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5年02月21日 星期五
“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为固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升级版本,被视为下一代能源存储技术的代表。2025年至2027年,石墨/低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将成为主要技术路线。”
2月15日,在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暨第二届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就当前固态电池的技术发展路线及应用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欧阳明高表示,当前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要聚焦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体电解质,匹配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的技术路线,以比能量400瓦时/公斤、循环寿命1000次以上为性能目标,确保2027年实现轿车小批量装车,2030年实现规模量产。
“相比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为固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升级版本,被视为下一代能源存储技术的代表。理想状态下,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等显著优势,目前仍处于理论研究+材料体系发展阶段。”欧阳明高分析道。
欧阳明高认为,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方面,目前众多企业已经建立了小批量供应能力,需要重点攻克大规模生产工艺,目前全固态电池的主体电解质逐渐聚焦于硫化物的技术路线,包括丰田、本田等外资车企,以及宁德时代、比亚迪、吉利等中国企业。
最后,欧阳明高指出,以200~300Wh/kg的石墨/低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为发展目标,2025年至2027年,石墨/低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将成为主要技术路线。“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完善全固态电池的技术体系。”欧阳明高补充道。
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锂电池技术的“圣杯”。在技术路线方面,根据电解质的不同,固态电池主要可以划分为聚合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和卤化物电解质等技术路线。其中,硫化物电解质因具备卓越的导电性能、高能量密度以及长循环寿命等优势,备受业界人士关注,被认为是固态电解质中最具潜力的一种。
近年来,位于宜宾三江新区的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全力推动全固态电池的研发。目前,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关键材料——“硫化物电解质”的研发中,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
研发的纳米级“硫化物电解质”即将进入量产阶段,目前正在规划一条年产百吨级的中试线,预计在今年年底动工建设。中试线运行顺利后,2026年前,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还会建设一个千吨级的量产线。
资料显示,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科研及产业化团队与宜宾市政府共建的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公司落户于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并于2020年10月正式启动建设。
欧阳明高院士及其团队长期聚焦电池安全研究与新型电池开发,包括被动安全、主动安全以及本征安全研究,并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和装配流程方面取得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