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FLUENT大型保温箱结构热桥模拟

1月前浏览862
正文共: 789字 8图     预计阅读时间: 2分钟

1 前言

本案例来自于现场实践,结构设计是大型保温箱的核心内容,保温材料自身是难以作为承载结构的。有如下图的一种做法,外部制作金属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然后在金属结构内表面安装保温材料,但是保温材料怎么固定在结构上就很重要了。下图的做法是,通过金属销钉将保温材料压在结构内部。但是这必然有个问题,由于金属销钉穿过了保温厚度,因此将产生热桥,对于保温是不利的。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2 建模与网格

创建上图所示的二维保温箱截面模型,计算域包含保温材料和承载结构。划分四边形结构化网格,节点数11167,最小正交质量1.0。

3 边界条件与求解设置

由于保温材料和承载结构都是固体,因此只需要求解固体导热方程即可。按保温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施加,内部高温壁面设置为700℃恒温面,结构外部壁面设置为对流边界,对流传热系数10W/m2℃,环境温度26.85℃。注意,能量方程的收敛标准设置为1e-8,采用默认的无法满足能量平衡,读者务必要report一下质量流、能量流这些,用以判断是否达到收敛。

4 计算结果

我们看一下温度场,可以看到金属销钉处有明显的热桥,热量通过该位置传到外部结构。
也可以从外部壁面的温度曲线看出热桥效应,外壁平均温度54.82℃,平均散热密度279.67W/m2,单独考虑保温材料,保温外壁的稳态温度应为48.56℃,散热密度217.14W/m2,因此热桥的影响范围相当广,增加了约22%的散热,如果金属销钉越多,影响越严重。
接下来,考虑在外壳的蒙板处贴一层保温材料,结构梁不贴。
同样的边界条件,温度分布如下,可以看出蒙板处的温度基本无问题,但是结构梁的温度上升显著,这个很好理解,热肯定往热阻小的地方跑。此时平均散热密度246.54W/m2,相比纯保温材料增加了13.5%的散热,可见结构热桥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可以预测,将结构梁也贴保温后,效果会进一步改善。

来源:仿真与工程
Fluent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3-14
最近编辑:1月前
余花生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17粉丝 458文章 325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流体系统管道加热升温一个问题探讨

正文共: 805字 2图 预计阅读时间: 3分钟1 前言今天我们讨论一个关于流体系统管道升温的问题。考虑如下的流体系统,冷流体在①处经过管道流进换热设备,经过换热后得到热流体从管道流到②处。假如以②处达到某个温度值作为调节目标,那么这个系统具有如下的能量关系,即Q=Cpm(t2-t1),Q表示能量转换量,cp为比热,m为质量流量,我们假定cp和Q不变,那么①和②的温差与质量流量m成反比。于是,我们有两种选择可以让②处的温度达到目标值。一种是采用较小的m,那么①和②的温差就较大;另一种是采用较大的m,那么①和②的温差就较小。2 案例演示下面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案例来做一个演示。创建如下的二维轴对称管道模型。管道入口采用速度边界,出口采用压力边界,管道壁面为对流换热边界,外部温度100℃,对流换热系数10W/m2℃。流体介质为空气,为简化问题,不考虑温度对流体热物性的影响。我们设置两个工况,一个工况为入口温度500℃,速度5m/s;另一个工况为入口温度460℃,速度23m/s。两个工况计算结果分别为:工况1出口温度445.188℃,壁面换热量955.43W;工况2出口温度445.371℃,壁面换热量1163.96W。可以看出,达到同样的出口温度,工况1为小流量大温差(54.81℃);工况2为大流量小温差(14.63℃)。同时,也可以看出工况2虽然实现了小温差传热,但是消耗流体的热能显著增加。我们注意到,工况1和工况2都是流体向外部散热的情况。假设流体被外部加热呢?我们将外部环境温度改为600℃,增加工况3:入口温度500℃,速度5m/s,则出口温度513.7℃,管壁得热238.8W;工况4:入口温度510℃,速度23m/s,则出口温度513.6℃,管壁得热291W;可以看出,不管是散热还是得热,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下,管道内流体的能量变化都是更大的。以上的问题表面上显得无聊,实际上在一些流体系统还是很有意义的,比如SOFC系统升温时的温度调节。来源:仿真与工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