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存储技术:高压气瓶仍是主流
压缩氢存储(700bar):
成本下降:2024年碳纤维气瓶制造成本降至32美元/kg(2019年为65美元/kg),降幅超50%(来源:国际氢能委员会)。能量密度提升:新一代储氢瓶能量密度达5.5 wt%(重量储氢率),较2020年的4.7 wt%提升17%(数据来源:美国能源部)。
液态氢存储:
航天领域应用成熟:液氢储罐蒸发率从每日0.5%降至0.2%(NASA 2024年报告),但车用领域仍受限于单次加注成本超300美元(丰田测试数据)。
化学存储技术:实验室突破频现
金属氢化物:镁基合金储氢密度达7.6 wt%,但放氢温度仍需200℃以上,离商业化至少还需5年。
目前,FCEV 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1 年,丰田、现代、奔驰和本田等品牌在全球 FCEV 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市面上的 FCEVs车型不断增多,续航里程也在不断提升,一般能达到 600 km 左右,加氢时间通常在 3 - 5 分钟 ,和传统燃油车加油时间差不多,非常便捷。
在成本方面,FCEV 存储系统的成本近年来下降明显,目前约为 15.7 $/kWh,预计到2030年有望降至8 $/kWh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FCEVs 的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届时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FCEV 的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不过,FCEVs 想要大规模普及,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目前大部分氢气是通过蒸汽重整制取的,会产生碳排放,我们需要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才能实现真正的绿色氢能。另外,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这也限制了 FCEVs的推广。
氢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FCEV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目前车载储氢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这些难题都有望得到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更多 FCEVs 行驶在道路上,为我们的环境增添一抹 “绿色”。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对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车载储氢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你对 FCEV 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