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诱发的脆性破坏是指在岩石中,由于应力作用导致的突然破裂现象,通常发生在低围压条件下。当岩石以脆性方式破裂时,就会发生应力诱发脆性破坏,其特征是断裂而变形很小,主要因素包括岩石类型、材料异质性、微观结构以及环境条件,如约束压力、孔隙压力、温度、应变速率和水。涉及的机理可能是裂缝扩展、拉伸断裂和剪切破坏。当施加的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石就会发生应力诱发的脆性破坏,从而在没有太大变形的情况下造成断裂。
当外加应力超过岩石的固有强度(尤其是抗拉强度或压缩极限)时,岩石就会发生应力诱发的脆性破坏,从而导致裂缝快速产生、扩展和凝聚,几乎不会产生塑性(永久)变形。造成这种破坏模式的关键因素总结如下。
2.1 导致微裂缝的应力和应变条件
(1) 超过材料强度:当差分应力或单轴压缩载荷超过岩石的抗拉或抗压强度时,微裂缝就会开始发展。
(2) 应力集中:岩石缺陷、夹杂物或尖角处的局部高应力,即使整体应力低于理论强度,也会引发断裂。
(1) 预先存在的缺陷:天然缺陷,如微裂缝、节理和断层等现有弱面的存在是应力集中体,这些缺陷会在应力作用下凝聚,导致宏观断裂。
(2) 矿物成分和颗粒大小:含有大量脆性矿物(如石英)或具有细粒结构的岩石往往会更突然地断裂。
(3) 异质性和各向异性:岩石中矿物成分和方向特征的变化会导致应力分布不均,从而使某些区域更容易开裂。
2.3 约束压力会影响岩石的脆性或韧性
(1) 低约束压力:在低约束压力下岩石更容易发生脆性破坏,因为抵消拉应力的侧向支撑较少。
(2) 高约束压力:虽然较高的压力通常会促进韧性行为,但如果应力差很高,脆性破坏仍会沿着预先存在的薄弱面发生。
2.4 应变速率
快速加载会导致脆性破坏。快速施加应力(例如在地震或爆破作业期间)无法为塑性变形留出足够的时间,从而导致脆性响应,能量以裂缝的形式突然释放。
2.5 温度效应
温度的高低会促进或阻碍脆性破坏。较低的温度通常会降低韧性变形的能力,从而更有可能发生脆性破坏。此外,温度变化也会引起额外的应力(热应力)或削弱岩石结构,使其更容易发生脆性破坏。
2.6 流体压力
(1) 水力压裂:孔隙流体压力升高可降低作用在岩石基体上的有效应力,促进裂缝的形成。
(2) 化学效应:流体还能改变岩石矿物的化学性质,从而可能削弱岩石的强度,使其更容易发生脆性破坏。
在应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薄弱点会出现微裂缝,这些微裂缝逐渐扩大并连接起来,形成宏观裂缝。在脆性破坏情况下,在岩石突然断裂之前几乎没有变形,从而释放出储存的弹性能量,较硬(高弹性模量)的岩石可以储存更多的弹性能量。当发生破坏时,这些储存的能量会迅速释放,使断裂突然而广泛地扩展,这一过程可能导致矿井岩爆、山体滑坡等剧烈地质事件,甚至造成地震。
总之,岩石的应力诱发脆性破坏受外部加载条件 (应力、应变率、温度和流体压力)和岩石固有特性(微观结构、矿物成分、原有缺陷和弹性特性)之间相互作用的控制。当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内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就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快速的灾难性断裂(Model o3-mini)。
[1] (1992) Flow measurements in the excavation-disturbed zone of room 209.
[2] (2014) Characterizing the influence of micro-heterogeneity on the strength and fracture of rock using an FDEM-mu DFN approach.
[3] (2014) Modeling of Stress-Induced Permeability Change with Progressive Damage in Intact Rock Using a Micro-Mechanical Approach.
[4] (2015) Characterizing the influence of stress-induced microcracks on the laboratory strength and fracture development in brittle ro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