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常见的前后悬置结构介绍

3小时前浏览2

在汽车工程领域,前后悬置系统是确保动力总成稳定性和舒适性的关键。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一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结构特点。

四点悬置布局:平衡扭矩轴式布局

当前,前后悬置系统主要采用四点悬置布局,这种布局能够有效平衡扭矩,实现动力总成的稳定支撑。除了后拉杆外,其他部分都可以归为悬置系统,它们共同承担着动力总成的Z向预载。

电动车的后悬置布局

在电动车领域,后悬置布局更为常见,通常采用三点布局。这种布局简化了结构,同时满足了电动车对动力总成支撑的特殊需求。

结构介绍:衬套与连接支架

前后悬置的结构主要涉及衬套和连接支架。衬套的结构设计是核心,而连接支架的设计则与其他部分相似,材料选择上主要包括钣金、铸铝、铸钢以及尼龙结构。

前后悬置的主要作用

在设计前后悬置时,我们需要考虑其三大主要作用:

  1. 支撑预载:当动力总成在左右悬置支撑的情况下偏心,需要承受一部分预载力。

  2. 扭矩限位:动力总成常绕动态绕转轴做绕转运动,悬置需抗扭、限位。

  3. 极限运动限制:在碰撞、急刹车或过坎过坑时,悬置需快速限位,防止动力总成大浮动的垂直或平移运动。

衬套设计方向

基于以上作用,衬套的设计方向主要包括:

  1. 支撑预载:Z向刚度的考量。

  2. 扭矩限位:怠速时的Z向静刚度,升速时的Z向撞块结构和线性段距离。

  3. 极限运动限制:水平和垂直的静刚度,撞块结构以及线性段的设计。

安装角度设计

在设计前后悬置时,安装角度的设计至关重要。四点布置悬置系统需要精确定义前后悬置的安装角度。

设计考虑因素

在常规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 静刚度:参考拉杆主簧设计经验。

  • 线性段:根据不同车型选择不同的线性段,确保怠速及匀速时主簧运动在线性段中。

  • 铁碰铁:考虑到主簧的耐久问题,Z向建议20mm以内,X向15mm以内。

常见悬置结构

常见的前后悬置结构包括:

  1. 一字筋

  2. 十字筋

  3. 人字筋


结语

前后悬置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我们建议设计者参考之前的文章,特别是关于后拉杆大衬套的结构设计,这些经验可以相互借鉴,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精心设计,前后悬置系统能够为汽车提供稳定的动力总成支撑,提升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本公众 号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等,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若您认为文中来源标注与事实不符,若有涉及版权等请告知,将及时修订删除,谢谢大家的关注。 


来源:汽车NVH云讲堂
碰撞汽车材料NVH钣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1-11
最近编辑:3小时前
吕老师
硕士 28年汽车行业从业经验,深耕悬置...
获赞 284粉丝 683文章 1387课程 16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