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叠片工艺短路现象分析!

11小时前浏览2


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空气中会存在微尘颗粒和杂质,并且正负极上也含有粉尘及毛刺,这些因素会使电池内部容易发生物理接触而诱发短路,使电池性能受到极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使电芯充不进电,造成“无电”电芯。锂离子电池厂家在完成电芯组装工序后,会对其进行在高压下的短路测试,主要判断电芯内部是否存在异物颗粒造成的短路,以便挑选出容易短路的电芯。



由于隔膜都存在一定的耐电压强度,当加载电压过高时能够击穿隔膜,形成漏电流。因此,首先电芯绝缘测试电压要低于击穿电压。当正负极之间不存在异物时,在测试电压下漏电流小于规定值,判定电芯合格。而如果正负极之间存在一定尺寸的异物,隔膜会被挤压,正负极之间的间距减小,击穿电压下降,如果还加载相同电压,漏电流可能超过设定的警报值。通过设定测试电压等参数,就可以统计分析判断电芯内部的异物尺寸。一般情况下,隔膜越薄,耐电压强度越低,测试电压理论上也应该更低。隔膜含水量过高时也容易形成较大的漏电流。如果测试电芯内部存在异物,可能造成内部短路,电芯被击穿,如图1所示。

因此,裸电芯的绝缘耐电压测试是锂电池生产过程检验的关键环节,可以检测出不合格产品,提高最终电池产品的安全系数。本文以短路率为出发点,重点统计并研究了锂电池各个制作环节中的电芯短路率,并进行了原因剖析,为电芯制作中的短路率控制提出了指导方向。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使用叠片式进行电芯组装,容量为5Ah,正极材料为三元523;负极材料为石墨;隔膜采用12个批次,共计50个样品(详见表 1);铝塑膜;电解液。
1.2 实验步骤
按照电池容量,使用半自动叠片机对电芯进行组装,使用转盘式冷热压机对电芯进行冷热压整形,随后使用超声波极耳焊接机进行极耳焊接,最后使用四工位顶侧封机对组装好的电芯进行顶侧封。使用绝缘电阻仪,对电芯不同环节的短路情况依次进行测试,设置检测电压为200V,电阻值为20MΩ。

2 结果与讨论

2.1 数据统计
在相同制作环境下,使用相同的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对12个批次、50个隔膜样品进行了锂电池制作,并对锂电池不同制作环节的短路率进行了统计,得出以下结论。(注:上表各批次中,隔膜型号用相应编号代替。)

从以上数据分析,总共组装1214电芯,其中叠片环节短路86块,短路率7.08%;冷热压环节短路5块,短路率0.41%;极耳焊接环节短路36块,短路率2.97%;顶侧封环节短路38块,短路率3.13%。各环节短路率高低依次为叠片>顶侧封≈焊接>冷热压。

2.2 造成短路的原因分析
2.2.1 造成叠片工序短路率高的原因
(1)粉尘
将微短路的锂电池拆开,可以发现隔膜上会出现黑点。如果黑点位于隔膜中心附近,很大概率是由于粉尘击穿造成的。锂电池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空气中的粉尘或者制成时极片、隔膜沾上的金属粉末都会造成电芯内部微短路。杂质造成的微短路所引起的不可逆反应,是造成个别锂电池自放电偏大的最主要原因。


(2)毛刺
极片在使用前,要使用特定模板裁切成规定尺寸。裁切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极片掉屑或者毛刺,这些异物在叠片时会有一部分卷入电芯中,夹杂在正负极和隔膜之间,存在内部微短路风险。将微短路的锂电池拆开,当发现锂电池的隔膜上出现的黑点处于边缘位置占多数,便是极片分切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引起的。
(3)正负极极片直接接触
在叠片过程中,隔膜应该完全包裹住正负极极片,并且负极片的尺寸略大于正极片。在某些情况下,隔膜的纠偏过程出现问题,造成隔膜无法完全包裹住正负极极片,隔膜向一端偏移,造成正负极极片直接接触,形成短路。
2.2.2 造成冷热压工序短路的原因
(1)毛刺。叠片工序没有检测出短路的电芯,冷热压工序中,在强制外力的作用下,电芯被挤压,内部空间发生压缩,之前存在于内部的毛刺这时很可能刺穿隔膜,造成短路。

(2)由于隔膜的机械强度不够,在冷热压环节,强制施加外力的条件下,有可能造成隔膜被撕裂或者穿刺成大孔,正负极接触,形成短路。


2.2.3 造成焊接工序短路的原因
(1)传统的超声波焊接工艺,焊接面积小,焊接强度差,特别容易出现虚焊现象。在超声焊接过程中,容易使集流体处金属屑飞溅至极耳胶和电芯主体上。飞溅到极耳胶处的金属屑因瞬间高温粘结在极耳胶上,无法清除,在后续电芯封装中,使极耳与铝塑膜外壳导通引发短路。

(2)叠片电池由多片正负极组成,容量越高,电芯越厚。极耳焊接时,为了将所有裸 露的集流体焊接在一起,位于电芯外侧的极耳会被一定程度的向外拖拽,这就可能造成隔膜无法完全包裹住极片,存在正负极接触的可能。

3.2.4 造成顶侧封工序短路的原因
(1)铝塑膜充壳时,厚度不能完全符合电芯要求,存在入壳困难的可能性。入壳时在边角处可能造成电芯挤压,导致正负极接触,形成短路。

(2)顶封相比侧封,如果封头温度过高,容易造成铝塑膜中的铝箔和正负极极耳导通,形成短路。

2.3 电芯制作工艺改进方向
针对可能造成电芯短路的各个制作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着手,降低电芯的短路率,提高电芯制作水平。

(1)使用模板对极片进行裁切后,以及在放入料盘之前,尽量去除极片上出现的掉屑或毛刺,降低内部微短路风险。(2)电芯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空气中的粉尘和杂质的含量,尽量避免异物的混入。(3)叠片过程中,时刻调整纠偏电机,调整隔膜的限位装置,使隔膜完全包裹住正负极极片,避免两者错位造成接触,防止电芯顶端或底部正负极短路的形成。(4)焊接极耳时,设置好焊接电压和触发时间等参数。如果电芯较厚,可以将极耳焊接在电芯中间部位,防止极片被过度向外拖拽。(5)顶侧封环节,设置好热封温度以及热封时间,防止由于热封时间过长,造成过封。(6)铝塑膜冲壳时,严格根据电芯厚度进行冲深,使铝塑膜完全包裹住电芯,防止由于冲深不够造成电芯边角处挤压。

2.4 针对隔膜提出的改进措施
(1)隔膜要有足够高的机械强度,抗刺穿能力也要强,尤其是在冷热压环节,防止隔膜由于机械外力造成撕裂。

(2)隔膜的物理绝缘性要高。击穿电压在合理范围内,应该尽可能的高。同时为了防止毛刺穿刺隔膜,隔膜中大孔在孔径分布中所占比例应该尽可能低。

(3)可以使用涂层隔膜,在增强热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够适当增强机械强度,降低电池的短路风险。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焊接理论电机材料控制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2-26
最近编辑:11小时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1粉丝 177文章 213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固态电池真的不需要隔膜吗!

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2024年11月7日,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联合举办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布会。其电池安全表现优异:耐挤压型变量达60%,过充到19V, 且三元和LFP铁锂电池热箱安全分别达到180℃以及200℃ 30min不起火,不爆炸,远高于国标 GB 38031-2020的要求。在性能方面,25Ah级别的电池已具备3C充电、4C放电的快充效能,并且循环寿命表现优异。那么,固态电池真的不需要隔膜吗?无隔膜电池的未来前景如何?本文带您分析。一、太蓝无隔膜固态电池解析 本次发布会上的无隔膜电池只是太蓝“减材制造”理念的一部分,实际上,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太蓝提出了4-3-2-1技术路线:在传统液态锂电池四大主材的基础上,第一步减掉隔膜以及部分液态电解液;第二步,完全减掉液态电解液;第三步,进一步减掉负极。实现了从传统液态锂电池到无隔膜半固态电池,再到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以及无负极电池的演化。不过锂电池自从诞生以来,一直都包含四大必不可缺的部件,包括正极,负极,隔膜以及电解液(或电解质)。其中正负极材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载体,电解液用来实现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传输,隔膜在中间来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导致短路,这几部分也被认为是任何电池都必须具备的核心部件,缺一不可。那么此次太蓝的无隔膜电池,真的是没有隔膜了吗? 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太蓝所谓的无隔膜实际上是取消了传统的PP/PE(聚丙烯/聚乙烯)隔膜,转而用固态电解质来代替。而且固态电解质层的厚度在3μm,在原位亚微米工业制膜(ISFD)技术的加持下,最低可达1μm以下,这个厚度相对于正负极片厚度而言占比很低,索性就直接用了无隔膜这个概念。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锂金属电池初创企业麻省固能(SES)这家公司上,早在2014年把超薄锂金属负极宣传成了无负极电池,因为锂金属的厚度仅为10μm,远低于正极LCO双面的厚度130μm(具体可参考全固态电池会是谁的时代)。对于太蓝而言,在无隔膜电池的基础上,首先取消了传统的PP/PE隔膜,用固态电解质代替;后续还会取消液态电解液,也用固态电解质代替;而最终去掉锂金属,采用无负极的方式制备高比能固态电池。实际上,电池是必须要有负极的,无负极固态电池只是组装的时候没有负极,首次充电时正极中的锂离子会在铜箔上变成锂金属,成为实际意义上的负极。这也是美国固态电池初创公司QuantumScape一直坚持的技术,并不是太蓝首创。二、固态电池与隔膜的未来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无隔膜电池只是太蓝在全新的“减材制造”理念下,从半固态演化到到全固态电池的中间产物,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全固态电池做铺垫,先用电解质层来代替传统的PP/PE隔膜,再把电解质混在正极片中,取消液态电解液来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制备。而实际上,无隔膜半固态电池也并不是太蓝首创的,成立于2006年的台湾辉能科技才是无隔膜电池的“始创俑者“,今年2月初就宣布了全球首条”固态电池“正产线在桃园量产,初期产能0.5GWh(具体参考辉能的固态电池是新物种吗?)。其技术核心就是取消了传统的PE/PP隔膜,采用聚合物和氧化物电解质组成的复合隔膜,并添加液态电解液组装成半固态电池。不过跟太蓝相比较,辉能无隔膜半固态电池的电解质层厚度更大, 至少要25μm,是目前PE陶瓷隔膜12μm的两倍以上,且密度更高(LLZTO密度5g/cm3),导致电池的能量密度显著降低。比如采用硅碳和高镍811的液态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280~300Wh/kg, 而辉能同体系的电池能量密度只有230~250Wh/kg,必须进一步提升负极中硅的含量来弥补能量密度的不足,这会增加成本且影响电池的寿命和安全。 虽然太蓝号称能够将电解质层厚度控制在1μm以下,但是发布会上展示的25Ah无隔膜半固态电池并没有提到其能量密度,考虑到这是一款软包电池,如果厚度真的是亚微米级,哪怕用石墨负极匹配三元811高镍正极,其能量密度也会接近280Wh/kg;进一步提高镍含量并且负极掺点硅,就容易做到300Wh/kg以上。根据发布会上的技术路线图,半固态电池采用中镍三元和石墨/硅基负极,能量密度在250~300Wh/kg之间,虽然25Ah级别无隔膜半固态电池,已经具备3C充电、4C放电的快充效能,并且循环寿命表现优异:在25℃下支持1032圈循环后保持87%容量,45℃下支持1096圈循环后保持83%容量。不过既然没提能量密度,大概率也就只有250Wh/kg了。 实际上,锂离子电池之所以能够在过去30多年一路高歌,成为3C、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领域的霸主,跟传统PE/PP隔膜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这类隔膜不仅满足0-5V的宽电压区间,而且原材料跟我们日常用的塑料袋成分是一样的,成本低廉(目前基膜不到1元/m2, 在电池成本中的占比很低);此外,聚合物隔膜的可制造性很强,做出来的电池一致性也更好,其安全性能通过陶瓷涂覆的方式得到了很大改善。 今年9月,Celgard的首席技术官,华裔学者张正铭(ZHENGMING (JOHN) ZHANG)就因为“在陶瓷隔膜发明方面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在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理解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24年国际电池材料协会IBA技术奖(每年评选,以表彰获得者在电化学能量转换与存储技术进步做出的杰出贡献)。迄今为止100%的3C锂电池和动力三元电池都使用陶瓷隔膜技术(基膜是PE材质的),LFP体系中也有接近70%使用陶瓷隔膜(剩下的30%用的是PP基膜),可见陶瓷隔膜的突破为高性能电池的发展奠定了核心基础。太蓝的固态电解质复合隔膜,即便是厚度能做到1μm以下,也不太可能大规模使用:首先为了避免正负极短路,亚微米厚度的隔膜必须是完全致密,几乎没有空隙的,这对于氧化物而言几乎不可能实现(材料本身比较硬)。而采用磁控溅射等技术来制备的话,尤其是在极片表面,其成本又会非常高昂,而且电池很难做大(90年代的氧化物薄膜固态电池用的是类似方案)。即便是做在硅胶基地上,转印到负极片表面的话,也很难避免正负极的短路以及自放电。辉能制造过程中采用Logithium粘结剂印刷技术,也才勉强把电解质层厚度控制在25μm.进一步降低厚度必然会对制程产生不利影响,一般而言,极片模切毛刺垂直方向高度最大为隔膜厚度的1/2, 要是1μm的电解质层厚度,极片毛刺几乎无法满足要求。这方面使笔者联想到了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使用时要施加几十MPa的压力,中间的硫化物电解质层厚度就很难控制,厚度大的话能量密度下降。内阻也更高;厚度小的话容易短路。所以广汽开发的30Ah硫化物固态电池也许是百里挑一的运气(参考广汽昊铂全固态电池解析)。而宁德时代提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技术成熟度为4,也就是B样的水平,大概率其可制造性是有问题的(参考宁德时代的全固态电池跟丰田有何不同?)。 小结:太蓝本次发布的无隔膜固态电池,本质上只是取消了传统的PE/PP隔膜,采用固态电解质层来代替,而且后续的无电解液以及无负极电池,也只是从半固态到全固态电池的正常演化路径,并不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所谓无隔膜固态电池只是为了宣传效果造出来的概念而已,其鼻祖是台湾辉能,也不是太蓝(这方面太蓝CEO李彦曾在大型互联网工作过,宣传经验比较丰富)。如果最终目的是全固态电池,那么中间用无隔膜半固态电池过渡一下无可厚非,但这类电池对于目前常规隔膜的液态电池不会有任何大的冲击,就如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所言,半固态电池技术解决了可以量产的问题,但是不代表可以大规模商业化。大规模商业化需要有可工程化的能力支撑它,而且有用户愿意为它买单,“现在我们找不到半固态电池的核心卖点在哪里”。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