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onalDMIS检测特征采样策略规划
1.零件坐标系 在三坐标测量机检测的过程当中,首要的工作是要确定测量的零件在三坐标测量机工作台上的位置,即测量基准的定义和建立。 在建立测量坐标系的基准时,主要考虑设计、加工、测量三基准相互统一的原则进行选择。空间中坐标系是由X,Y,Z三个轴和对应轴是三个零点组成。三坐标测量机中涉及的坐标系主要分为机器坐标系,零件坐标系(基本测量坐标系)和辅助测量坐标系等,机器坐标系是三坐标测量机自身设定的一个坐标系。 零件坐标系是零件在测量过程中的基准,零件坐标系需要限定零件在空间中的六个自由度(三个旋转自由度和三个移动自由度)。1,第一个约束:约束三个转动自由度中的两个,例如绕 X轴和Y轴的转动;2,第二个约束:约束第三个转动自由度,例如绕Z轴的转动;3,第三个约束:约束三个坐标轴的移动自由度,即坐标系原点。 零件坐标系所参考的基准元素可以在模型中选取也可以通过手动采点的方式在零件上获得,建立基本测量坐标系通常使用"3-2-1"法建立,又称为“面、线、点”法。 首先是给工件找正,确定第一个轴是方向,使用平面的法向矢量; 其次是旋转到轴线,确定第二个轴向; 最后平移,确定三个轴向的原点。 如图所示,以平面PLN1的法向为第一基准,确定Z轴方向,以平面PLN2为第二基准,限制旋转,X,Y轴原点建立在中心孔CIR1上,Z轴原点建立在PLN1平面上,零件坐标系建立如下图所示2.辅助测量坐标系 当需要测量倾斜平面上的内孔CIR2时,如图中PLN3所示,只有一个基本测量坐标系并不能完成零件图纸上所有尺寸的测量,需要将基本测量坐标系进行旋转或者平移得到辅助测量坐标系,一个零件在一种装夹方式下可以有多个辅助测量坐标系,辅助测量坐标系的建立是为了是测量结果更加的准确可靠、方便测量结果的输出。3.测头规划分析 在对检测元素进行策略规划前,要考虑测量时的安全因素,防止在测量过程中测针与零件发生碰撞现象,对于每个待测元素都有安全五项的设置,即测针类型、测头角度、安全平面、安全距离及回退距离。 所以在对检测元素策略规划之前,对测头进行规划分析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在选用特定机型三坐标测量机作为实验的平台时,因为测头系统的传感器已经确定,所以测头规划分为两个问题:测针的类型;②测针的可达性分析,即测针角度的确定。下面主要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介绍。(1)测针的类型 不同大小的测量元素需要分配不同的测针类型。测针的测球直径的大小需要根据测量元素的大小规格做适当的调整,例如在测量圆时,适合的测针半径为:(d为待测圆的半径,单位:mm) 在测量铝制品零件时,最好采用碳化硅材料做成的测头,而不是用红宝石测头。 测针杆的长度主要是看被测量的元素的深度,在测针杆不被 干涉的情况下,测针杆的长度是越短越好,测针杆的长度越长,挠度越大,测量的误差越大。 因此,在检测之前就要对零件测量时所需要的测针类型要作整体的分析,分析出零件需要的测针类型,测针示意图如下图所示。(2)测针可达性分析 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要分析待测的元素在是在哪个测针角度测量的,若测针的角度不正确,测针会与工件发生干涉,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甚至发生碰撞。对于旋转式测头系统,在进行测量元素时,需要给测针输入测针的A,B角度。如图所示为英国Renishaw公司生产的PH10测头,如下图所示,分为水平回转轴为A轴,垂直回转轴为B轴,A轴旋转的范围为0~105,B轴可以旋转的范围是-180~180,旋转角度的最小值为7.5。 (3)安全平面、安全距离及回退距离 当被测零件固定在夹具上后,一共要设置6个安全平面将零件和夹具体都包络在这6个安全平面内,形成一个六面体,测针在空运行时都会在这6个安全平面外行走,避免测针在空行走时发生与零件或夹具体体发生碰撞。 在测量有一定角度的倾斜面时,如果测针直接从+Z或者+Y等垂直方向的进行接触工件时,测针可能会发生干涉现象,这时候如果设置一个安全距离就能避免发生碰撞。回退距离是指测针采集完测量点后,测针会回退一定的距离,然后回到安全距离上,最后回退到安全平面上。4.检测元素内部路径采样规划(1)常见元素至少采样点数确定 三坐标测量机在进行检测工作时,测针要在零件表面上探测待测的几何元素,探测出元素之后再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评价和输出图纸上需要测量的尺寸或者形位公差的实际值。在进行测量时,通常情况下测量点数越少,测量时间越短,但是有些测量表面有精度等要求,测量点数要达到所规定的点数。所有待测元素测量点数的选取原则是在满足被测量的零件的测量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并不是点数越多越好,点数越大,测量需要大量的时间,点数较少,会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所以应该采用合适的测量点数。在测量待测元素时,通常采用的最少的点数如下表所示:(2)常见元素的采样位置的确定点元素 点元素一般是用来评价尺寸公差,比如长度或者距离。点的路径比较简单,只是一个单一的点,在测量时,测针的进给方向必须是所测量点的平面的法向方向。点的位置的确定由X、Y、Z三个坐标值和矢量方向i、j,k确定。直线元素 直线元素一般是用来评价直线度、平行度等形位公差,同时可以以直线元素来设置测量坐标系。直线的测量轨迹为直线上一系列的点,这些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上,直线的位置也是有x、Y、Z三个坐标值和矢量方向i、j,k确定,此外,直线还有一个属性是直线自身的长度。圆元素 圆元素是三坐标测量机日常检测过程中最常见的采样元素之一,一般可以用圆元素来设置测量坐标系、评价直径、评价圆度等等特性。圆元素只要是通过x、Y,z三个坐标值、内圆还是外圆以及该圆的直径来确定的。在采样圆元素时,可以设置圆的测量范围,可以测量整个圆周,也可以测量指定。圆柱元素 圆柱元素一般用用来确定某个轴线,一般用来评价同轴度、圆柱度、或者垂直度等特性。圆柱的位置主要是通过圆柱的起始轴线位置的X、Y、Z三个坐标值、圆柱的长度、圆柱的直径、圆柱轴线的倾角等因素来确定,同样圆柱也有内圆柱和外圆柱之分。圆锥元素 圆锥元素主要是用来评价锥角,半锥角,垂直度,确定某条轴线等特性。圆锥位置的主要是有圆锥的起始轴线位置的x、Y、Z三个坐标值、圆锥的锥角、圆锥的长度、以及圆锥轴线的倾角等因素来决定的,圆锥有内圆锥和外圆锥之分。平面元素 平面元素用来评价平面度、距离、平行度、垂直度等特性,还可以利用平面的法线方向来确定一根轴。平面的位置主要是由平面起始点的坐标值、平面的u、v向的长度、平面的倾角等因素来确定的,在进行面元素的采集时尽量覆盖到零件的表面的整个区域,这样能精确反映零件的表面情况。球元素 球元素一般是获得球的中心点、或者评价球的直径。球的位置是由球心的X,Y,Z三个坐标值和球的直径来决定的。 上述简单介绍了常见的元素位置的确定方法,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评价某个尺寸或者形位公差时,需要构造一些元素来进行评价,比如相交面、相交点、投影直线、构造两个圆的直线等。这些构造元素的位置的确定主要是由构成它们的单一元素来共同确定的。(3)元素采样点数的确定 三坐标测量机是通过测头上的测针球探测零件的表面上的点,在通过这些点通过数学方法(例如最小二乘法)拟合成特定的元素,拟合的元素的质量很大程度确定于测针所采点,这些拟合的特定元素就是用来评价零件的尺寸、形状或者位置公差。为了获得比较高质量的特定元素,达到精确测量的目的,非常有必要对元素内的测量采略规划进行深入的研究。 定义了零件的所有待测元素以后,接下来就要对所有待测元素内部的路径进行规划,对于不同的待测元素,测针所行走的轨迹都不相同。在对待测元素进行内部路径规划时有以下规则:(1)测量点在待测面上分布要均匀;(2)对于平面来说,测量点要尽量覆盖整个平面,不可只测量局部区域;(3)避免测点分布在孔洞中,造成路径中断;(4)避免测点分布太靠近边界;(5)对于一般圆柱、圆锥等回转面,一般采用的是分层采样的策略,即分不同的截面进行测量;而当圆柱是“细长”型时,一般是采母线的策略;(6)对于复杂的曲面采样,测针的采样方向必须是曲面上的点的法线方向,这种情况采样策略比较复杂,本文不作考虑。5.典型元素内部路径规划 三坐标测量机现有的测量软件都自带有检测元素内部路径的规划,常见的元素有:点、直线、圆、圆柱、圆锥、平面等等,对于这些常见的元素,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软件都分别有相应的元素内部采样策略规划方法。如下所示列出了5种常见的检测元素的内部采样规划路径图。用户可以依据上述采样规则对不同的元素制定不同的采样策略,使得在进行检测元素内部路径规划时更加的规范化,而不是靠检测人员的习惯和经验来。6.检测路径规划问题描述 三坐标测量机检测路径规划问题和加工中心工步排序问题相似,都是基于特征的规划问题,研究的对象是待测特征在三坐标测量机上测量的顺序,检测路径规划是在满足检测工艺的约束前提下,规划出待测元素的检测顺序,三坐标测量机具有如下检测特点:(1)主要检测结构比较复杂的零件;(2)检测项目多,装夹次数少;(3)一次装夹下完成全部或者大部分项目的检测;(4)测头类型及测头角度的频繁变换会影响测量的精度,造成测量误差。 以上检测特点决定了三坐标测量机检测路径规划问题复杂,检测项目多,耗时时间长,要综合考虑检测过程中多种约束条件的影响,但是检测路径规划的优化潜力大优化后的检测路径能够大幅提高三坐标测量机的检测效率,满足检测约束条件的不同的检测路径优劣相差悬殊(主要原因是测头变换次数和检测路径长短不同)。因此,为三坐标测量机建立检测路径规划问题的优化模型,寻找最优解,在满足检测工艺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使测头及测头角度变化次数最少,而且测针行走的路径最短。零件检测方法的选择,常常需要考虑以下因素:M=F(S,A,P) 式中M-检测方法链;S---测针类型;A--测针角度;P--依附平面; 检测路径规划是确定测针在零件表面上检测所需要测量的元素时的最佳行走轨迹,使三坐标测量机测针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地测量零件上各个需要测量的元素。检测路径规划分为各个元素之间的测量顺序规划和元素内部轨迹规划,由于现有测量软件上都带有常见特征的内部路径采样策略规划的测量功能。7.建立检测路径规划的约束模型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各个元素之间的测量顺序规划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零件的一次装夹下,在同一个测针类型并且在同一个测针角度下尽可能的测量多个待测几何特征,主要测量规则如下:(1)首先测量待测几何特征的依附平面,后测量该平面上的其他待测几何特征;(2)同一个测针类型的待测几何特征一起检测;(3)同一个测针类型而且在同样的测头偏转角度下的待测几何特征一起检测;(4)待测几何特征按照路径最短原则进行检测。 三坐标测量机检测路径规划的最终目的是找到测量整个零件的最佳的一条测针行走路径,路径要短,并且要使得三坐标测量机在检测时间、检测路径和测针更换次数及效率上达到一定的综合优化结果。最终目标是:A.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针类型和测针角度变换次数,提高检测精度及减少测量时更换测针的时间。B.测针检测完所有的待则元素所行走的路径尽可能的短。8.碰撞检查 三坐标测量机的测头在工作台空间内移动时,难免会与工件或者夹具之间发生碰撞,虽然现代三坐标测量机的测头都安装有碰撞感应系统,测针发生碰撞时,机器会紧及停止,但是在计算机辅助检测规划阶段要考虑到零件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碰撞现象,进而规避,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当三坐标测量机在检测平面时,如果平面上有障碍物,比如凸台,测量时要考虑避障,此时可以添加一些测量点或者将安全距离和回退距离适量的增大,这样可以避开障碍物。 当三坐标测量机在检测回转体等特征时,此时为了避免测头与零件发生碰撞,要考虑不同截面圆测量的起始角,第一个圆的终止角必须为第二个圆的起始角,如果在测量下图所示的圆柱体半圆时,若按照图(1)所示的测量路径,测针会发生干涉现象,如按照图(2)所示的路径则能避开碰撞。 总之,路径规划完以后一定要对规划的路径进行碰撞检查,保证检测路径的准确性。来源:山涧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