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实验原理:揭示结构动特性
模态分析,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分析结构的振动特性来评估其动态性能。在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采用了一套由激光测振仪、频响仪和试验模态软件组成的测试系统。
激光测振:激光测振仪输出的信号经过A/D转换和FFT变换后,得到频响函数。这一过程就像给轿车车身做了一次“振动体检”,揭示了其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响应。
频响分析:通过试验模态软件,对频响函数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提取出模态参数(如模态频率、阻尼比)和振型数据。这些参数如同汽车的“振动指纹”,反映了车身结构的内在特性。
振型比较:通过对各阶模态振型的比较,研究人员发现了第10阶模态时,发动机上罩、车厢顶篷、行李箱上盖和车厢底板等处的振动较大。这一发现为后续的优化提供了关键线索。
实验车辆为一辆后轮驱动轿车,其后悬架为钢板弹簧结构,前悬架为螺旋弹簧的独立悬架。在排除轮胎阻尼影响后,研究人员将车身划分为250个测点进行细致测量。
各阶模态参数表
结果显示,第10阶模态频率66.234Hz与发动机在特定转速下的二阶惯性力耦合,导致汽车在50km/h左右行驶时出现发抖现象。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对发动机上罩、行李箱上盖和车厢顶篷的骨架进行了优化。再次测试后,第10阶振型明显减小,发抖问题得到解决,车内噪声也有所降低。
02
激光测振技术的优势
03
结语
激光测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汽车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轿车车身的模态分析,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车辆结构的动态性能,为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测振技术将在汽车领域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04
推荐配置:
SMART Scan+振动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