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mesh基础操作7(单元的修补方法)
本次分享主要内容:介绍如何对单元缺失区域进行修补的方法。在日常仿真操作过程中,不论是研究也好,工作也好,有时难免会因为一些情况导致部分网格缺失,如:导入的几何出现异常,无法对一些区域的几何进行离散而导致网格部分缺失;自己的操作失误,像误删了某些单元导致部分网格丢失……对于这些情况,有时挺无语的,尤其是人为操作失误,但这个对于一个工程师而言应该要极力降低这样的操作失误,毕竟检查这种微小漏洞很费时间和精力,严重时甚至还会影响到项目周期等。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问题既然来了那就想办法解决,对于缺失的网格我们需要的是怎么对它进行查找并修补。对于大部分网格缺失类型大致如下图中三种类型。查找网格缺失位置的方法在Hypermesh基础操作4(节点的合并与分离方式)中有提及到,用到的是edges或faces,但本次我们仅对二维单元的修补方法进行介绍,因此用到的仅是edges功能里的find edges。只要是存在于边缘或不连续的单元都会有红色的边(一种临时单元plotel)。对于大型结构的网格我们需要根据几何情况仔细观察“红色边”,找出那些不连续的单元。 修补类型一 : 修补单个单元的方式可以采用Select corner nodes功能,默认快捷键为F6,在create工具里选择我们要生成的网格类型并选取一定数量的节点,即可生成单元。如:①类型的单元缺失是四边形单元,我们就需要选择quad,然后点取4个点,即可生成一个四边形单元。注:切记将生成的单元放在目标comps中,生成的单元将放在当前激活的comps中。 修补类型二 : 对于②类的单元缺失情况需要了解其几何是什么形状,如果是圆弧边那么就只需要补上一个三角形单元,修补的操作可以按照修补类型一操作;如果是直角边那么就需要我们对其补上一个四边形单元,那么就需要进行节点或拉伸来实现修补。在2D或3D面板中都有一个drag工具,第一个功能可以根据选节点进行拉伸生成单元。选择A和B点作为要拉伸的节点,选择A及C点作为拉伸的方向,选择拉伸距离为N1点到N2点,即我们选取的A点和C点,这样就可以生成一个单元。但操作并未就此结束!!!!!因为在C点处的节点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并,可以通过edges进行查看,在C点处存在自由的节点,通过合并功能equivalence,即可将C点处的两个节点合并,到此才算真正修补完成。 第二个功能是通过拉伸低维度单元来生成高维度单元,即1D单元生成2D单元,2D单元生成3D单元。对于要修补缺失的2D单元,首先要有1D单元存在,因此需要先生成1D单元,快捷的方式是使用edges功能里的find edges。选择要拉伸的1D单元,选择A及C点作为拉伸的方向,选择拉伸距离为N1点到N2点,拉伸数量选择1,即on drag中填入1,然后即可生成单元。但仍然需要对C处节点进行合并,才算完成修补。 修补类型三 : 对于大面积缺失的情况③,我们就不能像前两种的方式去修补,那将是十分费时费力的。在2D面板中找到ruled工具,可以通过选择两组点进行对边网格的创建,即A边的单元与B边的单元之间进行网格自动创建。这样生成的单元无需再进行单元节点的合并,即可达到网格修补的效果。 希望小伙伴们在后台多多留言互动,可以一起探讨话题或者问题(可以是软件操作、理论知识、人生哲理、思想等),一起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与优秀同行!看到消息后将第一时间予以回复,谢谢各位小伙伴的支持!!来源:SimYoun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