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mesh基础操作12(3D单元的生成方法)
本次分享主要内容:介绍Hypermesh中几种常用的3D单元创建方式。我们会发现车辆结构的仿真中用的最多的莫过于是二维壳单元等效描述钣金件的结构形态特征,以及还用到一些一维单元如:焊接、胶粘、铆接等形式将二维单元连接在一起,但存在一些构件如:铸件等只能用三维单元来描述。至于为什么有些结构件能用一维单元、二维单元或三维单元来描述,这个可以翻阅《材料力学》或《弹性力学》等力学书籍进行知识回顾。本次就三维单元的几种常用创建方式进行讲解。—— Solid map中的操作 —— ① 在使用solid map之前通常需要先对实体几何的某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何面进行网格划分。在使用general工具时,通常会关闭source geom,直接使用elems to drag,选择二维单元;再选择要拉伸到的目标几何dest geom,此处我们选用surf;然后沿着某一特征进行拉伸变换,along geom中可以有多种选择,约束越多则网格生成后与几何体会更适配;最后可以对拉伸的单元尺寸和疏密方式进行设定。 这是general功能下最常用的几个工具,其他工具也仅是锦上添花的效果,平时为了追求效率,几乎很少会用到。 ② Line drag用在几何特征不是很扭曲、偏斜程度不是很大的实体上是比较方便的,仅需要选择要拉伸的单元elems to drag,然后再选择沿某些line或点集进行拉伸,但为了网格与几何贴合程度更好建议还是点开elems to match。 ③ Linear solid的功能与line drag类似,但不如line drag好用,linear solid能够实现的line drag都能做到。可以发现两个工具的功能键似乎很相似。 ④ One volume的使用方式就可以比较粗暴点了,直接选择一个简单的实体几何即可生成三维单元,但这样的情况下生成的单元并不是很规整的样子。 但可以再加入条件选择起始的几何面和目标几何面,source hint和dest hint,就能使网格划分变得更加规整了。 —— Drag中的操作 —— 该工具的drag elems下选择要拉伸的单元,2d elem,拉伸方向都是朝某个定义方向的,因此该工具下拉伸的三维单元是不可能有弧形路径的,也无法跟几何体进行很好的适配、关联。通常用来简单构建一些体,如:光杆螺栓柱这一类型的几何体。 —— Spin中的操作 ——该工具的spin elems下选择要拉伸的单元,2d elem,旋转方向都是朝某个定义方向进行的,根据右手螺旋法则进行旋转,和drag elems一样该工具下生成的三维单元是无法跟几何体进行很好的适配或关联。通常用来简单构建一些体,如:垫片这一环形、扇形的几何体。 —— Tetramesh中的操作 ——① 在volume tetra中仅需选择实体、三维单元形状类型和尺寸即可自动对几何体进行网格划分,即使是特征很多的几何实体都能快速处理,还可以调整特征结构处的网格密度、尺寸等,是个比较高效的三维网格划分工具。 ② 对于直接用几何体生成的网格不满意也可以使用tetra mesh工具,在用该工具之前需要先对几何实体外表面生成二维网格,根据表面的二维网格尺寸可以生成自己想要尺寸的三维单元。这里比较推荐使用这一工具,它可以很好的根据我们的需求去控制网格数量和尺寸。 注:以上三维单元依赖二维单元生成的情况需要十分注意后期要删除二维单元,否则在计算中会出现单元没有赋予材料属性的错误。PS:三维单元的生成还有其他工具可以实现,如line drag、linear solid、solid mesh等,这些工具用的频繁程度取决于我们日常解决事情的多少程度,只有在这些工具能够给我们提供高效、便捷的效果才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小伙伴们有时间的话可以去探索这些工具在哪些情况下更有使用价值。 希望小伙伴们在后台多多留言互动,可以一起探讨话题或者问题(可以是软件操作、理论知识、人生哲理、思想等),一起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与优秀同行!看到消息后将第一时间予以回复,谢谢各位小伙伴的支持!!来源:SimYoun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