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磁通永磁电机,也就是常说的盘式电机,具有结构紧凑、转矩密度高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风力发电、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盘式电机的尺寸沿半径方向发生变化,为减小计算量,常将其在平均半径处展开,看作一个铁心长为单边径向长度的直线电机。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虽有误差,但精度在初始设计时基本能够满足需求。本文以单定子、单转子盘式电机为例,简单介绍该类型电机的设计思路。本文所介绍的设计思路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盘式电机。
盘式电机的外形尺寸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1)定子外径Do,内径Di和外径Do之比λ。(2)定子轴向长Ls。(3)转子轴向长度Lr。下面分三部分介绍盘式电机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之前,需要预设一些参数来简化设计流程。主要包括:定、转子轭部磁密、定子齿磁密以及热负荷。
根据设计经验,先给出一个定子外径Do,然后选择λ。这里的Do不需要特别精确,在后面优化时还需修改。一般来讲,当λ=0.577时,盘式电机的输出功率最大,但根据实际设计,λ可在0.4-0.6之间取值。确定Do和λ后,盘式电机的径向长度lef=Do(1-λ)/2. 电机平均半径处的直径Davg=Do(1+λ)/2。然后根据极槽配合,可确定平均半径处的极距τp和槽距τs。
转子轴向长Lr等于磁钢厚度hm和转子轭部厚度Lry两部分之和。盘式电机常采用表贴式转子结构,可参照表贴式永磁电机设计原则选择磁钢厚度hm和极弧系数αp。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加工工艺,同等外形尺寸的盘式电机气隙需要更大的气隙长度。在气隙长度,磁钢厚度和极弧系数确定后,即可估算出每极磁通。然后根据转子轭部的预设磁密,即可得到转子轭部厚度Lry。
定子轴向长Ls等于定子轭部厚度Lsy、定子槽深hs和定子槽口深h0三者之和。定子轭部厚度设计可参照转子轭部厚度的设计原则。但当定子轭部厚度太小时,定子铁心在卷绕时可能会发生变形,需要适当增加轭部厚度来保证机械强度。
槽深hs的确定则与槽宽、线径、每槽导体数和槽满率来确定。定子槽宽bs等于槽距τs和齿宽bt的差值。定子齿宽bt则根据每极磁通、每极定子槽数和预设的定子齿磁密确定。值得注意的是,盘式电机采用矩形槽,槽宽保持恒定。若槽宽过大,会导致内径处定子齿宽太小,必须予以校核。此外,定子槽口深也可参照表贴式永磁电机设计。
定子槽深通过迭代的方式确定。预设一个空载反电势E0,然后根据频率、每极磁通和绕组系数来确定每相串联匝数N,进而计算每槽导体数Ns。同样,预设一个定子槽深,然后根据槽满率、每槽导体数和槽宽计算线径。这样,电机的基本参数已全部确定,能够用来计算电机的热负荷。若热负荷不满足预设,可通过调整槽深hs,最终满足电机的热负荷需求。
经过上述三个部分,即可得到该预设E0下电机的输出转矩。通过调整E0,即可得该外径下能够得到的最大转矩。若最大转矩也不满足实际需求,则需要增加外径,然后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最优解。
本文以单定子单转子盘式电机为例,简要介绍了盘式电机的设计流程。该设计流程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盘式电机,能为盘式电机电磁设计师提供参考。
对轴向磁通电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后台回复“联系方式”,与作者团队进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