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分享主要内容:在Hypermesh中随机生成一系列泡泡。
本期我们不讲难以理解的内容,繁杂的操作,来点简单愉快的分享,在HM界面中绘制五颜六色的泡泡。
学习HM脚本编译跟其他语言类似,通过一种愉快的创作并实现有趣的结果能更好地吸收学习的内容。本次用生成泡泡的例子,这样较为有趣、简单的方式来帮助小伙伴们快速入门HM二次开发。其中包括计算、循环、comps的创建及查找最大ID、获取组名等,作为基础码段可将其应用至其他脚本上。
文末有完整的脚本内容,请小伙伴们观看视频后再复 制代码去实现泡泡的生成吧。
第一步:随机生成坐标
第二步:生成随机半径的球体
第三步:将球体分配到新的comp中
脚本如下:
# 任意生成球
*fixedpointhandle 0
*viewset 0.923083067 -0.0426884778 -0.382224262 0 -0.315111637 0.48584649 -0.815265477 0 0.220504761 0.873001099 0.435025036 0 0 0 0 1 -65.9361068 -39.0399508 520.76395 154.867256
for {set i 0} {$i < 150} {incr i} {
set x [expr (int(500 * rand()))]
set y [expr (int(100 * rand()))]
set z [expr (int(100 * rand()))]
set r [expr (int(10 * rand()))]
if {$r > 1.0} {
*createentity comps
*solidspherefull $x $y $z $r
set comps_maxid [hm_entitymaxid comps]
set comp_name [hm_getvalue comps id=$comps_maxid dataname=name]
set s_maxid [hm_entitymaxid solids]
*createmark solids 1 $s_maxid
*movemark solids 1 $comp_name
}
*settopologydisplaytype 2
# *view "iso1"
after 40
}
希望小伙伴们在后台多多留言互动,一起探讨问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与优秀同行!
来源:SimYoun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