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RationalDMIS基础培训初级版

1月前浏览344

      其中“操作工作区”、“双数据区”、“图形操作控制区”是最主要的三个区域。这3个区域是相关联的。在“操作工作区”测量的元素、添加的探头等数据会自动保存到“双数据区”,相对应的图形也会自动保存到“图形操作控制区”。


1.主菜单


    RationalDMIS主菜单使用户能快速实现新建、保存文件;创建、装载机器模型等功能。


包括:“文件”、“选项”、“窗口”、“帮助”四部分。



①“文件”:提供创建、保存、打开解决方案,CAD导入、导出等功能。

②“选项”:提供创建、加载机器模型,程序设置等功能。

③“窗口”:用来控制主要窗口位置和可见性。

④“帮助”:用于显示帮助、助手、许可条款等。


2 图形操作控制区窗口


   RationalDMIS用户界面中,位于中间位置的是图形操作控制区窗口,图1【红线框】。它包括五种视图窗口:


①“图形窗口”:用来图形化显示各种测量元素、动态显示测量过程、实现选取元素或测量点等操作。


②“DMIS编辑窗口”:通过RationalDMIS内建的DMIS编辑器编辑DMIS程序的窗口。


③“输出窗口”:用于创建元素测量结果及各种属性的输出报告。


④“图形报告窗口”:用于创建测量元素或公差的图形报告。


⑤“图形误差窗口”:通过拖放元素到图形误差窗口创建被拖放元素的测量误差报告。



3  操作工作区窗口


    RationalDMIS的操作工作区窗口位于用户界面的左下角,图1【粉红线框】。有六种操作工作区可供选择,分别是:


①“测量工作区”:主要包括元素的测量设置;实现各种元素的测量;在DCC机器或 离线编程下自动创建测量点测量;定义新元素等功能。


②“操造工作区”:提供多种构造方法,根据用户选择的构造元素创建所有可能的构造结果。


③“测头工作区”:提供定义各种探头;创建不同角度的探头;定义探头校验规;实现探头校验等功能。


④“公差工作区”:针对不同元素及需求创建元素的公差。


⑤“坐标工作区”:主要用于零件找正,确定零件坐标;创建数模对齐零件的坐标;根据用户需要创建合适的参考坐标。


⑥“机器状态工作区”:用于设置机器速度;加速度;机器模型大小;温度补偿;机器校验规;转盘等属性。



4 双数据区窗口


    RationalDMIS中有9种数据区,在界面中可同时显示其中的两个数据区窗口,如下图:



这两个数据区窗口同时显示不同的数据区.在每个数据区窗口顶部都有一个TAB切换工具条.鼠标单击顶部的TAB就会弹出切换工具条让用户选择打开某个数据区,见下图.



①“元素数据区”:

包含当前系统中定义的,构造的和测量的所有图形元素。


②“坐标数据区”

主要包含当前系统中所有已建立并存储的坐标系。


③“探头数据区”

包含探头数据、测头校验规、转台、探头更换架等信息。


④“公差数据区”.

包含创建元素的各种公差数据。


⑤“变量数据区”

包括DMIS变量和DMIS宏,主要用于DMIS高级语言操作。


⑥"DMIS程序数据区

”用来显示零件DMIS程序、添加Rationa1DMIS内部产生的DMIS程序。


⑦“自定义视图数据区”

显示自定义的观察视图、图形报告视图和Form误差报告视图。


⑧“测量方法”

用于显示各种扫描路径信息,选择滤波方式等。


⑨"SPC"统计



    拖放一个或多个元素到SPC窗口后,循环测量这些元素时,软件会自动记录数据。


  可以使用以下的do..1oop循环语句:($表示注释,$$之后的语句并不被执行)


DECL/COMMON,DOUBLE,loop


$定义变量1oop


DO/loop,1,9 


$s循环9次,次数可以修改。


s$.....处添入需要循环测量的语句


Enddo 


TAB切换工具条总有2个图标是灰色不可点击的,表示这2个图标所代表的数据区正处于激活状态。



    除DMIS程序数据区外,其他数据区都可以分为2级,第一级是数据树根节点,第二级是根节点下面的子条目,见下例:



"点”是一个折叠的树节点【红线框】.节点前的"+"表示此节点包含子条目并且当前处于折叠状态单击"+"会展开节点.


"平面”是一个展开的树节点【蓝线框】.节点前的"-"表示此节点包含子条目并且当前处于展开状态,单击"-"会折叠节点.


"边界点”是一个空节点【白线框】.


5 机器状态窗口



    机器状态窗口位于RationalDMIS的右下角【图1青线框】,它包含5个面板:


    机器位置窗口:第一个数字显示窗口(DRO1);

                             第二个数字显示窗口(DRO2);


探头设置窗口,信息和错误信息显示窗口。


鼠标左键点击Tab(下图红色线框),就会激活相应的状态窗口:


①“机器位置窗口”:机器位置窗口包含多种方法来控制CNC机器运动或进行脱机编程Offline/脱机版演示的速度,由下图的“精度”控制:


②"D.R.01":显示机器当前位置。


③"D.R.02":显示机器当前位置,当打开转盘功能时,D.R.02窗口会附加显示当前转盘的角度。两个"D.R"窗口还使用户可以同时显示两个参考:


④“探头设置窗口”:探头设置窗口用于在CNC机器或脱机编程时,控制测量过程中机器移动的“接近距离”、"回退距离”等。


⑤“信息和错误信息显示窗口”:显示程序一次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错误信息。


当产生错误时,RationalDMIS会立即停止下面的执行任务并自动弹出错误信息窗口。


6.如何改变图形区对象的大小、角度等属性


   在图形窗口中改变图形对象的大小,角度等数值,通常情况下叫做“缩放”,"旋转”和,“移动”。


缩放:在图形区,按住鼠标的中键/滑轮键,上下滑动就可以改变图形大小。


旋转:在图形区,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旋转图形。(如果有CAD数模,鼠标要点击在CAD数模之外)。


移动:按住鼠标中键/滑轮键,上下左右移动即可。


另外,在“图形浏览”区,可以选择图形的旋转中心,方便用户观察图形:



   在元素数据区,鼠标右键点击元素,选择“闪烁元素”、“搜索图形元素”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元素:



7.简单流程操作演示:

①创建新探头

     

   切换到探头区的“探头构造”窗口【上图红色线框】,在右边的探头库中选择“测座”、“加长杆”、“探针”等【黄色线框】,当添加了最后的“探针”后,“添加测头”、“添加/激活”两个按键将自动被激活(蓝色线框)。


添加新探头角度:


    在“新测头”、“创建新测头角”(红色线框)窗口都可以创建新的探头角度,可以通过以下形式选择角度:



1,手动输入A,B角


2,拉动黄色线框里的滑动条


3,点击蓝色线框里的网格



注意:初次创建“探头”和“机器模型”时,在图形操作区的“显示/隐藏设置”选项中,选中显示机器、探头,才会显示到图形区。


8.校验探头


定义校验规RationalDMIS支持球形校验规、圆环校验规。


选择“操作工具条”中的“测头":

选择“校准测头”:

单击“校验规定义”图标:

“校验规定义”界面如下:

【D】:标准球名称、标准球直径

【XYZ】:标准球位置

平移距离】:平移距离-自动产生的检验点离球最大圆的偏移量

【杆直径】:标准球下支撑杆直径


9.校验探头


RationalDMIS提供了多种探头校验的方法


其中一种方法:“拖放校验”


打开测头数据区:

选择好所用校验规及校验点数:

鼠标点击要校验的测头标签,拖放到此校验规上:

 拖放后,在DMIS自学习关闭的情况下E,系统提示是否继续或取消校验,选择继续,系统将自动完成校验:(如果DMIS自学习打开,只产生DMIS程序,不会运行检验的)。

RationalDMIS支持多个探头一次拖放校验:

10.导入CAD数据模型


注意:

   RationalDMIS的标准演示CAD模块地址:RationaIDMIS\sample\IGES..




11.Offline/脱机版,如何放置CAD模型位置。


鼠标右键点击CAD模型,“操纵器“--””选择"模型空间":


通过以下方法移动CAD模型位置:


12.输出零件的CAD模型


   RationalDMIS支持输出IGES类型的CAD文件,输出CAD模型可以实现将实际元素和原CAD模型导出转换为一个新CAD模型。

点击“文件”下拉菜单中的“输出CAD":


13.测量演示:


从CAD模型上选取元素:

测点选取栏

选取设置工具条的功能:设置从CAD抓取的元素类型、从图形上抓取理论元素/实际元素、从几何元素上编辑/创建测量点。

选取设置工具条在默认情况下是隐藏并且不选取的状态:


来源:山涧果子
理论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2-28
最近编辑:1月前
山涧果子
大专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06粉丝 56文章 145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典型零件测量 之大半径小圆弧的测量方法

零件中心要素的分布圆弧半径测量1.测量分析a)零件特征①从上图示可知:被测圆弧半径R154±0.02的圆是由6个及2个②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28°b)测量疑难c)疑难解析设某被测圆弧如图(3-2)示:R为理想圆弧,R1为测量的实际圆弧,X1为圆弧R在其圆心角为θ1时的弓高,X2为圆弧R在其圆心角为θ2时的弓高,△X为实际测量圆弧与理想圆弧弓高的偏移量2.测量步骤a)零件装夹b)测量①坐标系的建立②被测元素的测取③测量结果输出改各槽位置参数的直角坐标为极坐标,输出各槽的极径及极角就可得到各槽的R154±0.02实际测量值及对应的实际测量角度。3.误差分析a)测量温度对结果的影响:①温度对测量基准的影响:在建立零件坐标系时,Y轴原点是两φ5的精孔的对称中心,X轴原点是采用偏移169.5的理论值得到,故温度对测量基准(坐标系)不产生影响即温度不管怎样变化坐标系的Y轴的原点都是在φ5精孔的对称中心,X轴的原点都是在距φ5精孔169.5处。②温度对被测要素的影响:温度改变将改变槽到φ5精孔的距离,所以也将改变槽坐标值,改变量△R=L×△T×λ(λ=11.2×10-6 ,△T为温差,取测量室的温差范围4°、L=32.5),代如各值有:△R=0.0015mm,b)测量仪器对结果的影响:三坐标测量误差为(2.2+L/300)/1000=(2.2+169.5/300)/1000=0.00277 mmc)测量方法对结果的影响:由于零件的测量结果都是三坐标测量结果的直接输出,因此,不产生间接换算带来的测量误差。d)测量人员对结果的影响:由于是三坐标自动测量,因此不产生人员操作带来的测量误差。e)测量总误差:由测量误差影响因素,所以总误差△:f)测量误差分析被测对象公差零件公差为0.02mm,测量总误差为0.00315mm,因此满足测量总误差小于被测对象公差1/3的要求。总结a)对于零件要素分布圆的相关参数(分布半径、角度)的测量,采用此方法更能反应零件各要素分布情况;b)根据零件特征,采用此方法测量也符合基准统一的原则即测量基准与加工基准统一;c)对于非整圆弧的圆的半径测量,也可以采用此方法,只要将坐标系移动到被测圆的圆心上,在用空间点测量圆上的点的分布极径值即可.来源:山涧果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