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力学概念| 从应力分布区分钢结构的刚接和铰接

4小时前浏览5

从材料力学可知,工字形截面梁的弯曲正应力大部分分布在翼缘,而大部分剪切应力则分布在腹板,如图1所示

▲图1

通过这个力学概念,我们可以区分在钢结构体系中,梁柱连接节点以及柱脚是刚接还是铰接。它们涉及力的传递方式,因此了解梁柱连接节点以及柱脚的构造,掌握各种节点构造的力学性能是正确确定计算简图和正确设计结构的依据。


框架梁柱刚接节点


现行的设计规范中,框架梁柱连接节点的类型有刚性连接节点、铰接连接节点两种。从连接方式上分有全焊连接节点、全栓连接节点和栓焊连接节点。梁柱连接采用全焊连接(图2a)或梁的上、下翼缘与柱的连接采用焊接时(图2b),可形成刚性连接。

▲图2

钢梁与钢柱加强型连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梁翼缘端部加宽(图3b);2)梁翼缘端部腋形扩大(图3c)。梁翼缘端部加宽和梁翼缘端部腋形扩大连接宜用于梁与箱形柱的连接。二者共同点就是翼缘采用焊接,可视为刚性节点。

▲图3


框架梁柱铰接节点


仅将梁的腹板与柱用螺栓连接(图4a)或将梁搁置在柱的牛腿上(图4b)是铰接连接的常见做法。这种连接在梁端很小的弯矩作用下就会使梁柱夹角发生变化。由于它能承担的弯矩很小,可以不予考虑,称之为铰接连接.

▲图4

钢梁与钢柱铰接连接时,在节点处,梁的翼缘不传力,与柱不应连接,只有腹板与柱相连以传递剪力,如图5所示。连接用高强度螺栓的计算,除应承受梁端剪力外,还应承受偏心弯矩    

▲图5


刚接型柱脚


在多层钢结构房屋中,柱脚与基础的连接宜采用刚接。刚接柱脚可采用埋入式(图6a)、外包式(图6b)和外露式(图7)。外露式柱脚也可设计成铰接。刚接型柱脚的锚栓尽量分布在外围,参与正应力传递,且需要做抗拉、抗压验算。

▲图6


▲图7


铰接型柱脚


底板的作用主要是把柱子的压力扩散到混凝土基础顶面,而柱底剪力首先靠底板和混凝土基础之间的摩擦力来抵抗。当这一摩擦力不足以抵抗柱底剪力时,《门规》要求在柱底设置抗剪键,而不利用锚栓自身的抗剪强度。抗剪键可以是钢板、角钢或者槽钢,一端焊接在柱子底板,利用自身与基础混凝土的接触承压来平衡柱底剪力。锚栓应在翼缘的内侧,靠近中性轴,保证其不会参与翼缘正应力传递(并非理想铰接,翼缘正应力多多少少会有)。

▲图8



来源:数值分析与有限元编程
焊接材料螺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2-25
最近编辑:4小时前
太白金星
本科 慢慢来
获赞 11粉丝 20文章 33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力学概念 | 竖向荷载引起的结构水平位移

▲图1如图1所示的刚架,横梁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类似的结构如体育场罩棚结构,在自重或者雪荷载作用下,也会产生水平位移,如图2所示。▲图2如图3所示,非对称的竖向荷载作用下使对称结构同时产生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在框架的左侧梁柱节点上施加一个侧向约束(图4b),可以近似绘出该无侧移框架的弯矩图,根据荷载作用位置可以得出。根据该弯矩图可以画出框架梁的隔离体受力图(图4c)。其中, 和 分别为两柱的剪力, 为节点 处的支座反力,假定其方向向右。▲图3隔离体水平方向的平衡方程为 ▲图4由于,因此,则 的方向应向右。由于实际框架是没有水平约束的,因此需要消除支反力 的作用。根据力的叠加原理,可以在图4d所示的框架左侧梁柱节点上施加一个力 。显然,在力 的作用下,框架会向左移动。叠加图4b和图4d所示的两种荷载条件和相应的变形,可得到实际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水平变形。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共振,使位移幅值显著增大。在设计时应考虑竖向动荷载使结构产生水平共振的可能。任何一列列车通过铁路桥都会以非对称荷载的方式作用于桥上,使桥产生横向水平位移。随着列车的不断提速,列车荷载的频率也将增大,从而可能引发共振问题;也就是说,当列车荷载频率接近桥梁的某阶水平固有频率时,桥会发生横向水平共振。▲图5如图5所示为某厂房的楼盖,机器位于一个角上。当机器运转时,能检测到楼盖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当然,这个值比竖向加速度小很多。机器的竖向动荷载相对于整个结构而言属于非对称荷载,这会引起结构整体的水平位移。来源:数值分析与有限元编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