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无轭轴向磁通电机:未来动力系统的创新驱动力

1月前浏览254

TRAXIAL公司是行业知名的轴向磁通电机供应商,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轴向磁通技术的最大化应用。公司隶属于**MAGNAX HOLDING**,今天,我将带大家深入了解无轭轴向磁通电机如何成为未来动力系统的驱动力。

一:公司背景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公司结构。**MAGNAX HOLDING**成立于2015年,创始团队、Daan Moreels和Kester Goh。他们成功筹集了3600万欧元的资金,目标是最大化轴向磁通技术的价值。**TRAXIAL**是MAGNAX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开发无轭轴向磁通电机和逆变器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动力系统的创新。他们的产品在功率密度、效率和可靠性方面表现出色,目前团队有40人,并且正在快速增长。他们也是ISO9001:2015认证的企业。

二:轴向磁通 vs 径向磁通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轴向磁通电机与传统的径向磁通电机的区别。轴向磁通电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有轭轴向磁通**和**无轭轴向磁通**。

- **有轭轴向磁通电机**是目前最常见的类型,它的定子机械结构相对简单,扭矩密度也比径向磁通电机高。然而,它的功率密度和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双定子轭的存在导致了更多的铁损和漏磁。

- **无轭轴向磁通电机**则完全不同。它没有定子轭,采用了集中分数槽绕组,定子两侧各有一个永磁转子。这种设计不仅减少了材料的使用,还显著提高了功率密度和效率。

三:无轭轴向磁通的理论优势

无轭轴向磁通电机的核心优势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磁芯**、**绕组**和**磁体**。

1. **磁芯**:无轭设计减少了定子中的钢材使用,降低了铁损,提高了效率。同时,直通磁路设计使得磁路更加高效,进一步提升了电机的性能。

2. **绕组**:我们采用了**分数槽集中绕组**,这种设计减少了铜的使用量,降低了铜损,提高了电流密度和扭矩密度。此外,这种绕组设计更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降低了制造成本。

3. **磁体**:无轭轴向磁通电机的扭矩随半径的平方增加,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转子半径来显著提高扭矩输出。与径向磁通电机相比,无轭轴向磁通电机的体积扭矩密度可以高出4倍,而轴向长度则缩短了3倍,使得电机更加紧凑。

四:实践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尽管无轭轴向磁通电机在理论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

1. **热挑战**: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如何从更小的体积中有效散热成为了关键问题。我们采用了**直接液体冷却**技术,通过将冷却液直接引入绕组、磁芯和磁体,确保电机在高性能运行时保持稳定的温度。

2. **设计挑战**:由于无轭轴向磁通电机的设计较为复杂,传统的电磁仿真工具无法满足需求。我们开发了专用的3D有限元分析软件,用于优化电机参数,确保设计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3. **机械挑战**:无轭轴向磁通电机的两个轴向气隙使得公差控制更加严格。我们采用了**“蛤壳式”定子外壳**设计,确保定子磁芯的牢固固定,同时允许直接冷却线圈。

4. **制造挑战**:无轭轴向磁通电机的制造工艺与传统径向磁通电机不同。我们在开发阶段就注重**可制造性设计(DfM)**和**可装配性设计(DfA)**,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和标准化。我们还与OEM/Tier1合作伙伴合作,进行批量生产。

五:无轭轴向磁通技术的未来应用

无轭轴向磁通技术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未来动力系统的理想选择。与传统的径向磁通电机相比,我们的电机具有以下优势:

- **高达3倍的扭矩密度**

- **高达2倍的功率密度**

- **轴向长度仅为传统电机的1/3**

- **减少45%的CO₂排放**

这些优势使得无轭轴向磁通电机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扭矩矢量双电机EDU**和**轮内电机**方面。

1. **扭矩矢量双电机EDU**:我们的高扭矩密度电机与单级行星齿轮箱结合,形成了一个非常紧凑的扭矩矢量双电机系统。与传统的双级齿轮箱相比,我们的设计不仅质量更轻,效率也更高。这种系统可以显著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动力输出。

2. **轮毂电机**:无轭轴向磁通电机的短轴向长度和低质量使其非常适合用于轮内电机。我们正在开发一种100kW、1500Nm的轮内电机单元,其轴向长度仅为280mm,重量约为25kg。这种设计将电机、齿轮箱、轮毂和制动器集成在一个非常紧凑的单元中,为未来的电动汽车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性能。

六: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无轭轴向磁通技术代表了电机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它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电机的功率密度和效率,还能够减少材料的消耗和CO₂排放。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扩展,无轭轴向磁通电机将在未来的动力系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免责声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与本平台无关。文章PPT版权归Peter Leijnen,及TRAXIAL公司所有,分享本文,只为学习,如有不妥请于30日内联系平台删除或者商讨版权授权事宜。
  

来源:电动新视界
汽车理论电机材料控制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1-16
最近编辑:1月前
电动新视界
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信息分享,新...
获赞 92粉丝 135文章 149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eVTOL的未来:驳斥质疑,展望城市空中交通新纪元

近年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作为新兴的航空技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质疑声也随之而来。2024年9月,英国资深航空专家Bill Sweetman发表了一篇题为《刺破eVTOL行业泡沫》的文章,提出了10个问题,质疑eVTOL的可行性和未来发展。尽管这些问题在业界引起了广泛讨论,但许多论点并不完全准确,甚至存在误解。本文将从技术、行业现状和未来前景的角度,逐一驳斥这些质疑,并探讨eVTOL的真正潜力。1. 载荷与航程:eVTOL的飞行能力已被证明质疑:eVTOL无法完成40公里的往返飞行,电动路线不可行。反驳: 事实上,电动飞行的可行性早已被证明。2015年,CriCri电动飞机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展示了电动飞行的潜力。eVTOL目前处于研发和测试阶段,飞行测试主要通过远程驾驶完成,这不仅降低了飞行员的风险,还能更高效地收集数据。此外,电池技术的进步使得eVTOL的航程和载荷能力不断提升。例如,Joby的eVTOL已经实现了超过40公里的航程,完全能够满足城市空中交通的需求。 2. 电池技术: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的突破质疑:电池技术无法提供足够的功率密度,且无法承受频繁的深度充放电。反驳: 电池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硅胶阳极、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突破,有望在未来5年内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此外,eVTOL在巡航阶段的放电需求较低,通常只需要2-3C的放电率,而现有电池已经能够支持数千次循环的使用寿命。例如,特斯拉等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电池技术积累,为eVTOL的电池系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3. 适航认证:行业正在加速推进质疑:eVTOL的适航认证难度大,取证时间漫长。反驳: 适航认证确实是eVTOL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但行业正在加速推进这一进程。以Joby和Archer为代表的eVTOL公司已经投入大量资源,并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等机构密切合作,制定适航标准。此外,中国和阿联酋等国家也在积极推进eVTOL的适航认证,可能会率先实现商业化运营。 4. 储备电量:基于性能的标准更合理质疑:eVTOL缺乏足够的储备电量,紧急降落可能阻塞交通。反驳: 基于性能的储备电量标准已经为eVTOL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FAA的SFAR规则允许根据任务需求调整储备电量,而不是简单地沿用传统直升机的标准。此外,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eVTOL的紧急降落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例如,未来的垂直起降机场将配备多个停机坪,确保飞行器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体运营。 5. 商业模式:UAM的生态系统正在形成质疑:城市空中交通(UAM)的商业模式不清晰。反驳: UAM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步成型。航空公司、服务提供商和垂直起降机场运营商将共同构建这一生态系统。例如,Joby采用垂直整合模式,涵盖制造、运营和服务;而Archer则与传统航空公司合作,探索更多可能性。动态定价和高效的运营模式将进一步提升eVTOL的商业可行性。 6. 飞行员问题:自主飞行是未来趋势质疑:飞行员数量不足,培训成本高,eVTOL无法实现自主飞行。反驳: 自主飞行技术是eVTOL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进步,eVTOL将逐步实现自动驾驶。此外,现有的飞行员资源足以支持eVTOL的初期运营,而飞行员的成本仅占总运营成本的一小部分。未来,eVTOL的运营将更加依赖自动化系统,减少对人工驾驶的依赖。 7. 乘坐意愿:安全与舒适是关键质疑:人们对乘坐eVTOL的安全性存疑。反驳: eVTOL的设计和控制系统将确保飞行安全。例如,分布式电力推进系统和冗余设计大大降低了事故风险。此外,eVTOL的乘坐体验将优于传统直升机,尤其是在噪音和舒适性方面。随着公众对eVTOL的接受度提高,乘坐意愿将逐渐增强。 8. 运营安全:eVTOL的安全性远超直升机质疑:eVTOL的安全性无法达到直升机的水平。反驳: 事实上,eVTOL的安全性远超传统直升机。分布式电力推进系统和冗余设计使其在动力和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例如,eVTOL可以在单个电机故障的情况下继续飞行,而传统直升机在发动机故障时往往面临更大的风险。 9. 交通管理:逐步完善的生态系统质疑:eVTOL的交通管理系统尚未明确。反驳: eVTOL的交通管理系统将随着行业的发展逐步完善。例如,Joby已经开发了简化飞行器操作(SVO)系统,为未来的空中交通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此外,现有的直升机运营经验可以为eVTOL的交通管理提供参考。 10. 解决城市拥堵:eVTOL的潜力不可忽视质疑:eVTOL无法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只能成为富人的玩具。反驳: eVTOL并不是解决所有城市拥堵问题的唯一方案,但它为城市交通提供了新的选择。例如,eVTOL可以在高峰时段提供快速的点对点交通服务,减少地面交通的压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eVTOL将逐渐普及,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11.结语尽管Bill Sweetman的文章提出了eVTOL行业面临的挑战,但这些挑战并非不可克服。eVTOL技术的发展、电池性能的提升、适航认证的推进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都为eVTOL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电动航空的重视和投入,eVTOL有望在未来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出行方式。科技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eVTOL行业的未来充满希望。尽管短期内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质疑,但长期来看,eVTOL将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与本平台无关。参考文档:航空探索《eVTOL真的是泡沫吗?》。资料仅供学习参考,切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删除,非常感谢。来源:电动新视界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