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产业链公司加紧布局!

29天前浏览1194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



3月份以来,固态电池产业消息不断。3月18日,全固态电池技术交流大会召开在即;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将于3月份发布“梦想”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线。

    

受上述消息影响,上周以来,固态电池的市场关注度持续提高。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容量全球最高,日本全固态电池获新突破!中科院院士:锂电池能量密度接近理论极限-科技频道-和讯网


市场需求推动规模增长

    

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本质是材料体系的革命性重构。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张佳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固态电池的主要技术路线可分为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三大类,每种技术路线在性能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上各有不同。其中,国内上市公司布局的技术路线以氧化物和硫化物为主。

    

据张佳峰介绍,氧化物固态电池稳定性优异,适配高电压正极材料,制造成本较低,缺点是界面接触差导致循环寿命短,室温电导率低,需添加液态电解液或导电聚合物改善性能。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此类技术路线的典型代表。

    

“硫化物固态电池的优势是离子电导率最高,能量密度潜力大,适配全固态体系,缺点是化学稳定性差,制备成本高。目前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均有布局。”张佳峰表示,此外,还有包括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同时布局了多条技术路线。

   

上市公司纷纷加入固态电池产业化竞速,旨在提前卡位千亿元市场风口。据日本市场调查机构富士经济公布的调查报告,2024年全固态电池全球市场规模预估约合人民币54.19亿元,是2023年的4倍,2045年预估将扩大至人民币约4073.51亿元,将达到2023年的299.2倍。

    

张佳峰认为,这种市场规模指数级增长的背后,是双重需求的强力驱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在突破36%之后面临续航瓶颈。同时,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对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电池也提出了刚性需求。  


A股公司“竞赛”升温

    

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上市公司的固态电池“竞赛”持续升温。

    

头部企业通过核心技术优势构建坚实壁垒。例如,宁德时代已增加了对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将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扩充至1000人以上,并计划在2027年小批量生产固态电池;比亚迪研发的全固态电池采用交错层叠设计提升性能,续航达1200公里;国轩高科已成功研发出车规级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该款固态电池采用了微纳化固体电解质、超薄膜包覆单晶正极和三维介孔硅负极材料技术,单次充电续航可达1000公里。

    

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产业链企业也纷纷加入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中。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管理中心高级经理卢焱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固态电池不同技术路线对负极材料需求有所差异,包括硅碳负极和锂金属负极等负极材料在固态电池中都可以应用。针对固态电池不同的技术路线,公司目前在相关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等方面均有开发和产品布局。其中,硅碳负极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且有产品进入多家客户测评和平台开发阶段。

    

此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公布了固态电池的相关进展。例如,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三元产品均可用于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也与下游固态电池厂商进行了积极对接;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锆基产品上形成了产能优势、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并与部分固态电池企业开展了业务合作;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备了硫化物、氯化物等固态电解质的其他固态电解质粉体技术路线。

    

随着固态电池产业化关键时点的临近,全球新能源汽车与机器人产业的市场版图或将重塑。张佳峰认为,固态电池的竞争本质是制造体系的竞争,在产业和资本的双重加持下,其商业化进程已按下快进键。在这场决定未来十年能源格局的竞赛中,技术路线的选择与产业链的协同能力,将成为企业能否复 制锂电辉煌的关键因素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化学冶金汽车新能源材料机器人装配电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3-21
最近编辑:29天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4粉丝 193文章 231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钴价暴涨,背后是中美博弈?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二条2025年03月13日 星期四 受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政府暂停钴出口四个月的政策影响,国际钴价本周初大幅飙升,引发全球电池金属供应链紧张。因出口禁令导致供应中断,矿业巨头欧亚资源集团(ERG)公司位于该国的Metalkol项目钴交付遭遇不可抗力,进一步加剧市场恐慌情绪。ERG是刚果第三大钴生产商,而该公司旗下的Metalkol去年的氢氧化钴产量达1.92万公吨,约占刚果总产量的9%,占全球总供应量的7%。消息一出,钴价暴涨。中国无锡不锈钢交易所的钴价单日暴涨近12%至240元/公斤,创10月以来新高,交易所随后暂停交易。欧洲市场同步跟涨,行业机构Fastmarkets数据显示,标准级钴(鹿特丹仓库交割)价格从2月24日的9.95美元/磅升至3月7日的12.25美元/磅,涨幅达23%。本轮涨势已逆转此前钴价跌至九年低点(约10美元/磅)的颓势。刚果(金)动作频频,意欲何为?刚果(金)政府于2月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月,旨在抑制供应过剩导致的长期低价,此举被视为该国首次通过行政手段干预钴市场平衡。该国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供应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刚果(金)政府称,出口禁令将在三个月后重新评估,可能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或提前终止。消息人士透露,当局计划在禁运期内协商制定钴出口配额制度,以平衡供需。此外,政府还同步推进多项配套改革,包括推动本土钴精炼能力建设,以提升该国在全球电池金属价值链中的议价权。在之前的2月,刚果向美国递交密函,提出一项震动全球矿产市场的交易:以估值超24万亿美元的钴、锂、钽、铀等关键矿产独家开采权,换取美国军事保护与基建投资。刚果(金)的转向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对华“关键矿产阻击战”的关键一环。目前,中国洛阳钼业(CMOC)、华友钴业等企业控制刚果70%的钴产量。业内预计,若禁令持续,全球电动车电池产业链将面临更大成本压力,车企与电池厂商或加速寻求替代材料或供应链多元化。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