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汉L能否兼顾千里续航和超级快充?

20小时前浏览2

     1月17日,比亚迪隆重举行了“何以中国 盛世王朝,汉L唐L设计发布会暨2025首届王朝盛典”,介绍了汉L新车的设计理念。  

随后的1月19日,公 众号“迪粉之家”爆料汉L配备了超级快充,零下三十度采用 120kW 充电桩双枪充电,16%-80%只需要10分钟,80%-100% 需要14分钟。

此前就有传言说汉L的全新刀片电池能够实现超过1000km的续航里程。那么,汉L电池到底有怎样的创新,是否能够兼顾千里续航和超级快充,本文带您分析。

一、汉L刀片电池解析  

首先来分析迪粉之家爆料信息的可信度,按照120kW, 双枪充电,16-80%SOC充电10min来计算,充入能量最大为120*2*10/60=40kWh。

这样来计算的话(64%SOC区间对应40度电),汉L的总能量为62.5kWh。  

要知道9月份上市的汉EV,最高电量已经达到了85.4kWh。汉L的定位和售价都要高于汉EV,其总能量大概率不会低于80kWh.  

当然了,迪粉之家的爆料是在低温下的充电情况,考虑到温度降低,电池包总能量也会降低,说不定BMS的算法随之更新,所以显得充电时间更快(表现为虚电,充的快,放的也快)  

不过话说回来,从公 开信息来看,汉L的充电速度肯定是行业领先的,而且是全域快充。

根据此前B站UP主蟹老板的爆料,汉L在0-100%SOC都是快充,无论是初段还是末段,都有相应的技术来提升快充速度。  

室温下有可能做到10min充满,低温充满也就20多分钟。

就如王朝网总经理路天在设计发布会上所说的,汉L的电动化技术将采用极具前瞻性的全新平台,领先行业至少一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此逆天的快充能力是在牺牲电池能量的基础上实现的。

同样是蟹老板的爆料,汉L的电量为83.2kWh, 比汉EV还要略低(后者2022年就做到了85.4kWh)。四驱版本的续航做到600km出头,后驱版本的续航可做到700km出头。

这样来看的话,汉L主打超级快充,注定跟千里续航无缘了。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一次汉L的全新平台是1000V的架构。

根据迪粉之家爆料的电机铭牌,其工作电压是945V. 按照磷酸铁锂电池1C放电,平均电压3.15V来计算的话,电池的串数来到了300串。  

按照磷酸铁锂电池上限电压3.65V来计算的话,电池包最高电压来到了1095V;

考虑到刀片电池的集流体内阻偏大,电池的上限电压经常设为3.8V, 这样计算的话,最高电压为1140V, 称之为1200V平台也不为过。  

所以说,这一次的超高压电动平台远超大家的想象,领先行业至少一代实至名归。  

二、快充和续航哪个更重要

按照300串以及83.2kWh的总能量来计算的话,汉L电芯的容量仅为88Ah左右。

要知道此前仰望U9上使用的高功率电池,能够实现14C的峰值放电倍率和5.5C的峰值充电倍率,其容量依然有126Ah。

这一次容量已经降低到90Ah以下,其充放电倍率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实际上,根据CarNewsChina的报道,比亚迪的二代刀片电池可支持最高16C的峰值放电倍率以及8C的峰值充电倍率,指标全面超越仰望U9。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此高的功率性能带来的是能量密度的损失,该电池的能量密度仅为160Wh/kg左右,要比目前一代刀片电池的185Wh/kg降低了不少。  

此外,由于本次汉L采用了超过1000V的电压平台,现有的快充桩最大仅支持1000V, 这会影响用户的充电体验。

所以比亚迪的全域快充,需要自己开发充电桩技术,用来支持旗下高端电动车型的快充性能。  

按照88Ah的容量,以及峰值8C的充电速度,充电桩的最大电流至少要700A以上。

而如果真能做到0-100%SOC充电10min的话,平均倍率也高达6C这样的补能速度远超目前极氪旗下采用神行超充电池的极氪001车型,重新定义了超级快充的标杆。  

虽然汉L没有选择千里续航这条技术路径,纯电续航也就600-700km。

但是汉L同时发布了全新的电机技术,峰值功率高达580kW, 最高转速也高达30500rpm. 这对于提高高速工况下的电驱动效率十分有效。  

可以预见的是,汉L在高速120km/h下,其续航里程会更加扎实,大概率能够实现超过500km的里程(高速开车4小时至少休息20min),再加上10min就能把电量充满,你还有焦虑吗?  

正可谓“加油10分钟,充电一泡尿”,千里纯电续航敌不过一泡尿的压迫感。

2025,快充将继续卷出新高度,不再以30-80%的充电时间论英雄,充满也不再需要一小时。  

      小结:根据已有信息来推测,汉L大概率在超级快充上进行了极限突破,而没有选千里续航这条道路。

续航的多少不是重点,充电速度快才是重点,只要速度足够快,10min上个厕所回来就充满电,消费者还会纠结有没有1000km续航吗?  

而随着汉L快充能力的进一步提升,2025年平均6C快充电池即将闪亮登场。留给其他车企的问题是,在全域快充这条路上,还要继续跟吗?

特别申明与澄清:本文部分信息,是小编在综合开源网络信息以及个人认知水平上做出的合理推测,小编并不承担更新此信息和确保本信息真实性之任何义务,也不对以上推测承担任何法律上的责任。另本公众 号为小编个人公 众号,与其供职的单位无关。


来源:弗雷刘
电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2-09
最近编辑:20小时前
弗雷刘
博士 动力电池 新能源行业科普
获赞 0粉丝 3文章 11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全固态篇】是不是固态电池出来了,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都要被淘汰了?

首先先放两个之前的回答,分别从固态电池的技术的整体情况,以及半固态电池目前的问题做了分析。这一个回答下面,我就主要说说全固态电池的问题。知乎上有个回答说:灯泡取代煤油灯,所以固态电池就一定可以取代传统体系。 我只想先说,这种叙事逻辑一文不值,鸡汤段子谁都可以讲。新技术是会取代旧技术,但是你怎么知道新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后最后成功的那个一定是你说的那个?谁是最终的幸存者/强者呢?你说灯泡取代煤油灯,我还想说索尼发明的听音乐的MD机坟头上的土多高了,它取代磁带了吗? 有的话可能情商很低,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样的答案这么高赞,这么头条风格的信息登顶,不应该是知乎的风格。好,然后我说说全固态电池目前的问题,为什么大家没必要说等这类技术大规模量产再换车。1)几大技术路线的全固态化:似乎就硫化物是没争议的氧化物偏陶瓷体质,硬碎要烧结,界面刚性,电导率就那样;高分子/凝胶体系电导率也没好哪去,界面会好点,不过高电压稳定性一直有待验证(所以为什么之前那么多体系都是磷酸铁锂正极+只能在什么45/60度工作?);然后这两个体系做半固态逻辑是OK的,存在问题可以直接翻上次的回答,但是如果做全固态的话,如上所述,如果真想“一点液态不含”,要解决导电,界面,稳定性问题是非常费劲的;反过来说,很多企业喊着自己做的如果是氧化物-高分子的体系的全固态,大概率可能是它会把液态含量降到极低,但是即使极低那里面也是有液相的,那也不叫全固态。而且就从眼下听说和这些企业自己的情况来看,液态用的可不算太少,你们忘了前一阵某司拆某司的电芯的活动了吗?基本一大核心发现就是“怎么这么多液体”。所以说氧化物全固的,大家心里明白就行,他就是半固态。硫化物当然在这方面相对没大问题:偏软的质地+电导率较好,似乎有些安全上的潜在优势,那咱们就看看硫系的问题。2)硫系固态电池的实际进展和成熟度?虽然很多家都很保守/保密,但是从目前业内的信息来看,还是最好的就做到10Ah左右的原型,好的摆个30Ah,那是给你看的,大概率不是让你真来测来用来装车的。更不用说这类电池本身在电芯设计上(电解质层还几十个微米厚,锂金属沉积依赖贵点的金属)还远没达到我们期望的最大潜力发掘等级,最后上个石墨负极能量密度200或者只能几十度工作(你电导率再好又如何,固固界面问题等),最近能出来的样品是这么个状态,你告诉我后年要市场上买?(“26年装车”这种文字游戏你相信就输了)。电芯的设计没完全整明白,性能有些突出的要解决的地方,设备和工艺配套肯定还要摸,这撑死就是个A0左右的成熟度,你说明年后年装车,咳。3)性能是不是高枕无忧了?A 能量密度:刚才说了:电解质能不能做薄?几十个微米的电解质浪费多少质量。配合锂金属负极使用多久能落地?这些没有个说法,什么350Wh/kg都是“大家都有美好的明天”B功率性能/温度性能: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该类电池在文献中的工作温度都是多少度,想想为啥。C安全:电解质即使彻底惰性,正负极在一定温度下也会有串扰CROSS TALK效应,会有安全风险,所以喊着电解质固态化/没有内短路就万事大吉这种想法是不负责任的;然后硫系电解质本身也有安全风险-热条件下与正负极的反应,大家可以看看以下几篇文献,麻烦想讨论的朋友先看后再来讨论。 4)其它:包括但不限于:材料成本(Li2S ),硫化物怕水的问题,生产和运行需要的大压力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都能解决,但是考虑到行业现状的问题在于:三元比铁锂贵的这点成本,行业现在都有点不想接受,那你为什么认为给半固态/全固态,消费者就一定要最后为之买单呢?总结:从上可见,以硫系为代表的全固态电池技术有亮点,但是问题还是很多,成熟度也不是很高,急等着它马上上市,进入走量市场,这要花好久,根本没必要。大家买车该买买,别想这么多。声明:本文为笔者业余时间所著,不代表任何组织机构观点。来源:弗雷刘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