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漫谈:如何建立准确可靠的仿真模型(三)

22小时前浏览14

书接上回,如何建立准确可靠的仿真模型(Good Modeling Practices) 的最后一部分,剩下的10条规范要求。

16. “管理奇异性”

真实结构不存在奇异性,奇异性是模型简化的数学产物。

非关注区处理:

奇异性距离关注区>5倍特征尺寸时可忽略示例:支架安装孔边缘应力奇异不影响主体强度评估

关注区处理方案:

压力载荷替代集中力(接触面积≥3个单元)约束分布化(约束区域直径≥2倍板厚)启用塑性材料模型(当σ_max>1.2σ_y时自动触发)

数值平滑技术:

子模型技术提取局部响应线性化路径处理峰值应力

17. “是否建立螺栓”

1)连接刚度分析:

采用MPC+RBE2刚性单元模拟预紧力通过温度载荷等效(ΔT=预紧力/(α·E·A))

2)应力分析准则:

螺纹区域需要3层六面体单元(单元尺寸≤螺距1/3)接触定义:  
螺栓头-法兰面:摩擦接触(μ=0.15)螺纹啮合:绑定接触

3)简化建模方法:

 
梁单元+集中质量模拟螺栓惯性1D弹簧单元模拟螺栓刚度(K=AE/L)

18.“管理不相容自由度”

连接方法

连接类型    
适用场景    
实现方法    
梁-壳连接    
框架与蒙皮连接    
RBE3柔性耦合    
壳-实体连接    
加强筋与基体连接    
MPC+约束方程    
混合单元过渡    
实体到壳的渐变区域    
过渡层单元(五面体)    

自由度协调检查

执行模态分析验证连接有效性(异常振型出现率<5%)反力平衡检查(连接处力/力矩差异<1%)

19.“监控求解参数”

1)关键参数清单

线性求解:

求解器类型(SPARSE/ITERATIVE)奇异容忍度(建议1E-5~1E-8)

非线性求解:

最大增量步(建议200步)弧长法参数(初始半径因子0.1)

2)收敛诊断

力残差<0.5%总载荷位移修正量<0.1%特征长度接触状态变化<5%/增量步

3)计算资源优化

并行核数设置(推荐物理核心数的70%)内存分配(总内存×0.8/进程数)

20.“验证与确认模型”

1)验证流程

几何验证:

质量属性检查(误差<0.5%)惯性矩对比CAD(差异<1%)

网格验证:

雅可比行列式>0.6的单元占比>95%自由边数量=预定义边界数量

2)确认方法

解析解对比(简支梁/薄壁圆筒等基准问题)网格收敛性研究(3种网格尺寸,误差<2%)试验相关性分析(MAC值>0.9)

3)文档要求

保存所有验证案例输入文件记录网格敏感性分析数据表试验-仿真对比曲线(需包含误差带)

21.“解读求解信息”

1)日志文件审查

分析完成后立即检查求解器生成的*.log文件重点识别"FATAL ERROR"与"WARNING"关键词

2)错误代码处理

参照软件手册解读错误代码(如ABAQUS的5xxx系列错误)常见致命错误处理流程:



IF 错误类型=网格畸变 → 重划分局部网格ELIF 错误类型=接触穿透 → 调整接触容差  ELSE → 简化模型逐步排查  

3)收敛质量评估

检查残差收敛曲线(需单调递减)合格标准:  
力残差<0.5%总载荷位移修正量<0.1%特征长度  

22.“保持对结果的批判性审查”

1)基本原则

未经合理性评估前不可轻信仿真结果工程判断优先原则:与直觉冲突的结果必须复核

2)审查流程

第一步:变形状态检查

播放变形动画(缩放因子建议5-10倍)验证运动模式是否符合物理预期

第二步:约束合理性验证

提取约束点反力(∑F_x≈0, ∑M_y≈0)反力与施加载荷的平衡误差<1%

第三步:应力奇点识别

对比平均/非平均应力(差异>20%为可疑区域)检查单元尺寸突变区(尺寸比>3:1需标记)

3)高级诊断

执行自由体受力图检查(隔离部件验证力平衡)对比不同求解器结果(如NASTRAN与ABAQUS交叉验证)进行网格路径线性化(沿厚度提取应力梯度)

23.“完整记录所有信息”

文档体系架构

















├── 项目概述  ├── 模型假设  │    ├── 几何简化说明  │    ├── 材料本构模型  │    └── 边界条件论证  ├── 验证报告  │    ├── 网格收敛性研究  │    ├── 解析解对比  │    └── 试验相关性分析  ├── 求解配置  │    ├── 单元类型清单  │    ├── 接触定义表  │    └── 求解器参数设置  └── 结果分析       ├── 关键结果截图       └── 结论与建议 
 

版本控制要求

采用Git进行模型文件管理(每日提交记录)版本命名规则: V[主版本].[功能更新].[补丁]_[日期]

示例:V2.1.3_20230815

数据留存规范

原始CAD文件(保留STEP/IGES格式)求解输入文件(.inp/.dat等)结果数据库(.odb/.h5等)保留至少5年

24. “主动寻求帮助”

1)求助场景:

求助对象    
响应时效    
适用问题类型    
内部技术团队    
24小时内    
模型收敛性问题/软件操作疑问    
软件官方支持    
48小时内    
许可证问题/求解器崩溃    
技术论坛    
72小时内    
新颖问题/方法论探讨    

2) 高效提问准则:

问题描述三要素:

1.复现步骤(软件版本/操作序列)2.异常现象(错误代码/非预期结果截图)3.已尝试解决方案

模型简化要求:

元素数量<1000的测试模型移除商业敏感数据

3)社区互动规范:

采纳解决方案后24小时内标记"已解决",形成闭环优质回答给予积分奖励等

25.“常见错误”

1)单元选择错误

典型案例:

用实体单元模拟薄壁结构(应使用壳单元)用线性单元捕捉弯曲应力(需二次单元)

后果:刚度矩阵失真>30%

2)网格缺陷

长宽比>20的壳单元包含负雅可比的实体单元接触对网格尺寸比>5:1

3)边界条件失当

过度约束(引发虚假应力)忽略惯性释放(漂浮结构分析)动态分析未考虑阻尼

4)材料模型误用

将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用于大变形分析各向同性材料模拟碳纤维层合板忽略温度相关的CTE变化

5)接触设置问题

错误类型    
占比    
修正方法    
主从面颠倒    
35%    
交换主从面定义    
初始穿透未处理    
28%    
施加接触偏移量(容差)    
摩擦系数不合理    
22%    
执行参数敏感性分析    

6)求解监控缺失

必须监控的关键指标:

塑性应变能占比(>5%需注意)沙漏能/总内能比(<1%)计算时间非线性增长(可能预示发散)

7)结果误判

危险操作清单:

直接采用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忽略应力奇异点(孔边/尖角处)未执行线性化路径评估

结论

学习有限元分析(FEA)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因为它能让你在工程师群体中脱颖而出。

相较于依赖保守假设进行粗略的手工计算,你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仿真捕捉真实的失效模式,并在多种不同配置下精确计算设计中的关键部分。

一位精通FEA的工程师比不熟悉此领域的同行更具多面性。由于建模技术具有普适性,掌握FEA将使你能够跨行业工作,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多样化项目。

FEA的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基础有限元理论第二阶段:掌握正确的建模技术第三阶段:学习使用FEA软件套件  

成为FEA专家的前提是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在开始学习FEA之前,强烈建议复习大学阶段的静力学、动力学和材料力学知识。

工程师通常在校期间先学习FEA理论,再接触FEA软件。然而,许多人会跳过第二阶段(即学习正确建模技术),这种做法存在隐患——许多FEA分析师因缺乏基本规则认知而做出错误假设,导致分析结果存在缺陷。

一旦掌握了理论和建模技术,学习FEA软件将变得相对简单。在FEA分析师的职业生涯中,你可能会接触多种软件。但需警惕的是,若仅从软件操作入手而忽视理论与建模技术的学习,必将导致灾难性后果。

FEA不仅是软件操作,它要求你理解如何通过建模过程解决物理问题,并准确定义机械系统的真实行为以复现于软件中。作为有限元建模者,你必须了解决策结果的所有影响因素和假设。基础理论和建模技术的核心知识将成为职业生涯的基石,确保你在FEA领域的成长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原文PDF可后台回复关键字“Modeling”获取下载链接。


来源:CAE仿真空间
ACTNastranAbaqus静力学非线性理论材料控制试验人工智能螺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4-06
最近编辑:22小时前
CAE仿真空间
硕士 |欢迎关注“CAE仿真空间”公众号
获赞 102粉丝 791文章 82课程 3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