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P3电动汽车充电对标报告2024更新版

8小时前浏览109

在十天前,P3更新了最新一期的电动汽车充电对标报告,里面详细对比了不同级别车的不同车型的充电能力,在这里就给大家带来新鲜的分享。

报告可以在P3公司的网站上找到。

他们表征充电能力的指标还是一个定义的:20分钟充电得到的真实里程相比于300km的百分比,其实就是xx分钟充电得到的xxkm续航啦——这个指标总体来说比更朗朗上口的“几C几C”要更为严谨一些,也更容易转化为直接的消费者的体验值。可以参考笔者之前关于几C充电的扫盲文章,为什么不建议大家特别光看几C,尤其是不加任何边界条件说明的几C。

【基础科普】几C充电到底是什么

然后下图是结果,各车型10分钟充的里程,20分钟充的里程,以及计算出的P3充电指数P3CI,一张是LUXURY车型的,一张是PREMIUM车型的。

上图可见TAYCAN明显第一。

后面的一系列车型的结果比较直观,就不念啦。





各车型充电能力总图  

峰值充电能力总体统计如下图,一共有十几款车,然后从图中可见大部分车的峰值功率都在150~220kW,但是有少数优秀的同志到了300+kW,分别是:

·Porsche Taycan (德意志的骄傲?新版比老版快充又有提升)

·Xpeng G9 (对于广大中国车友应该不陌生,我个人很喜欢它的后排座椅折叠功能)

·Lotus Emeya (刚刚改名成莲花汽车啦)

以及还是忍不住说一下,你要是多引进点中国车型,把什么MEGA放进来,直接500kW一骑绝尘了……

基于整体车型统计的结果:售价(欧元,纵轴)VS峰值充电功率(kW,横轴)



LUXURY车的充电情况  

豪华车型充电曲线大比拼:纵轴充电功率,横轴荷电状态SOC,每辆车的平均充电功率也标在了图里的右测(似乎EMEYA被刻意摘出去啦)

这些车里,800V的车型是Taycan, G9和Genesis GV70,然后他们也是充电功率榜前三,而且有点意思的是他们的充电曲线都是这种大台阶形的。冠军TAYCAN是刚刚改款的,比上一版峰值功率又加了50kW到了325kW,充到60%SOC都还可以保持300kW以上,10~80%平均功率282kW。(是很不错,不过中国有MEGA和001神行……)

再往后的是EV9, ET5(这里应该是指的这款换电车型的充电能力,看来也还行,峰值干到180kW),G80,然后是EQS,以及其它的车型。曲线很直观,我就不一一念了,不过我还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为什么奔驰和宝马在这里的车型的充电曲线都是这种倍率下降偏平滑的设计,与其它几家的大小台阶的都不太一样……




PREMIUM车的充电情况  

看完了Luxury级,再看看Premium级的车的情况

冠军: KIA EV6,平均203kW,800V

亚军:IONIQ 6,平均 193Kw,  800V

季军:极星POLESTAR,平均141kW

倒数三位是:Opel Astra, BMW iX1, Smart

不难看出,和前面PREMIUM一样,牛的车中,德国品牌只有一个TAYCAN,其它的全跪了……

然后PREMIUM比LUXURY的车整体定位低一点,估计电池小点,快充也差点,所以平均的充电功率比前一张图都低点。

还有一点:除了冠亚两辆韩国车,后面的几乎所有车型都是高倍率随着充电上去,很快就开始降倍率DE-RATE了,这个原因嘛,HMMMM,值得挖一下。会不会是普遍的系统设计(限制)问题?

以及这里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例外是Tesla Model 3:起始的那一下子功率很高达到了255kW,但是然后就一路下滑,和别人长的明显不一样……这可能是因为这个电芯本身快充能力比较差造成的吧。不过话说回来,这款LFP电芯太老了所以就这样呗,你看那装刀片的新MODEL Y不就是在德国卖然后快充能力一下子就上来了么~~




2025,BBA全村的的希望是?  

从刚才的结果也能看出,BBA里除了P的TAYCAN,现有的产品对阵东亚基本全跪(还是东亚没派重量选手的前提下),不过BBA肯定是有新的充电牛逼产品要推出啦。

BMW26年推出NEW CLASS, 800V平台,奔驰则是CLA应该是今年推出,800V,充电峰值可达320kW。

以及大众集团最近刚刚发布了基于PPE平台的Macan以及Q6 e-tron,说是接下来几年车型会继续进化。不过的确基于这些新车的信息来看,CLA出来才算是BBA里第一个相对能打的,然后陆续才有新产品出来,而不是一下子井喷。

德国企业,步子得加快啦。




对于中国竞品的认知?  

当然人家德国人,P3公司不可能什么也不知道。报告后面他们也介绍了自己对于中国竞品的看法:神行,麒麟,金砖自然是逃不掉的。Emeya就装着麒麟,最大402kW,平均331kW。然后目前(似乎是欧洲的?)充电标准-最大允许的电压是920V (CharIN) 电流为 500A (CCS standard),所以现在的CCS充电最大也就干到460kW的样子(得抓紧更新换代啦)




再看看能耗?  

下图是结果:WLTP部分和开那些什么环境制冷/热的ADAC部分都标注出来了。不难看出,能耗方面德国品牌做的还是不错的,垫底的基本就改成了中韩车型了(续航标的不那么实也是咱们这边不少车型的一个问题)。以及EQE SUV一个个头不小的SUV在这排第二,也是很有意思的。

LUXURY车的能耗

再看一下PREMIUM车的能耗,估计还是车轻,平均能耗比LUXURY低了一大块,也就15左右。总体来说大家表现都还行,IONIQ6第一,第二则是MODEL 3——这个真不意外,一龙哥的三电怎么也得有点硬实力。

PREMIUM车的能耗

以及我挺好奇如果把迪子的车,上汽MG的车放进来,表现具体会如何呢?希望P3下期做一下~ 以及奔驰CLA按报道应该是可以达到12kWh/100km的能耗的,期待它进入市场~

奔驰CLA, 12kWh/100km




总结  

德国车企光靠顶配车快充,这对线上中韩企业的大量平价的快充车型,竞争起来会非常麻烦。背后的车企综合体系原因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开发过程长,各部门影响牵扯多。如果不能向产品/市场需求做更快的导向调整,光靠一些保护措施,只怕是苟的了一时,并非长久之计。

来源:弗雷刘
GENESIS汽车UM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1-17
最近编辑:8小时前
弗雷刘
博士 动力电池 新能源行业科普
获赞 0粉丝 2文章 10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半固态篇】是不是固态电池出来了,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都要被淘汰了?

声明本回答为笔者业余时间所作,不代表任何组织机构观点。结论这个问题是一个假设吧:如果固态电池出来了——这个如果指的是有限制的量产——那现在半固态电池算是已经有(有限制的)量产了;全固态量产其实还没有量产,估计还要等个几年才能有小规模量产。而从目前的技术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技术发展方向来说,固态电池出来,如果能与传统体系能共存然后主要在高端市场存在,就不错了,所以“固态出来导致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都要淘汰了”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关于固态电池的技术分析,之前有一个比较学术-工程角度的回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过去,不过需要耐着性子读一下。弗雷刘:固态电池潜在核心优势辨析然后在这再简单说一下“是不是固态电池出来了,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都要被淘汰了?”这个说法不成立的原因:1)能量密度的糊涂账固态大概可以分半固态和全固态两大类,简单的说就是固态电池指的是电解质(液)部分固态化 ->就是半固态(里面液态电解质还有),以及全部固态化 (里面没有液态了)。但是注意,电池是靠正极和负极这一对活性物质来来提供能量的,不是靠电解质(他们是被动非活性物质),所以说(半/全)固态电池提高能量密度,其实是电解质如果更牛,可以兼容使用更为激进的化学体系来实现更好的能量密度——这一点基本在目前市面上的几家(有限制的)已量产的半固态电池中都有体现。你说你能量密度高——那如果把这个体系移给液态电池,是不是能量密度可以更高呢?2)成熟度上的说不清刚才也强调了,固态电池目前半固态已经量产,但是要么是某家的有限制量产(只租),要么是刚刚注册信息结果能量密度一下子低了一截。刚才也说了一点:实现能量密度其实是靠正负极的——而更激进的正负极材料本身成熟度就低些,用起来挑战也更大,而从这些固态电池企业推出的产品也不难看出这个问题:你要是真的很成熟,为什么不能无限制的量产呢?3)安全上有待证明过针 刺主要是为了给老百姓看热闹,能过GB38031的热失控-热扩散室实验才是根本。目前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固态电池(有限制)量产的几家,其实都没有再过多强调(上了车的)固态电池的热安全GB38031方面的表现有多好,我们也期望这方面能有更多更透明的交流。究其原因其实也不太难理解:半固态是一部分电解液固态化,但是剩下的液态电解液是不是还有可燃性,以及本来正负极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就存在即使没有短路也直接CROSS-TALK发生热失控反应的可能 (参考欧阳明高老师组的论文),那光把中间的电解质固态化不引入其它安全机制,配上更激进的正负极,安全是能上升还是能下降呢?4)成本上似乎只能高端前有一块电池顶一辆ET5(这是人家高管自己说的不是我编的),后有装车电池只见于顶配车型,起码从实际阶段性结果来看,半固态电池是更贵的。原因也简单:1)电解质部分固态化,新的电解质能比旧的便宜不?2)使用更激进的新的正负极能更便宜不?3)规模效应有不?所以贵了其实是合逻辑的。想要去杀中低端市场,去跟高度成本透明的磷酸铁锂走量电芯拼成本吗,我觉得有点难(有的乘用车用的电芯连干法隔膜都用上了,你固态准备怎么拼成本呢?)总结总体来说,传统锂离子体系目前潜力挖掘的比较充分了,部分固态化电解质可以带来好处,但是也会有些问题,不只以上这些,还有老化、功率、快充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半固态技术目前的现状:技术有一些亮点(能量密度、安全上的一定提升),但是短板也不能忽视,总体来说相对于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优势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所以说“是不是固态电池出来了,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都要被淘汰了?”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能在成本要求更低,性能要求更高的高端需求领域先立住,就很好了。来源:弗雷刘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