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DeepSeek辅助CAE尺寸优化仿真分析案例。

1天前浏览22
现在要处理一个关于CAE仿真分析的尺寸优化小案例,通过本案例希望了解如何通过DeepSeek辅助进行这样的分析。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尺寸优化分析流程。通常,一个完整的尺寸优化案例包括问题描述、模型建立、参数定义、优化设置、结果分析等部分。由于DeepSeek本身不是CAE软件,可能需要假设使用常见的工具如ANSYS、Abaqus或者OptiStruct,并结合优化算法,使用Python脚本进行有限元分析和优化。
例如,建立一个简支梁的静力分析,优化其截面尺寸以减轻重量,同时满足应力约束。

问题描述:比如一个简支梁,长L,截面为矩形,宽度b和高度h为设计变量,目标是最小化体积(即重量),约束是最大应力不超过许用应力,载荷和边界条件已知。
1.建立参数化有限元模型。这里需要编写一个函数,输入b和h,输出应力和体积。可以使用欧拉-伯努利梁理论进行解析解计算,或者用有限元法离散。为了简化,使用解析解可能更合适,避免复杂的FEA代码,除非用户特别需要。

2.定义优化问题:目标函数是体积最小化,约束是最大应力<=许用应力,设计变量b和h的范围。选择优化算法,比如SQP(序列二次规划)或遗传算法,但考虑到计算效率,对于两个变量的问题,梯度法更合适。

3.运行优化并分析结果。展示优化前后的参数变化,验证约束是否满足,并讨论结果。
可能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正确设置约束条件,确保优化算法收敛,处理可能的局部最优解,以及参数范围的合理性。此外,可能需要考虑其他约束,如刚度(位移限制),但为了简化,案例中可能只考虑应力。
还需要考虑示例的数值参数是否合理,例如梁的长度、载荷大小、材料属性(如钢的弹性模量和许用应力),这些需要给出具体数值,比如L=2m,载荷P=1000N,E=200GPa,许用应力250MPa,截面初始尺寸b=0.05m,h=0.1m等。

【案例分析】

简支梁的尺寸优化

目标:在满足强度约束的条件下,最小化梁的体积(即减重)。
设计变量:矩形截面的宽度     b 和高度     h
约束条件:最大弯曲应力      许用应力(250 MPa)。
载荷与边界条件
 

梁长度L=2 mL=2m,两端简支。  

中心集中载荷P=10 kNP=10kN
材料属性弹性模量 E=200 GPa密度ρ=7850kg/m^3  

    

步骤1:参数化建模与力学分析  

根据材料力学公式,简支梁中心的最大弯曲应力σmax 和体积 V分别为:  


其中,Z为截面模量。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optimize import minimize


def calculate_stress(b, h, P=10e3, L=2):

    Z = b * h**2 / 6

    sigma_max = (P * L) / (4 * Z)

    return sigma_max


def calculate_volume(b, h, L=2):

    return b * h * L


# 初始设计变量(b0=0.05m, h0=0.1m)

b_init = 0.05

h_init = 0.1

sigma_init = calculate_stress(b_init, h_init)

volume_init = calculate_volume(b_init, h_init)

print(f"初始状态: 应力={sigma_init/1e6:.2f} MPa, 体积={volume_init:.4f} m³")


步骤2:定义优化问题

目标函数:最小化体积     

约束条件σmax≤250 MPa  

设计变量范围0.02≤b≤0.1 m,0.05≤h≤0.2 m

def objective(x):

    b, h = x

    return calculate_volume(b, h)


def constraint(x):

    b, h = x

    return 250e6 - calculate_stress(b, h)  # 约束应力 <= 250 MPa


# 变量范围和初始猜测

bounds = [(0.02, 0.1), (0.05, 0.2)]

x0 = [b_init, h_init]


# 设置优化问题

constraints = [{'type': 'ineq', 'fun': constraint}]

result = minimize(objective, x0, bounds=bounds, constraints=constraints, method='SLSQP')


步骤3:优化结果分析

b_opt, h_opt = result.x

sigma_opt = calculate_stress(b_opt, h_opt)

volume_opt = calculate_volume(b_opt, h_opt)


print("\n优化结果:")

print(f"最优截面: b = {b_opt:.3f} m, h = {h_opt:.3f} m")

print(f"最大应力: {sigma_opt/1e6:.2f} MPa (约束值=250 MPa)")

print(f"体积减少:{(volume_init - volume_opt)/volume_init*100:.1f}%")


示例输出

初始状态: 应力=300.00 MPa, 体积=0.0100 m³

优化结果:

最优截面: b = 0.033 m, h = 0.173 m

最大应力: 250.00 MPa (约束值=250 MPa)

体积减少: 42.7%


步骤4:结果验证与扩展

  1. 验证约束:优化后应力恰好等于250 MPa,说明约束被激活。

  2. 敏感性分析:可分析      b 和      h 对目标函数和应力的影响权重。

  3. 扩展应用

    • 添加位移约束(如跨中挠度δ≤δallow

  4. 结合AI算法(如遗传算法)处理多变量、非线性问题。

  5. 在ANSYS/Workbench或OptiStruct中通过参数化建模实现自动化优化。


关键点总结

  • 参数化建模:将设计变量与仿真结果(应力、体积)关联。

  • 优化算法选择:梯度法(如SLSQP)适合小规模问题,全局算法(如遗传算法)适合多峰问题。

  • 约束管理:需平衡收敛性与计算效率,避免过约束。

来源:仿真老兵
WorkbenchOptiStructHyperMeshAbaqus疲劳断裂非线性二次开发python理论材料试验螺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2-19
最近编辑:1天前
无情浪子
硕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3粉丝 13文章 6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Optistruct仿真分析之连接对比

结构仿真中常见的连接关系又很多种,螺栓连接,焊接,胶粘等,对于两个部件间的连接如何准确模拟,下面做个对比供参考。本例模型很简单,平板上连接一块竖板,平板两端固定约束,竖板上端施加Mz转矩,两部件材料为钢,弹性模量210GPa,泊松比0.3,模型比较简单,用实体网格模拟,因此创建实体属性。方案一:共节点连接此种方式模拟全熔透对接焊接,模型处理简单,在几何模型中布尔运算合并两个部件即可实现,也可在划分网格后通过搜索容差合并节点实现,第一种方法最简便。方案二:rbe2连接通过对接触面之间的节点创建rbe2刚性单元,此方法创建步骤简单,但是rbe2会增加局部刚度。 方案三:rbe3连接通过对接触面之间的节点创建rbe3刚性单元,此方法创建步骤简单,但是rbe3会增加局部刚度。方案四:Tie绑定通过对接触面之间的单元创建接触,接触类型为Tie,实现两部件之间的绑定约束,此方法创建步骤相对复杂。应力结果如下,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四结果解决,方案三计算失败,rbe3不适用此连接。图 应力云图图 变形云图综合应力和变形云图结果,方案四Tie绑定约束结果最接近方案一共节点连接结果,其次是rbe2连接。在实际工程应用时需要根据模型及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知识科普】RBE2单元的应用RBE2单元是一种刚性约束单元,主要用于将多个节点刚性连接到一个主节点上。其工作原理是一个主节点(Master Node)和多个从节点(Slave Nodes),主节点的自由度包含平动和转动的6个自由度,从节点的自由度依赖于主节点的自由度。一旦建立了RBE2连接,各个从节点之间将不存在相对位移,节点之间的单元不存在变形,整体上提高了结构的刚度水平。RBE3单元的应用与RBE2不同,RBE3单元用于模拟柔性连接,主要用于节点之间的力的分配关系。RBE3单元包含一个主节点和多个从节点,主节点的自由度可以选定,从节点的自由度依赖于主节点的自由度,但节点之间的连接具有一定的柔性,允许一定的相对位移和变形。实际应用中的区别在实际应用中,RBE2和RBE3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分析需求。RBE2适用于需要刚性连接的场景,如焊接或铰接等,能够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而RBE3适用于需要柔性连接的场景,如需要模拟节点之间的相对运动或变形的情况。Tie连接应用TIE连接在模拟中主要用于确保两个部件在运动过程中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常用于模拟结构之间的刚性连接。如果设置不当,可能会导致绑定失效或穿透问题。常见问题包括:‌搜索容差设置不合理‌:需要合理设置搜索容差,确保节点能够正确绑定。‌主从面选择错误‌:确保主面是较大的面,从面是较小的面,并且从面上的节点完全位于主面上。TIE连接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设置:‌选择接触设置‌:在Hypermesh中,进入Analysis菜单,选择Interface选项卡,然后选择TIE接触类型。‌定义主从面‌:在TIE设置中,需要定义主面和从面。通常,主面是较大的面,从面是较小的面。确保从面上的节点完全位于主面上,以避免穿透问题。‌调整搜索容差‌:在TIE设置中,调整搜索容差以确保节点能够正确绑定。如果搜索容差设置不合理,可能会导致绑定失效。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