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中国自主仿真到底有多难(三:商业篇)

3年前浏览1891

《中国自主仿真到底有多难》系列文章的前两篇提出:成就任何事情都要有基因,其DNA由两条链构成:技术链和商业链。上篇文章讨论了技术链,本文讨论商业链。

商业链有多重要?咱先不强调“没有成功的商业路线,就不会有成功的技术路线”,即使我们运气爆棚,技术成功了,开发出了比肩国际大鳄的仿真软件,那中国现有用户为什么非要把国外软件换成我们的不可呢?人家用的好端端的!更何况国外大鳄们不会坐以待毙,多年的中国市场开拓经验,已经让他们提刀上阵,其游刃有余的程度丝毫不亚于我们。

据我观察,国内很多自主仿真公司似乎没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就开干了。佩服他们的胆气之余,四处张望他们的运气。不出意料的是,最后大家豪不例外地都演变成了定制开发或二次开发的模式,毕竟团队活下来要紧。

所以,通用仿真软件的基因中,除了技术链,必须还要有商业链。和技术链一样,商业链的关键要素也由四个构成,包括:

1)遮风避雨的兜底资金;

2)商业客户的触达通道;

3)对舶来品的替换策略;

4)产业基础的培养策略。

遮风避雨的兜底资金

谈兜底资金,其实说的不是钱的事儿,是战略决心。如果没发现对方做好赔三年的决心,就别相信他会真做自主仿真。先不说首版发布后营销能不能有正反馈,仅拿出功能和性能尚可的首版产品就得安心做三年,团队还不能小了。


战略,与其说是“选择”的科学,不如说是“放弃”的艺术。贸然选择踏入自主仿真天路,有些公司是轻敌了,没有预料到道路的艰辛。有些公司则是贪心了,舍不得放弃任何一个看似是“机遇”的“机会”。不论什么原因,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战略研究,最后都肯定会遇到同一个悲催事儿——钱不够了。那句诗咋说来着?其实,正确的说法是:春蚕丝尽唯有死,蜡炬泪干必成灰。看似是风雨难测,世事难料,其实是因为一开始你就是抱着侥幸心理。

所以,中国自主仿真,做定战略决心,做好策略分析,准备打持久战,需要备好至少3年的遮风避雨的兜底资金。

商业客户的触达通道

这一条应该是最好理解的。不论你开发多好的产品,有多少种用户,只有一种用户是你的衣食父母,那就是商业客户,拿出真金白银买你产品的那些客户。这些所谓的潜在客户只是名义上是你的,真相是早已被瓜分殆尽。中国的B2B市场,经过这30年的关系型营销,客户关系早已被稳稳地固化。一个全新进入者如想触达客户内心是何其艰难,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企图早已行不通了。

安世亚太这25年的最大收获就是拥有中国最大数量的、相濡以沫的高品质客户,触达商业客户的通道是现成的,其商业DNA链条上“触达商业客户通道”这项要素相比之下就要坚固许多。

舶来品的替换策略

本文伊始,我问了一个问题:“即使我们运气爆棚,技术成功了,开发出了比肩国际大鳄的仿真软件,中国现有用户为什么非要把国外软件换成我们的不可呢?”何况我们根本不可能开发出那个比肩的软件。

读者们都如此冰雪聪明,当然知道我只是在卖关子,我们肯定是有替换策略的。的确是如此,“中国用户的仿真效益普遍不高”的现象是国际大鳄们留给我们的机会。我国政府为企业在购买国外仿真软件上花去大量的钱,但并没有换回期望的能力。这个曾经令人痛心疾首的问题,现在却很有意思地演变成了我们的机会!谁能改变这个现状,谁将拥有中国仿真的下一代机会。中国自主仿真若想成功,只能瞄准这一诉求:赋能企业仿真。通过解决中国企业仿真应用实效不高的问题,逐步实现自主软件的替换。



凭什么赋能企业?我在《中国自主仿真如何实现对舶来品的替换》一文中提出一个体系——企业仿真体系该体系是一套帮助企业建立仿真能力的方**体系,所以也可称为“仿真赋能体系”,由落户于安世亚太的北京市综合仿真实验室独创。我们把基于此方**建立的舶来品替换策略称为“赋能开道”策略。篇幅所限,本文不做详细介绍,感兴趣的读者点开链接查阅。


其实,本文想问的是,如果你决定做中国自主仿真,那你想好你自己的舶来品替换策略了么?DNA商业链的这项要素同样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

产业基础的培养策略

中国乒乓球雄霸全球40年,凭的不仅仅是几个运动员,而是深厚的群众基础。令老外抓狂的是,从中国人中随便抓出来一个,似乎都是乒乓球高手。国际仿真大鳄中最大的那只,在中国的成功秘诀是:早在20年前就成功占领了高校阵地。这让后来的竞争者感到绝望。

时移世易,模仿成功者的成功道路已不可能。现在流行“重走长征路”,但走大鳄们的商业老路,等待你的也许就是其血盆大口。

那今天,留给我们的产业基础培养之路是什么呢?如果说“赋能开道”是保证我们商业成功的第一步,那云化普及”就是我们商业成功的第二步。在云时代,工业仿真具有不同以往的特征,我称其为“技术服务化,服务开放化”,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成功之道为我们提供借鉴经验。通过工业云,显著降低中小企业和高校采用仿真技术的门槛,另辟蹊径占据用户心智,依靠海量的中小企业和高校用户来形成产业基础。在《云上仿真,是潘多拉魔盒还是阿拉丁神灯?》一文中,详细介绍了这套方法,此处不再赘述,感兴趣的读者点击链接来参阅。



仿真是个重量级的应用,在中国央企,特别是军工企业,在很长时间以内,线下使用仿真软件是无法改变的模式,但未来打造产业基础,我们必须两条腿走路,还是要把仿真这头大象赶到云上去跳舞。

那么,如果你决定做中国自主仿真,另辟蹊径的产业基础打造策略,及其需要的技术储备,你准备好了么?

当然,产业崛起不会空穴来风,一定是天降大势,所以“WHY NOW”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声明:原创文章,作者田锋,首发数字孪生体实验室,欢迎分享,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仿真体系通用工厂其他软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0-12-10
最近编辑:3年前
数字孪生体实验室
围绕数字孪生技术的创新研发,推...
获赞 446粉丝 369文章 600课程 2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