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激波(shock wave)是空气动力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强压缩流中,因为激波等间断及相互干扰结构的存在,流场参数分布变得更加复杂,能否用数值计算准确且稳定地模拟激波对可压缩流场至关重要。初始间断诱导非物理波动是课题组在激波装配法(shock-fitting, S-F)和激波捕捉法(shock-capturing, S-C)的对比研究中发现的一种存在于激波捕捉法中的数值振荡现象。
使用激波捕捉法求解以数学间断作为初始条件的无黏可压缩流场时,间断结构会逐渐演变为包含多个网格节点的数值过渡区,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两个平行于间断且规则分布的非物理波动。使用捕捉法计算激波流场时,流场参数应满足修正方程,但作为初始条件进行计算的初始激波满足Euler方程,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产生初始激波诱导非物理波动的原因。
研究创新点
装配法和捕捉法只适用于初始接触间断,对激波间断这类密度、速度和压力参数都存在跳跃的初始间断流场不再适用。该文考虑流场的结构分布特性,提出使用基于特征值迎风特性的通量计算格式(upwind flux scheme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UFSC)来消除初始间断诱导非物理波动。
为克服UFSC会在强激波附近会出现较大的压力尖峰这一缺陷,进一步构造了在激波区域和其他区域分别采用Steger-Warming格式和UFSC格式计算的混合通量计算格式UFSC+S,可进一步提高CFD对间断流场的计算精度和计算稳定性。
图1 激波运动示意图
研究结论
通过一维接触间断、二维接触间断、一维正激波、Quirk奇偶失联问题和亚声速高斯鼓包流动这5个数值算例,对UFSC和UFSC+S这两种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UFSC方法可以完全消除初始接触间断诱导误差,但在激波流场易产生压力过冲现象。UFSC+S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初始激波诱导误差。
图2 不同格式计算的奇偶失联问题的密度云图
图3 y=0上的压力分布
图4 不同格式计算的Gauss鼓包流动的压力云图
全文下载
初始间断诱导非物理波动及其消减算法
刘君,韩芳,孙逸轩,刘瑜
http://kqdlxxb.xml-journal.net/article/doi/10.7638/kqdlxxb-2023.0203
引用格式
刘君, 韩芳, 孙逸轩, 等. 初始间断诱导非物理波动及其消减算法[J].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24, 42(11): 18−32. DOI: 10.7638/kqdlxxb-2023.0203
《空气动力学学报》创刊于1980年,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主管,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主办,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会刊。现已被北大核心、CSCD核心、中国科技核心、Scopus、COAJ等数据库收录,位于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3级、能源与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
更多信息,欢迎访问《空气动力学学报》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