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机械设计】精巧的机械设计案例

1月前浏览285
1、CLIP连续液面成型:    
   
这种技术可将传统的3D打印速度提高数十倍甚至100倍,CLIP打印技术原理大致如下:打印装置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既可以通氧气,又可以通光线,类似隐形眼镜。光的作用是引发聚合成型(固化),而氧气的重要作用是阻止不需要打印的部分不聚合成型(不固化),通过特殊的精确控制技术,让需要固化的部分固化,不需要固化的部分被氧气得到阻止,打印最终完美呈现出产品,所以结果是一个成型的东西像是从液体中“提”了出来。自然打印速度也就成百倍的提高了。    

   

2、一种AR软件,机械教学中应用的:    

   

   

3、螺母中的弹簧是干什么用的:    

   

   

4、可抽拉升降旋转水龙头:    

   

   

5、教室培训椅:
   

   

   

6、种辣椒小设备:    

   

   

7、机械的往复运动结构:    

   

   

8、自动折叠童车:    

   

   

9、陀飞轮设计美学!    

   

   

10、火车减速顶、制动器原理:    

   

   

11、直升机螺旋桨结构:    

   

   

12、磁力攀爬器:    

   

   

13、螺帽破切工具:    

   

   

14、菠萝切削工具:    

   

   

15、自动天井雨棚:    

   

   

16、移动阳光房设计:    

   

   
机械设计的内容讲解到此结束,留言功能已开通,欢迎各位进行补充。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仅供学习,交流所用,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非标机械专栏
电子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1-11
最近编辑:1月前
非标机械专栏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85粉丝 61文章 130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机械设计】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数值上的关系,太有价值了

表面粗糙度是反映零件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是检验零件表面质量的主要依据;它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使用寿命和生产成本。 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选择方法有3种,即计算法、试验法和类比法。在机械零件设计工作中,应用最普通的是类比法,此法简便、迅速、有效。应用类比法需要有充足的参考资料,现有的各种机械设计手册中都提供了较全面的资料和文献。最常用的是与公差等级相适应的表面粗糙度。 在通常情况下,机械零件尺寸公差要求越小,机械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也越小,但是它们之间又不存在固定的函数关系。例如一些机器、仪器上的手柄、手轮以及卫生设备、食品机械上的某些机械零件的修饰表面,它们的表面要求加工得很光滑即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但其尺寸公差要求却很低。在一般情况下,有尺寸公差要求的零件,其公差等级与表面粗糙度数值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的。 在这里,小编就把常见的粗糙度比较样块的图片分享给大家,供大家作为参考,也特别声明一下,实际工作中是以实物样块儿为主,图片有色差而且没有触感作为参考。第1种,车、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第2种,镗、磨粗糙度比较样块2: 3. 车床粗糙度比较样块: 4. 立式铣床粗糙度比较样块: 5. 刨床粗糙度比较样块: 6.平面磨粗糙度比较样块: 7. 平铣粗糙度比较样块: 8. 外磨粗糙度比较样块: 9.研磨粗糙度比较样块: 10.铸造粗糙度比较样块: 在一些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和机械制造专著中,对机械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机械零件的尺寸公差关系的经验及计算公式都有很多介绍,并列表供读者选用,但只要细心阅来,就会发现,虽然采取完全相同的经验计算公式,但所列表中的数值也不尽相同,有的还有很大的差异。这就给不熟悉这方面情况的人带来了迷惑。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在机械零件工作中选择表面粗糙度的困难。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机器,其零件在相同尺寸公差的条件下,对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是有差别的。这就是配合的稳定性问题。在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机器,其零件的配合稳定性和互换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在现有的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中,反映的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第1类主要用于精密机械,对配合的稳定性要求很高,要求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或经多次装配后,其零件的磨损极限不超过零件尺寸公差值的10%,这主要应用在精密仪器、仪表、精密量具的表面、极重要零件的摩擦面,如汽缸的内表面、精密机床的主轴颈、坐标镗床的主轴颈等。 第2类主要用于普通的精密机械,对配合的稳定性要求较高,要求零件的磨损极限不超过零件尺寸公差值的25%,要求有很好密合的接触面,其主要应用在如机床、工具、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表面、锥销孔,还有相对运动速度较高的接触面如滑动轴承的配合表面、齿轮的轮齿工作面等。 第3类主要用于通用机械,要求机械零件的磨损极限不超过尺寸公差值的50%,没有相对运动的零件接触面,如箱盖、套筒,要求紧贴的表面、键和键槽的工作面;相对运动速度不高的接触面,如支架孔、衬套、带轮轴孔的工作表面、减速器等等。 在此我们对机械设计手册中的各类表值进行统计分析,将旧的表面粗糙度国家标准(GB1031—68)转换为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颁布的1983年的新的国家标准(GB1031—83),采用优先选用的评定参数,即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值Ra=(1)/(l)∫l0|y|dx。并采用Ra优先选用的第一系列数值,推导出表面粗糙度Ra与尺寸公差IT之间的有关关系式为 第1类:Ra≥1.6 Ra≤0.008×IT Ra≤0.8Ra≤0.010×IT 第2类:Ra≥1.6 Ra≤0.021×IT Ra≤0.8Ra≤0.018×IT 第3类:Ra≤0.042×IT 将上述3种关系式列表,如表1、表2、表3所示。 在机械零件设计工作中,按尺寸公差选择表面粗糙度数值时,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机器,选择相应的表值。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Ra采用第1系列值,而旧的国标Ra的极限值为第2系列值,换算时会遇到数值上靠和下靠的问题。我们在表中表值采用上靠,因为这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个别值采用下靠。旧国标的公差等级与表面粗糙度对应的表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复杂,对同一公差等级同一尺寸分段同一基本尺寸,孔与轴的表面粗糙度值不相同,不同配合种类数值也不相同,这是由于旧的公差与配合标准(GB159—59)的公差数值与上述因素有关。现行的新国标公差与配合(GB1800—79)对同一公差等级同一尺寸分段内各基本尺寸的标准公差值是相同的,这样就使公差等级与表面粗糙度的对应表大为简化,也更为科学合理。 在设计工作中,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归根到底还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全面衡量零件的表面功能和工艺经济性,才能作出合理的选择。表中给出的公差等级与表面粗糙度值可供设计时参考。 机械设计的内容讲解到此结束,留言功能已开通,欢迎各位进行补充。 -End-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仅供学习,交流所用,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来源:非标机械专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