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MIDAS 岩土后处理与AI的一点应用

1月前浏览1073
最近人工智能超级火,几乎应用到各行各业,让人类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升,那么对于数值分析领域能帮我们做哪些事儿呢?
数值分析分为前处理、分析、后处理,下面简单叙述一下前后处理的一些心得。
1.在前处理层面,AI比较适合于可以用代码生成的简单模型,在通用有限元领域可以看看这个推文
https://mp.weixin.qq.com/s/PXW8YHT-FPtBqAuTy2cAIw
岩土有限元领域,比如FLAC3D,目前这个生成的代码还比较拉胯,问题输入为:
“我想用FLAC3D6.0计算一个边坡的稳定系数,边坡高度为20m,坡度为1:1,容重为19kN/m3,粘聚力为15kPa,摩擦角为20°,请给出代码。”
下图是GPT给出的答案,这个代码显然不太对,同样的Deepseek给出的也是比较糟糕,当然AI给的答案有一定成分与提问者叙述的水平有关系。
所以目前用AI去完整得到岩土领域数值分析的代码是有一定困难的,今后它学习了一定的资料库,进行了一定的人工训练后应该就会提升。而且岩土建模中,会遇到非常复杂的地层与结构的位置关系,这个在人工智能的提问窗口中是比较难描述清楚的。
对于像MIDASGTS这种不需要写代码的岩土软件,前处理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几何的处理上,网格划分可以比较快速的进行。此时可以借助一些能输入代码的几何处理软件快速得到想要的几何,虽然不能得到整体的模型,但建模速度可以得到较大提升。MIDAS GTS能导入大部分的几何格式,所以可以在CAD类别软件中自己写一些插件或者小程序快速得到想要的构件,所以这个又可以将其链接到代码处理层面。
以某常用几何建模软件为例,在MIDAS GTS中若要生成多个锚杆用建模助手是不太方便的,需要生成一个后复 制过去,若有多个线段要生成则更加费时间。此时可以借助Python写一个小功能的代码,实现这个锚杆建模助手。
那么这一段代码就可以直接去问AI了,但是,但是,AI生成的代码不一定能直接使用的,需要在对话窗口与AI交流以后多次修改,这应该就是DEBUG处理的头疼经历了,经过多轮的battle,最后才能得到一个相对可用的程序,不够这对于不熟悉代码、不会代码的人已经很好了,只需要描述代码的问题即可。
以上得到这个几何文件后就可以另存为岩土软件可以识别的格式进行几何后续处理。对于某一个部门来讲,比如他们经常做隧道,可以依此来生成一个参数化的几何,这个就和软件中的一些建模助手是一个类型了,比如隧道建模助手等,当然这些也能在Rhino的GH中来实现,或者BIM软件参数化来实现。比如自己写一个放坡助手如下:

2 在后处理层面,AI能做的事儿可就太多了。后处理一般是将结果进行解读,然后生成一个报告或者文章。网站上已经有很多教大家怎么用AI写论文的文章了,这里不再赘述。当然,这个需要建立在提取完一定的数据和图片以后。
不知道算完了以后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问它!

我得到了一个云图,却不知道怎么对这个云图进行描述,问它!

不知道云图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异,问它!
所以在后处理层面,AI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
小结:AI在数值分析的前处理目前还乏善可陈,但是在后处理层面,就可以大量节省时间与提升效率。AI不会淘汰打工人,只淘汰不会使用AI的人。
以上只是个人感受,不一定都对,仅作参考。


来源:木兮木的有限元小屋
几何处理通用UGpython岩土MIDASBIMFLAC3D人工智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3-06
最近编辑:1月前
Thrivedeng
硕士 MIDAS资深用户
获赞 58粉丝 158文章 33课程 2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免费 5.0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