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关于气瓶及相关压力容器自紧压力的计算案例

1月前浏览96
    2025年的第一天,我们来算一下自紧压力,这个适用与前期估算,一般会在仿真软件里面去算它的疲劳寿命,这个我们可以后期再讲一讲。

    1、自紧的概念及目的

    就是在制造或者使用之前,给容器壁上加个预应力。这样做是为了让容器更结实,用得更久,还能抗腐蚀。当容器里面压力大的时候,这个预应力就能帮忙抵消一部分拉力,让容器壁上的应力分布得更均匀。
     

    2、基本理论与公式

    (主要还是用了厚壁压力容器弹性力学理论,因为回转薄壳理论是不考虑径向应力的,回顾一下外直径/内直径小于等于1.1-1.2之间,可以按回转薄壳理论进行计算,建议大家在回顾一下过程设备设计
    1. 基本理论与公式

      对于厚壁圆筒形容器(假设内半径为    ,外半径为    ),在自紧压力    作用下,根据拉美(Lame)公式,圆筒壁内的径向应力    和环向应力    分布如下:  
      径向应力    ,其中    是从圆筒中心轴到所研究点的径向距离。  
      环向应力    (轴向应力计算公式我没有写,因为这里不涉及,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  

       
      在自紧过程结束后,当容器承受内部工作压力    时,总应力可以通过叠加原理计算。此时,径向应力    和环向应力    的表达式为:  

       
      •    

      •    

        3、自紧压力的确定

              自紧压力的选择通常要考虑容器的材料性能、尺寸和设计要求等因素。一般来说,自紧压力应该足够高,以产生有效的预应力,但又不能过高,以免导致容器材料的屈服或破坏。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材料的屈服强度  来确定自紧压力。例如,对于理想弹塑性材料,当自紧压力使容器内壁的环向应力达到材料屈服强度时,自紧压力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假设容器是厚壁圆筒):
          •    

          4、实际计算步骤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厚壁圆筒形容器,内半径  ,外半径  ,材料的屈服强度  
          首先,根据上述公式计算自紧压力  
          代入数值可得  
          先计算分子  ,分母  
           
          然后,计算在自紧压力  作用下容器壁内不同位置(例如  )的径向应力  和环向应力  
          径向应力  
          先计算  
          再计算  
          所以  
          环向应力  
          同样  
           
          所以  
               对于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前期摸底估算的话,我觉得可以按工作压力的1.8倍的上下区间进行设置,然后导入仿真软件进行计算寿命。同样,也可以先把铝内胆作为一个压力容器,先计算出铝内胆的自紧压力,然后复材的自紧可按1.5倍的工作压力+铝内胆的自紧压力。

          来源:气瓶设计的小工程师
          疲劳复合材料理论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1-09
          最近编辑:1月前
          气瓶设计的小攻城狮
          硕士 从事IV储氢气瓶行业。
          获赞 35粉丝 64文章 284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今天唠一下!关于IV储氢气瓶(考虑的是金属boss)及金属气瓶疲劳计算

          基本原理气瓶在循环载荷作用下,材料会产生疲劳损伤,当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结构或部件就会发生疲劳破坏。疲劳计算的核心在于估算这种损伤的累积过程。计算步骤1.确定载荷谱:统计结构或部件在实际使用中所承受的各种载荷的大小、频率和循环次数等信息,编制成载荷谱。2.材料疲劳特性参数测定:通过试验得到材料的S-N曲线(应力-寿命曲线)和疲劳极限等参数,它们反映材料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性能。3.应力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计算结构或部件在不同载荷工况下的应力分布,确定危险部位。4.损伤累积计算:常用的方法如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Miner准则),该准则认为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损伤可以线性叠加。5.疲劳寿命估算:根据损伤累积计算结果,结合材料的疲劳特性参数,估算结构或部件的疲劳寿命。其实主要是采用Miner准则Miner准则假设各级应力按线性关系独立地造成损伤,总损伤是各级应力损伤之和。公式为:其中,D是损伤累积度,ni是第i级应力水平下的实际循环次数,Ni是第i级应力水平下材料达到破坏的循环次数(疲劳寿命),k是应力水平的级数。当D=1时,认为构件达到疲劳寿命。我们假设气瓶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承受两种不同的应力水平。在最大负荷工况下,应力=300MPa,循环次数n1=5000次;在正常负荷工况下,应力=200MPa,循环次数n2=20000次。通过材料试验得到该连杆材料的S-N曲线方程为(需要试验测试得出)3.计算剩余疲劳寿命假设该气瓶零部件每个工作循环的损伤累积量保持D=0.0072不变,那么理论上达到疲劳破坏(D=1)时的工作循环次数N为:所以,该气瓶部件理论上大约还能经历139个工作循环。对于气瓶常用的铝合金6061,铝合金6061在不同应力幅下的疲劳次数大致情况:高应力幅当应力幅在150MPa左右时,其疲劳寿命一般在10^4到10^5次左右。中等应力幅应力幅在100MPa到120MPa之间时,疲劳寿命大致在10^5到10^6次。低应力幅当应力幅降低到80MPa以下时,疲劳寿命会显著增加,可超过10^6次,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能达到10^7次以上。来源:气瓶设计的小工程师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