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Ncode中如何解决与仿真计算模型部件适配的对象问题

1天前浏览10

本次分享主要内容:介绍Ncode中设置与仿真模型中的部件模型相对应的对象。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或许你会觉得有点理解不过来,但请小伙伴们耐心往下看,这是关于解决Ncode与仿真模型间数据传输问题的方法。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疲劳计算软件占比较大的仍为Ncode,这使得我们大多数工程师不得不适应该软件,但从操作界面上看,它在计算疲劳和数据处理上较其他软件更为简洁、方便,不论是环境因素还是软件本身,我们都需要用好Ncode。

在Ncode中导入计算结果文件,要查看部件或分组情况只有四种选项:单元类型(element type)属性(property)材料(material)以及用户自定义(user)

通常我们用的比较多的是前三种选项,但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不论用单元类型(element type)属性(property)还是材料(material)都无法满足我们与计算文件中的结果相对应。

通过上面的两个图,Ncode中的组件显示和计算文件中的组件显示,对比之下,我们很难在Ncode中找到相对应的组或部件,关注的地方更难以提取,这就给我们的疲劳计算带来巨大的不便。

Ncode对于非ANSYS计算结果文件的传输存在较大不适配,如op2文件(这是用的比较多的文件),即计算文件内的名称无法传输到Ncode中的问题,我们也联系了Ncode的服务团队,他们也表示当前确实存在数据传导有一定缺陷。

疲劳计算中不仅仅是一个疲劳类型下的统计计算,如一个框架结构中可能就存在十几种疲劳类型,若不能在Ncode中一次性计算,那将需要重复十几次,对于我们而言这是属于增加非必要的工作量,其次在查看结果中难以查看整体情况,十分不利于疲劳分析,对于这样的痛点我们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material、property的id号可以与计算文件中的id相对应起来,如下图所示,材料的id号与Ncode中的MAT-后面的数字是一致的,property也是如此。

   解决办法  

计算文件中将目标组的材料或属性id设置成一定规则,到Ncode中会以MAT-id或SHELL-id、SOLID-id等形式出现,唯一不变的是结尾都是与计算文件中的id相对应。

采用较为合理的命名规则能够更方便我们在Ncode中的选择操作和赋予材料的疲劳曲线。

PS:本文中以hypermesh前处理软件进行操作,计算文件为op2,主机厂对于op2的使用更为广泛

 

希望小伙伴们在后台多多留言互动,一起探讨问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与优秀同行!谢谢各位小伙伴的支持!

来源:SimYoungC

OptiStructHyperMeshAbaqus振动疲劳二次开发其他软件材料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2-19
最近编辑:1天前
SimYoungC
硕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0粉丝 0文章 11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Hypermesh二次开发之蜂窝板几何构建

本次分享主要内容:自动创建壳体蜂窝板。 好久没有分享关于二次开发的内容了,本期就给大家带来蜂窝板的自动创建。我们都知道蜂窝板的用途十分广泛,如车辆上的地板、门板等,主要得益于其轻质、高强度、刚性好、隔热、隔音、防火等特点。然而建立一片蜂窝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是带有一定的操作繁琐在里面的。如最近计算一款车门里面就含有蜂窝板,虽然以前也做过,但当时并没有将蜂窝板的建立的脚本写完,停留了相当一段时间,直至最近才下定决心将它完成。以前建立蜂窝板用的方式就是大批量的复 制,然后形成较大区块的板,再根据长宽进行切分得到相应大小的蜂窝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点费时费力。根据不同长宽值需要对几何面或几何线进行一些操作,有多有少得进行封口和测量,是需要花费不少时间的。 还是以前说过的话,利用脚本的便捷性让我们的双手得到解放,尤其是在遇到很多需要处理的特征就显得十分必要。生命诚可贵,节省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很重要。 思路: 第一步:创建基础蜂窝几何线第二步:根据长宽与基础蜂窝半径进行区分第三步:复 制长宽方向上的线条数量第四步:将几何线拉伸成面来源:SimYoungC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