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理论基础:耦合传热之热辐射
前言
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是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之一。它具有独特的优势,如不需要介质即可在真空中传播,且与物体的温度、表面积、黑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耦合传热的研究中,热辐射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热方式,对于全面理解和准确计算热量传递过程至关重要。
一、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
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是描述热辐射的关键理论基础。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这一公式,它定量描述了处于给定温度下热平衡的黑体发射的电磁辐射光谱密度。 黑体是一个理想化的物体,能够吸收和发射所有频率的辐射。普朗克公式不仅揭示了热辐射能量分布的规律,还开创了量子物理学的先声。通过该公式,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热辐射的本质,进而更好地分析和预测物体间的辐射换热现象。下面这公式表达了单位体积、单位频率内的辐射能量与频率的关系,公式如下:其中,
二、公式的组成部分
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由两部分构成:
- 振动模式数:这部分表示单位体积、单位频率内电磁波可能的振动模式数。考虑到电磁波的两个独立偏振方向,以及谐振腔中波矢量 的限制条件,可以计算出振动模式的数量。
- 单个振动模式的平均能量:这是根据玻尔兹曼统计得出的,假设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只能以 的整数倍形式存在。这里的 是约化普朗克常数, 是角频率。
三、物理意义
普朗克通过假设黑体内谐振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解决了当时经典物理无法解释的“紫外灾难”问题。这意味着能量的传递是以最小能量包(量子)来进行的,而不是连续的。这一假设不仅成功地预测了黑体辐射的实验数据,也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耦合传热-热辐射的参数含义
在耦合传热-热辐射分析中,关键参数包括:
- 发射率(Emissivity):表示物体表面发射热辐射的能力,是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量。发射率越高,物体辐射能力越强。
- 吸收率(Absorptivity):表示物体表面吸收入射热辐射的能力,通常与发射率相关。
- 反射率(Reflectivity):表示物体表面反射入射热辐射的能力。
- 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 ):是一个物理常数,用于计算黑体的辐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