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一文看懂大圆柱电池新品发布!

2小时前浏览1

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5年02月20日 星期四



1. 力神电池-46系列大圆柱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力神电池


发布日期:2023.8.14


产品介绍:力神电池第一代4695大圆柱电池,兼顾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宽温域的设计理念,可实现整车续航超过800km;具有4C快充能力;满足乘用车、商用车在-20℃-55℃宽温域使用需求;循环次数超过2000次。“目前已通过GB/T 38031-20 20安全测试,电池包无热蔓延,并同步给国内外车企送样,项目团队正全力以赴推动46大圆柱系列产品量产交付。”力神电池表示。


2. 力神电池-LR1865LE 3.0Ah电芯和三款高容量型LR1865HC 3.5Ah、LR2170SK 5.8Ah、LR2170SS 6.0Ah电芯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力神电池


发布日期:2023.7.20


产品介绍:由力神电池领先发布的LR1865LE 3.0Ah电池,能量密度高达234Wh/kg,支持4A持续充电,30A持续放电,3A充20A放循环600周,兼顾高能量和高功率,可实现产品端的轻量化和小型化目标,同时满足产品长续航要求。可实现-20℃-60℃温度区间放电,满足大部分极端环境使用,应用领域涵盖园林工具、电动工具和智能家居等。力神电池在2017年在国内率先量产导入高镍正极材料,2018年量产导入高压实石墨掺混硅基材料,体系验证充分,不断优化升级,产品安全可靠。LR1865HC 3.5Ah电池能量密度高达268Wh/kg,续航能力强,并且支持1C充电,3C放电,优异的高低温性能,可在-20-60℃温度区间正常使用,满足1000次以上长循环寿命。目前该型号产品已正式量产并通过客户验证,可广泛应用于两轮车、智能家居、便携储能等领域,实现长寿命和可靠安全的目标。力神电池LR2170SK 5.8Ah电池,进行全新体系升级开发,正极采用高镍复配技术,负极采用石墨掺混新型高首效硅材料,达到能量密度的提升。电池能量密度高达297Wh/kg,提升续航能力15%以上,并且支持3C中倍率放电,优异的高低温性能,可在-20-60℃温度区间正常使用,满足1000次以上长循环寿命,产品优势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两轮车、智能家居、便携储能等领域,实现中高端客户长续航和长寿命的目标。力神电池LR2170SS 6.0Ah电芯,实现了高能量密度体系的极限提升。通过匹配新型导电剂、高导稳定的电解液,能量密度及性能得到全面提升。电池能量密度高达304Wh/kg,具备极限续航能力,可匹配中高端客户对于能量密度的苛刻需求,是目前21700中能量密度最高的产品。该款电芯广泛应用于两轮车、智能家居、便携储能等领域。不同类型客户群体对圆柱电芯的诸多期望都可以在这款电芯得到实现。


3. 中比新能源-“臻钠E1”车规级大圆柱钠离子电池32140NS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中比新能源


发布日期:2023.6.28


产品介绍:在全极耳技术的赋能下,具备了稳定量产的必备要素,具有五大性能优势。140Wh/kg的能量密度;超3000次的循环次数,可提供超长寿命;-40℃放电保持率超85%,拥有出色的低温性能;6C放电可放出90%,具备极佳的倍率性能;快充10分钟充满90%的电量,能量短时补给强。特别是低温和快充性能优于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竞品的纸面参数。此外,在先进的激光焊接工艺和真空接触式baking系统运用下,中比新能源“臻钠E1”车规级大圆柱钠离子电池32140NS的一致性和合格率高出行业水平。除此之外,中比新能源“臻钠E1”车规级大圆柱钠离子电池32140NS还相较锂电池存在24-30%的成本优势。140Wh/kg的能量密度;


● 超3000次的循环次数,可提供超长寿命;

● -40℃放电保持率超85%,拥有出色的低温性能;

● 6C放电可放出90%,具备极佳的倍率性能;

● 快充10分钟充满90%的电量,能量短时补给强。


4. 亿纬锂能-46系列大圆柱轻型电池包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亿纬锂能


发布日期:2023.6.25


产品介绍:采用全极耳工艺,散热快,充电快,且搭载最新“π系统”,拥有超高能量密度,体积更小,质量更轻,超低内阻结构,减少发热,高速更有力,匹配轻型动力需求,“π 系统”采用π型三面液冷技术,可解决快充发热问题,实现电池系统“极速充电”,而基于CTP集成技术,配合新型材料使系统减重10%,实现“小空间、低重量、高续航”。


5. 欣旺达-“闪充电池”(46系大圆柱电池)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欣旺达


发布日期:2023.4.18


产品介绍:欣旺达动力也将推出大圆柱闪充电池解决方案,大圆柱电池平台,将兼具超高能量密度、超级闪充和超长寿命特点。其圆柱闪充电池系统,将实现归一化设计,可以适配不同规格电池包,系统实现热电分离设计,并兼容CTB方案。随着“闪充电池”等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落地,欣旺达动力将持续投入大量科研力量,开发兼具高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的电芯及电池模组,研发规划能量密度将覆盖280Wh/kg至350Wh/kg;实现10/15/20/30分钟快充等多种应用场景;并轻松满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超过1000 公里的市场需求。


6. 宁德时代-4680/4695电池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宁德时代


发布日期:2023.4


产品介绍:宁德时代已规划 8条产线12GWh的大圆柱电池产能,并2022年 9月与宝马达成合作,将于中国和欧洲各建 20GWh产能,预计2024年开始量产并于 2025年为宝马批量供应圆柱电池。经过测试,宁德时代研发的大圆柱电池循环寿命是友商的 3 倍以上,能量密度比友商高出 10% 以上,安全性远超友商,接近麒麟电池。2023.4


7. 中创新航-One-Stop“顶流”圆柱电池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中创新航


发布日期:2023.4.2


产品介绍:推出“顶流”结构——极耳直连顶部一体式集流盘。无极耳技术虽然解决了一些电流路径的问题,但是把电芯的壳体当成导电部件,电流的流经路径还是比较长,而且壳体本身是钢,钢的导电性并不好。我们通过这种结构创新,将电流的流经路径相对于无极耳电池下降了70%,结构电阻下降50%。这是我们在电芯层面的实测的结果,ACR(交流内阻)相对于无极耳电池下降了27%,DCR(直流内阻)相对于无极耳电池下降了40%,同时,我们的空间利用率提升了3%。结合我们的化学材料体系技术,我们大圆柱可以做到6C的快充同时,电芯的能量密度达到了300Wh/kg。除了电芯的性能提升之外,我们的结构对于制造效率的提升也有非常大的帮助,相对于无极耳技术,“顶流”圆柱产线焊接机数量少70%左右。大幅提升了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OS铁锂电池包能量密度已经达到153Wh/kg,是行业量产能量密度最高的铁锂电池包,将铁锂的续航里程提升到600km;高锰铁锂电池包的能量密度达到了180Wh/kg,续航提升至700km,降低了用户单位里程的购买成本;OS电池包高度大约110mm,帮助整车获得更低的风阻,降低能耗,采用了行业首发顶流结构,结构内阻降低50%,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实现6C+快充,相较于传统圆柱电池实现了电池性能大幅提升。


8. 欣旺达-4695-Gen1电池/4695-Gen2电池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欣旺达


发布日期:2023


产品介绍:2023年展出两个系列大圆柱电池,4695-Gen1电池能量密度270Wh/kg,20min充满;4695-Gen2电池能量密度290Wh/kg, 20min充满。


9. 亿纬锂能-第一代4695大圆柱电池产品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亿纬锂能


发布日期:2022.12.15


产品介绍:电芯内径为40mm,高度135mm,正极采用了层状氧化物材料,负极采用硬碳,能量密度为135 Wh/kg,循环次数达到2500次。


10. 国轩高科-39Ah和50Ah两款46系列圆柱电芯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国轩高科


发布日期:2022.12初


产品介绍:能量密度达到310Wh/kg,常温下18分钟能快速充电至80%,且在UN38.3极限测试环境中保证无热扩散。


11. 海辰储能-大圆柱户用储能专用电池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海辰储能


发布日期:2022.8.22


产品介绍:电池循环寿命方面较传统圆柱电池大幅提升,突破5000次大关,取得技术新突破;产品安全性方面,该款电池采用双防爆阀设计,双重保护,安全加倍。产品规格覆盖4680-46300,单体容量从10-50Ah,灵活适配性更强,满足户用储能应用场景定制化需求。


12. 比亚迪-“六棱柱”电池专利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比亚迪


发布日期:2022.8


产品介绍:从专利图上看,该电池单体电芯的封装形式呈六棱柱状,从上方看过去呈蜂巢状,有别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方形、软包等电池,与圆柱电池很接近。专利描述显示:壳体1的一端敞开,壳体1的形状为正多棱柱形,盖体2设在壳体1的上述一端,盖体2与壳体1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盖体2上设有负极端子22和多壳体的高度在60~150mm之间,壳体的内接圆直径在15~60mm之间。专利中还提到:“壳体的高度可以为90mm,壳体1的内接圆直径可以为40mm”,可能这是比亚迪六棱柱电池的预设尺寸。1、全自动接触式高真空烘烤线


此设备主要用于大圆柱电池注液前的电芯烘烤,电芯烘烤物流线主要包含以下部分:上料系统,干燥系统,搬运系统,冷却&下料系统,控制系统等

2、技术指标:

· 加热方式:接触式加热

生产效率:2120PPM

· 烘烤效果: 烤后水分s150ppm

腔体耐压值: s5Pa

腔体密封性: 空载抽至10Pa后保压1h,真空变化漏率s10Pa*L/S

满载真空度要求: s50pa


13. 比克-大圆柱电池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比克


发布日期:2021.3.19


产品介绍:4C是目前兼具性能提升和电池技术承受能力的最优解。比克电池支持4C充电的大圆柱电池,与800V高压平台无比契合。比克支持4C快充,能量密度仍超过280Wh/kg、可上探至330Wh/kg的大圆柱应运而生,助推迈入700公里-10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发展新纪元。


14. 特斯拉-4680新型大圆柱电池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特斯拉


发布日期:2020.9.22


产品介绍:直径为46毫米、高度为80毫米的4680电池。特斯拉表示,相比2170电池,4680电池的单体能量提高了5倍,可使车辆行驶里程提高16%。未来,随着电池材料和汽车设计的改进,将使续航里程净增加56%,生产成本下降54%。大圆柱电池量产的版本主要有,特斯拉主导的 4680,使用干法石墨负极+湿法高镍正极。


15. 鹏辉能源-40135无极耳大圆柱电池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鹏辉能源


发布日期:未知


产品介绍:鹏辉能源40135电池采用无极耳结构、磷酸铁锂低温超导和全周期动态均衡技术,具备超强动力、超长续航、宽温程使用等优异性能。适用于两轮电动车、便携储能和户用储能等多个领域。


16. 中科院物理所-准固态高安全21700圆柱电芯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中科院物理所


发布日期:未上市


产品介绍:此款21700高安全准固态锂离子电芯使用低钴多元正极及硅合金负极材料,容量高达6000mAh,能量密度突破320Wh/kg,循环寿命长达1500周。正极材料采用固态电解质表面修饰技术,其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并降低了界面阻抗,同时用固态电解质隔膜取代传统隔膜,大幅降低电池中易燃的有机电解质含量,使得电池的安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17. 兰钧新能源-基于“辰星”技术推出了BTL大圆柱电池

图片  
图片  


企业名称:兰钧新能源


发布日期:未上市


产品介绍:产品型号主打46系,包括4680、4695、46105、46120等不同尺寸。从应用场景来看,兰钧新能源大圆柱电池主要配套乘用车,具备高容量、快充两大优势,能量密度可达280Wh/kg,快充时间可控制在15分钟以内,精准击破车主的续航焦虑及充电焦虑。性能提升方面,兰钧新能源通过多维降阻技术、呼吸式电解液补液技术、稳定且具备成本优势的高镍正极材料导入,以提升大圆柱电池的循环寿命及能量密度。安全方面,兰钧新能源通过电芯、系统两大层级综合保障了大圆柱电池的安全性能。电芯主材采用了AAS包覆方式,改善了电池的产气问题;系统层面,兰钧新能源从侧碰安全、底部球击安全、热电分离、抑制热蔓延等方面构筑了安全高墙。

©文章来源于储能调查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化学汽车新能源焊接材料储能物流控制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2-25
最近编辑:2小时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3粉丝 187文章 2234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储能 “标王” 中车株洲所是如何练成的?

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5年02月21日 星期五问鼎2024储能江湖,成为年度 “标王”,中车株洲所(全称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再次让外界为之一震。2023年,其以黑马姿态反超海博思创坐上国内系统集成商出货量头把交椅;下一年,继续巩固自身优势,中车株洲所向外界表明:自己不仅有运气,更有实力。于红海厮杀中突出重围,在无限内卷的价格中独占鳌头,在民企扎堆的领域,这家央企公司不失狠辣和灵活,活成了储能行业一个独特的样板。要知道,储能在中车株洲所的盘子里,甚至连一个独立的业务板块都不算。在轨道交通、新材料、电力电子器件、新能源几大板块中,储能被放在新能源序列里的一角,排在风电叶片、光伏开发之后。然而,仅仅成立两三年的时间,中车株洲所就能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魁,不得不让人瞩目。央企禀赋、资源优势、多元且低成本融资渠道,再加上强大的技术积累以及惊人的成本控制力,天时地利人和集于一身,中车株洲所还在狂飙突进。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 骚数百年。” 如果将这句诗放在储能行业,这个时间线要改为两三年。2023年,中车株洲所异军突起,将海博思创挤下了占据两年之久的王座,首次折桂,开启了称霸之旅。农历春节前的1月15日,CNESA发布数据,中车株洲再度问鼎储能系统集采/框采中标第一名,且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据储能头条的统计,中车株洲所中标个数达到19个,第二名的阳光电源仅10个,中标容量高达68812MWh,是阳光电源的2.7倍。 要知道,2022年2月15日,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才成立,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储能领域,当年6月30日才完成工商注册。当年,公司就一举拿下超40亿元年度新签订单,先后与粤水电、陕西建工、大唐、华能、中广核、华润等建立合作关系,在10多个省份中标20余个储能项目,装机总量超3GWh,出货量跃居国内第二;仅仅一年后,中车株洲所出货量上升到8.2GWh,反超海博思创(7.5GWh),登上行业头名,成为储能行业超级大黑马,继续上演 “出道即巅峰” 的爽剧。 上市公司普遍会定期披露重大合同签订情况,但由于此前储能订单金额较小,中国中车尚未披露相关信息,直到2023年年底,中国中车在合同订单公告中披露了部分储能业务大单,侧面彰显出中车在储能行业的强大优势。 譬如,在2023年10-12月,公司就签订了接近31亿元的储能销售合同;2024年上半年,其签订的储能设备销售合同金额约27.2亿元。据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技术总监罗文广透露,公司2024年并网项目达到73个,装机容量12.67GWh,与2023年全年4GWh的装机量相比,疯狂增长超过200%。作为储能 “新兵”, 中车株洲所 “一黑到底”,在2024年继续高歌猛进。 在民企林立的储能行业,中车株洲所能够强势封王,的确让人惊诧。然而,这个让公司名声大噪的业务,仅仅处于中国中车的五级序列。翻阅公司官网,各板块由上而下的层级关系大致分为:中国中车——中车株洲所——新能产业板块——新能源储能产业。在中车株洲所的所有业务中,储能显然是占比 “小” 且十分年轻的业务,时至今日仍没有实现独立的公司化运作,仍隶属于综合能源事业部。 中车株洲所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时代电气和时代新材,前者主营轨道交通产品和半导体,后者的主要产品包括轨道交通悬挂部件、汽车减震器件和风电叶片等。在风力发电领域,其风电叶片规模位居国内第二,是国内拥有独立自主研发能力的叶片制造商之一,也是全球少数具备聚氨酯叶片批量制造能力的企业。这些业务已经实现了相当体量的市场规模以及较强的市场优势,且贡献不菲的利润和收入。而储能在公司内部,显然还处于培育期,但中车株洲所初生牛犊不怕虎,实现了弯道超车、后发先至。普遍来看,央企进军一项新业务,通常要在长期的准备后,秉持稳扎稳打徐徐图之的作风,而中车株洲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风凶悍,动作迅猛,展现出了十足的后劲,并不失民企的灵活与狠辣。深究来看,这与其发展沿革紧密相关。一方面,作为技术型央企,公司在高铁领域累积了60多年的电力电子、控制、软件研发的经验,沉淀了 “算法、器件、材料” 三大内核技术,从传统的轨道交通的基础上生长出风电、光伏、汽车工业等新业务,并将这些技术延伸至储能等领域。 入局储能赛道,公司首先切入已有常年积累的核心设备变流器,再与产业链上下游如电芯、电网等企业协同创新,联合开发。比如,公司早在2009年就进军光伏行业,成为布局光伏逆变器的唯一央企,位居2023年国内光伏逆变器中标榜全国第三名。其储能逆变器的技术便源自光伏逆变器的技术平移,而后者则来源于轨道交通领域的辅助变流等。这和阳光电源从逆变器切入储能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车株洲所还深耕动力电池行业超20载,具备电池PACK、电池簇、BMS、PCS、EMS等全产业链研发生产能力。因此,严格意义上讲,中车株洲所其实并非储能新兵,冰山爆发之前已经积聚了强大且深厚的势能。正如中车株洲所董事长李东林所说,“通过轨道交通多年沉淀,算法、器件和材料共同铸就了我们的产业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能量变换技术,这种技术在新能源装备领域延伸出了风电、光伏逆变器、储能和新型电力系统等。”另一方面,则是体制机制改革所迸发出的活力。早在40年前,中车株洲所就敢于 “自断皇粮”,率先挺进市场化的大海,在市场竞争中搏击历练。21年前,一场以 “危机与发展” 为主题的大讨论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基础,中车株洲所自此喊出 “走好两条钢轨,走出两条钢轨” 的战略方向,并开始了多元化布局的探索。此后,风电事业部(风机)、时代电动(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光伏(光伏逆变器)、储能事业部相继成立。到2023年底,中车株洲所总资产规模突破至914亿元,23年营收达到523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大关,利税贡献超60亿元,是中国中车四大核心子公司中最能打的企业。并且,公司以每年不低于销售收入8%的科研投入,不断强化关键技术的基础实力,构建了 “风-光-水-储-氢-碳” 一体化生态链闭环,并最终在多个新能源 “风口” 产业形成燎原之势。因此,中车株洲所不仅不惧竞争,更渴望竞争。在外界看起来,其储能板块声名鹊起有些突兀,但实际上是厚积薄发,长期积累的结果。 在大储出货总容量登顶国内第一之后,中车株洲所又将目光瞄向了工商储。2024年7月30日,中车株洲所召开工商业储能生态合作伙伴大会,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工商业储能赛道,并与格林美、超威电源集团等26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作为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工商储正受到广泛关注。仅2024年上半年,国内工商业储能项目备案就超过4200个,规模达6.2GW/14.7GWh,投资金额超240亿元。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和必要性逐渐凸显,有预测到2025年,工商业储能装机容量将达到66GW左右,潜力巨大。公司为此推出了覆盖400V低压至35kV高压的 “塞斯” 家族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能源需求,而且优惠后价格能打到0.7~0.9元/Wh,依然极具性价比。 与此同时,中车株洲所善于产业链合纵连横,形成紧密的产业合作圈。上游,和宁德时代签订合作协议,进行联合创新、市场开拓等全方位合作;和鹏辉能源联合开发风鹏电芯688Ah……中游,和中城大有(股东为航天科工、中信集团等)签订储能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建储能生态圈;和南方电网储能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广州时代启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以电压源型SFC(静止变频器装置)项目为起点,在抽水蓄能和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深化合作。这些合作夯实了中车株洲所的领先地位,并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游,不断扩充产能,相继在宁夏海原、宜宾、锡林郭勒盟、株洲投产储能制造基地。2023年8月,中车株洲所宁夏海原储能基地首台储能电池舱正式下线,该基地是中车株洲所西北地区首个储能基地,产能超3GWh,将有力助推 “宁电入湘” 工程(我国首条以输送 “沙戈荒” 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电力外送大通道);总投资总约7亿元的宜宾中车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量为8GWhPACK+8GWh储能直流舱集成产线;锡林郭勒盟新型储能基地已在去年7月23日揭牌,首台储能直流舱同时下线,该基地集成线单仓容量5.XMWh,月均出货量60台,可辐射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满产时年产值可达10亿元。去年12月26日,总投资高达50亿元的中车零碳产业园在湖南株洲落成,具备年产超200万台套电驱系统及相关零部件制造能力,涉及储能、新能源电驱系统、新型工业变流器、电磁和机电制造等产业,该项目将大幅提升公司在风光储领域的实力。多个大手笔投资相继落成,中车株洲所产能储备充足。目前,储能市场方兴未艾,还处于炸裂的新兴成长阶段,截至2024年底,我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超百吉瓦,达到137.9GW,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78.3GW/184.2GWh,功率/能量规模同比大幅增长126.5%/147.5%。中车株洲所厉兵秣马,摩拳擦掌,正为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储备充足的粮草弹药。 在储能行业,中车株洲所素有 “卷王” 之称。它不仅在成立后迅速斩获多个储能系统采购大单,更以惊人的投标报价不断刷新行业底线。公司中标价格之夸张程度频频跌破业界的心理预期。2023年,广东省能源集团新疆有限公司225MW/900MWh储能系统采购中,中车株洲所以0.638元/Wh的低价让外界刮目;2024年2月,青海两大储能电站的招标中,其以0.592元/Wh的报价在27家竞争者中位列倒数第二,令人瞩目。到7月份,中车株洲所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和包头铝业产业园区的储能项目竞争中,报出了0.495元/Wh和0.435元/Wh的惊人价格,让业内瞠目结舌。 这个价格不仅低于业内均价,甚至连电池成本都可能无法覆盖。一套储能系统涵盖电池、PCS、BMS(电池管理系统)、EMS(能量管理系统)等硬件,其中电芯成本占据六成左右。 中标价格方面,2024年储能系统中标均价到12月份(2h磷酸铁锂)已下滑至0.697元/Wh,与年初相比下降11%。而电芯价格到年底最低也有0.3元/Wh,这已经逼近供应商的极限。中车株洲所的报价,令相当多的同行表示难以理解,这样低的价格显然很难挣到钱。也许是对于低毛利率的忍受度比较高,也可能出于用资源换市场的战略考量,也许是为了抢占市场红利期,至少公司已经在市场规模上占据了头名,领先了一个身位。当然,中车株洲所有这样的底气,公司已建立从电池PACK、电池簇到BMS、PCS、EMS、储能系统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同时还自研IGBT等半导体核心零部件,这些都可以提升整体效率、降低成本。再加上央企信用背书,央企的雄厚的资金实力、较低的资金成本、资源优势,中国中车集团强有力的支持,为其低价抢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弹药。但一味低价竞争终归难以持续。目前,行业自律行动已然拉开了帷幕,2024年7月10日,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海博思创、比亚迪、华为等12家储能头部企业发起并签署了《关于推进储能产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行业自律公约》,目前已有22家头部企业申请加入,自律公约中明确指出要共同表示反对不顾安全的低价市场竞争行为。针对当前惨烈的市场竞争,许多领军企业领袖已经开始反思和行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盛世之下隐忧浮现,供大于求,接下来必将会有一场生死战。为了生存,市场上可能会出现没有最低价格、没有最差质量(只有更低、更差)的现象,各种问题日益突显。”阳光电源并不想参与其中,加上提早进军海外,公司储能业务毛利率(2024H1)高达40.08%,而刚刚上市的海博思创仅有19%。在行业从卷价格到卷价值转变的历史时期,笔者认为,已经连续两年称王的中车株洲所也必须要转向价值成长,否则,无底线的低价竞争,不仅对行业无利,更将危害自身长期的发展。尤其在中央多次指出要综合治理 “内卷式” 竞争的当下,作为储能领域的央企代表,也必须树立起榜样,而非反面典型。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