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软件企业,就是由于数据格式的缺失,严重拖累软件的发展。
数据格式轻量化,必须在统一表示形式基础上进行轻量化,实际上就是把很多面,进行最合适的数学表达出来,这个必须要有一个数据格式。没有数据格式的轻量化,也行啊。但是可读性并不是太好。比如cad轻量化之后,cam又要精确表达。这里面就有矛盾。这种矛盾分几个方面。一是轻量化与准确表达的矛盾。二是,参数化与轻量化之间的矛盾,就是模块通用性问题。三是文件的迭代问题。比如建模个体到装配体,从建模到分模,从建模到工程图,等等。还有不同历史内核升级造成的数据格式迭代等。有些事晚做不如早做,做比不做要好。否则历史补课会越来越严重,严重的历史负担会迫使后来者不愿意完善这个一团糟的软件体系。
目前这个标准缺乏跨界文档标准,比如3dpdf和超数据图片标准,这里面需要wps和一些数据软件企业(圜晖科技的参与才行。。。目前发布的标准图片没看到国产对标3d Pdf。。
主要原因就是国内民用领域的图片格式还是滞后的。很多软件没能孕育,主要原因就是数据格式是个大工程。绝非一个企业能够实施的。。
数据格式限制了很多软件企业的发展,数据格式的出现能够降低国产软件的成本问题。。。这是一个门槛问题。国产软件难以发展和膨胀,原因就在这里。数据格式端口费用太高了,这个门槛问题,不但限制了软件发展,也限制了硬件发展。
可以这么理解,也可以这么认为,数据格式的重要性远比系统重要。系统是很多计算机标准的读取和计算缓存。系统的主要工作,就是识别,而非使用。不能识别,不能使用,标准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有了数据格式,国产软件就有了沉淀的依据。这才是盘活国产软件有生力量的重要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