, 这样一来,哪怕是峰值8C的充电倍率,最大电流也就700A左右, 低于充电桩新国标GB/T 18487.1-2023中最大800A的电流,在某些超大功率充电桩上还是可以实现的。

图片

就在3.17日,比亚迪举办了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会暨汉L唐L预售发布会,核心是“兆瓦闪充,油电同速“,实锤了超快充技术。

推出了1000kW(也就是1MW)的充电桩,最高电压1000V, 最大电流1000A,超过国标的800A。

按照之前分析的汉L 88Ah的容量,已经能够支持峰值10C以上的充电倍率了。发布会上也提到了10C快充。

图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汉L之外,兆瓦充电桩也必须支持唐L的大功率充电。考虑到其更大的带电量,唐L电芯容量会超过106Ah,实际铭牌显示是119Ah(844.8V 对应264串)。

这样来看的话,1000A的电流也无法支持唐L峰值10C的倍率,峰值也就8.4C。

此外,唐L的四驱版本,双电机最大功率高达810kW, 考虑到整包只有83kWh, 且大倍率下的极化影响,其峰值放电倍率也可能达到16C。

完美的吻合了超快充版本的刀片电池,可见汉L和唐L将会是首批搭载新一代刀片电池的车型。

图片

作为对比,当前比亚迪最新的电动化平台是e平台3.0 EVO,有全域快充技术, 10-80%SOC充电时间为25min。

而最快充电速度的车型是百万超跑仰望U9, 在双枪充电的情况下,最大功率500kW, 30-80%SOC 是10min, 后面更新了10-80%SOC是12min(参考高端磷酸铁锂涅槃归来)。

那么,本次的汉L和唐L超快充电池10-80%SOC会是多长时间呢?现场展示的是10-70%SOC只需要5min 算下来平均倍率7.2C左右。这样来看的话,10-80%估计也就6min。

      小结:千呼万唤始出来,比亚迪新一代刀片电池终于要与大家见面了。这一次,在高比能和超快充面前,比亚迪选择了后者,并且结合1000V以上的电压平台和超快充技术,将峰值充电倍率干到了10C, 6min左右就能充到80%的电量,领先行业至少一代。

在此前油电同价,电比油低的基础上,比亚迪即将推出的“油电同速”兆瓦闪充技术,将进一步加快新能源纯电车型的普及进程,尤其是高端车电车型的渗透。这一点上,小鹏刚发布的G6和G9以及理想即将发布的i8等车型,也会一同受益。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汽车新能源理论电机材料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4-06
最近编辑:1天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4粉丝 192文章 2285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研发迎突破!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5年03月17日 星期一在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固态电池因其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显著优势,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   近日,包括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科新源”)、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科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均披露了自身围绕固态电池产业链相关技术研发上的进展,引发投资者关注。   海科新源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固态电池电解质研发取得实验室阶段突破,两项核心技术专利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从而揭开了锂电产业加速升级的序幕。  关键材料研发获突破  海科新源披露,公司在固态电池电解质研发方面已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首先是其旗下子公司山东新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新蔚源”)申请一项关于双三氟磺酰亚胺锂(LiTFSI)生产工艺的国家发明专利,通过工艺简化、资源回收等突破,可大幅提升产品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海科新源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LiTFSI作为主流的聚合物固态电池电解质的关键材料,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稳定性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目前,全球掌握这一技术并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较少,公司凭借此专利技术,不仅优化了生产工艺,也为未来突破国外垄断提供了可能性。”  海科新源的另一项创新成果是针对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研究,即通过在锂镧锆氧(LLZO)晶体结构中引入钽(Ta)元素,成功提升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公司前述负责人表示,相关技术已申请专利,目前处于实质审查阶段。该技术不仅将原始LLZO的锂离子电导提高了近10倍,与硫化物电解质性能接近,而且合成步骤更为简化,生产成本更低。   努曼陀罗(丽江)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霍虹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固态电池核心技术的突破,在于打破传统液态电解质的局限,而LiTFSI绿色工艺和钽掺杂LLZO的技术创新,正在推动锂电产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两项突破的意义不仅仅是材料性能的提升,更是整个锂电产业链从‘能量密度竞赛’转向‘安全性+寿命’双轮驱动的标志,工艺的优化和成本的降低,也让技术真正具备商业价值。”霍虹屹如是说。   海科新源前述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在保持实验室研发突破的同时,公司还通过子公司山东新蔚源的基建布局,构建面向未来的技术转化能力。“山东新蔚源的‘动力电池高端材料及配套项目’已进入实际建设阶段,项目聚焦锂离子电池功能添加剂等产品的生产设施建设,通过标准化厂房和智能化生产线的布局,为未来可能的技术转化奠定硬件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海科新源LiTFSI的绿色闭环工艺已具备产业化技术特征,LLZO的工艺简化方案同样展现出良好的生产适配性。一旦固态电池进入产业化阶段,公司可快速实现实验室技术向生产环节的过渡。  多元化研发前景可期  华西证券研报称,固态电池具备诸多优势,其中高安全+高容量为固态电池核心优势。国内各方都在对固态电池进行布局,预计固态电池产业化取得进展的时间将集中在2027年至2030年左右。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新质生产力工委秘书长高泽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方向上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涵盖了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等多种技术路线。在市场布局方面,中国企业积极与国内外车企和储能系统厂商合作,推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在上游材料端,华西证券研报认为,在传统液态电池技术的基础上,正负极材料中短期可以沿用前期技术,中长期可以朝向更好性能方向升级;固态电解质尤其是硫化物技术路线为纯增量环节;辅材包括导电剂、粘结剂等或因固态特性导致性能需求和用量提升。 联科科技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导电炭黑可用于电子级和固态电池级业务领域,公司已提前筹划固态电池业务,并已有相应进展。江苏鼎盛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月1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自固态电池技术提出后,公司与下游相关客户进行了多次技术交流,了解到固态电池也需要应用铝箔,但该电池技术目前尚未成熟,公司会持续密切关注。  霍虹屹表示,固态电池涉及材料、设备、电池制造、整车应用等多个环节,上游企业必须加强与下游电池厂、设备厂的合作,共同打造“固态电池产业生态”,并通过产业联盟、联合研发等方式加速商业化落地。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