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CAE仿真工程师面试100问答案21—40

1月前浏览1100

还在熬夜等答案到天荒地老吗?来了,它来了,CAE仿真工程师面试100问答案系列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是系列第2篇,头发存量不足者慎入!


21. 隔振器的原理


    隔振器通过弹性元件(如弹簧)和阻尼元件(如阻尼器)隔离振动源与被保护结构。其核心是降低系统的固有频率,使其远低于外界激励频率,从而减少振动传递率(通过频率比大于√2实现隔振)。



22. 单元刚度矩阵的物理意义


    单元刚度矩阵描述单元节点力与节点位移之间的线性关系,反映了单元的刚度特性。其图示形式为:


单元刚度矩阵具有奇异性(行列式为零)、对称性,主对角线恒为正,是构建整体刚度矩阵的基础。
 

 
23. 简述FEM整体刚度矩阵的性质和特点

- 对称性:源于材料本构关系的对称性(如弹性矩阵对称)。  
- 稀疏性:节点仅与相邻单元连接,矩阵中大量零元素。  

- 奇异性:未施加约束时存在刚体 位移,需引入边界条件消除奇异性。  
- 对角线元素正定:物理上表示节点刚度贡献为正。


24.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几何方程,物理方程,平衡方程分别表示什么关系


 - 几何方程:表示应变与位移的微分关系

  
 - 物理方程:表示应力与应变关系。


 - 平衡方程:描述应力与体力(如重力)的平衡。

 

25. 三角形常应变单元的特点

    应变在单元内为常数(线性位移函数)。 适用于复杂几何边界,但精度较低,需密集网格细化。


26. 矩形单元的特点


    位移函数为双线性:

    u = a + bx + cy + dxy;

适应直线边界能力强,  对曲线或斜边界拟合差,常与三角形单元混合使用(如Q4与T3混合)。



27. 单元刚度矩阵如何组装成整体刚度矩阵


    采用叠加法(直接刚度法),将每个单元刚度矩阵按节点自由度编号叠加到整体矩阵对应位置,形成全局平衡方程。

步骤如下:


28. 固体非线性问题中非线性部分的内容体现在在总刚矩阵的哪部分


    非线性(如材料塑性、几何大变形、接触)导致总刚矩阵在迭代中不断更新。材料非线性主要影响单元刚度矩阵,进而影响整体刚度矩阵的非对角元素。


29. 有限元软件WELSIM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是什么


    这个软件很小众,可忽略。

通用有限元至少包含下列几个模块:
- 前处理器:建模、网格划分、材料定义、约束、载荷。  
- 求解器:数值计算(线性/非线性、静/动力分析)。  
- 后处理器:结果可视化(应力云图、动画)。  
- 材料库:内置本构模型(弹性、塑性、损伤等)。  


30. LS-DYNA与ABAQUS的区别,哪个算得准一些


- LS-DYNA:显式动力学为主,擅长冲击、爆炸等瞬态问题。  
- ABAQUS:隐式(静力、低频振动)与显式(瞬态)结合,适用更广。  
- 准确性:取决于问题类型,瞬态动力学LS-DYNA更优,复杂非线性ABAQUS更稳健。此外,只要经过对标以及验证,两个软件精度都足够,并没有哪一个更优。


31. 系统仿真中一维与三维仿真的区别


一维:系统级仿真,与控制相关。  
三维:部件级仿真,与机械系统相关,精确几何与应力场,计算成本高,适用于复杂结构。


32. 有哪些提高计算效率的方法


- 并行计算:多核/GPU加速。  
- 子模型技术:全局粗网格+局部细网格。  
- 自适应网格:动态调整网格密度。  
- 模型简化:对称性利用、降阶模型。
- 质量缩放:注意增加质量应小于5%,具体可参考《Ls-Dyna|质量缩放的前世今生


33. 如何模拟接触面的损伤


    采用粘聚力单元(Cohesive Zone Model),定义损伤起始准则(如最大应力)与演化规律(如能量释放率),需注意界面刚度选择与收敛性控制。




34. 了解的复合材料失效本构


- 纤维主导失效:Hashin(纤维断裂/屈曲)、Chang-Chang。 

- 基体主导失效:Puck、LaRC。  
- 各向同性准则:Tsai-Wu、Hoffman、最大应力/应变。



35. 怎么判断网格大小是否合适


- 收敛性分析:逐步细化网格,比较结果差异(如应力误差<5%)。  
- 梯度检查:高应力梯度区域需更密网格。  
- 经验公式:根据波长或几何特征尺寸划分,可参考《Ls-Dyna|聊一聊动力学显式计算时间》。


36. 振动力学的共振带一般为多大


    通常为固有频率的30%,具体取决于阻尼比(如阻尼比ζ=0.05时,-3dB带宽约±10%)。


37. 多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是如何解耦的


    通过模态坐标变换,利用模态矩阵的正交性,将耦合方程转化为独立单自由度方程:  


38. 模态分析的意义有哪些


- 结构动力学的基础:确定固有频率与振型,避免共振,评估结构动态响应特性。 为谐响应、瞬态分析,随机振动提供基础。

- 发现结构薄弱点:结构强度薄弱位置模态容易被激发出来,Workbench里求解时可打开stress来显示薄弱位置。

- 检查接触关系是否正确:若接触不良,构件会飞掉,装配体的第一个分析应该是模特分析


39. 你了解哪些接触类型


 面面接触(通用)、点面接触(冲击问题)、绑定接触(无滑移)、摩擦接触(库伦摩擦)、无摩擦接触。



40. 如何进行粘胶分析,注意事项及方法


    常用的模型包括线性粘弹模型、非线性粘弹模型、黏聚力模型。

    注意事项:

‌    - 几何和网格划分‌:粘胶区域的网格划分需要足够精细
‌    - 材料属性‌:粘胶的材料属性(如弹性模量、粘附力等)对分析结果有重要影响。
‌    - 接触界面处理‌:零厚度还是具有厚度的建模方法,可参考《LS-DYNA|零厚度内聚力单元的模拟方法



来源:仿真社

LS-DYNAWorkbenchAbaqus瞬态动力学振动显式动力学断裂复合材料非线性通用WELSIM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3-14
最近编辑:1月前
仿真社
硕士 ABAQUS/LS-DYNA探索者
获赞 220粉丝 573文章 134课程 5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