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国产二维CAD何时能亲民,WPS会员一年89元很多人都嫌贵。。。

1月前浏览409

 

(1)CAXA CAD电子图板


   CAXA CAD电子图板是根据中国机械设计国家标准和工程师使用习惯开发,具有自主的CAD内核、独立的文件格式、支持第三方应用开发,可随时适配新的硬件和操作系统,支持新制图标准,提供海量新图库,能低风险替代各种CAD平台,设计效率数倍提升。CAXA CAD电子图板经过大中型企业及百万工程师千锤百炼的应用验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电器、汽车及零部件、国防军工、教育等行业。

官网个人购买价格,没有想像的便宜。

国内外二维CAD收费,目前对个人还是太贵了。

查看 Autodesk 网站上的价格,完整版 AutoCAD 的费用为每年 1,986 英镑,而 LT 的费用合理为每年 486 英镑。显然,使用优秀的 DWG 替代品可以节省大量成本,例如 CAXA电子图板(一年680元),BricsCAD Pro(1073 英镑)和 Lite(517 英镑)、Dassault Systemès DraftSight 380 英镑以及 Graebert 的 Ares Commander(桌面、移动和云)300 英镑(即使拥有浮动许可证)。

 (2)中望CAD

     中望CAD基于自主内核的国产二维CAD平台

    完美兼容DWG格式,广泛支持主流行业应用和用户个性化功能定制开发。自2002年推出市场以来,已帮助建筑、勘察、市政规划、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能源电力等多行业用户实现高效设计、国产化创新应用。

   

  (3)尧创CAD

    一年不足百元,体验国产二维CAD专业版。

   尧创CAD(开目CAD),只需80块钱一年,真的对个人来说毫无压力,对于有版权需求的企业来说,也是相当的有诱惑力。

   可惜的事,尧创CAD干成了非主流,这个价格要是10年前这样,会有大量粉丝和用户群体的。。。。

   国产二维CAD何时能亲民,WPS会员一年89元很多人都嫌贵,谁给的勇气299元和688元,对国内用户毫无诚意可言。

     顾客是上帝,商家不一定要把顾客当祖宗一样供着,定价不合理,我觉得不尊重用户,装逼,那不行。



     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口碑好坏不是一件事造成的,要想有好口碑,就得不断做出出彩的事儿,让用户看出你的产品能力。

   事实上,很多软件,因为没有基础客户群,丧失重要发展机遇。后面体积无限放大。又失去重要条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很多软件实际上是很好的。一旦放开容易被人窥探。

   希望国产二维CAD,推出亲民的价格,惠及大众,扩大用户基数。



来源:山涧果子
System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电力AutoCAD中望CA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1-21
最近编辑:1月前
山涧果子
大专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06粉丝 56文章 145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大国博弈:计算机软件硬件和工业应用之争,实际上就是国力之争,软硬实力之争,人才之争,教育之争。

日本软件行业衰败究竟是做错了什么?说的不就是现在国内的现状吗。。。。很多企业没有主体技术,只能谈个性,而少谈共性。也就是,我可以说,你可以听不懂。硬件,架构,体系,语言,数据库,行业拓展,人才体系,几个都薄弱。华为看似强大,那是在中国一枝独秀。如果在美国,就只能算三流。正是因为市场加持,华为才能不败之地。但是,攻守移位之时,将是国力之争。鸿蒙系统的出现,标榜的意义大过实际意义。挑破这不能那不能的怪谈论调。最终还是要回归人才体系和行业体系建设上来。目前国产硬件,系统,软件处于转型期,阵痛是非常惨烈的。买办势力也是可以争取的。但是买办势力从外而内的过程中,变量太大了。最终还是要找到我们国产的主体建设。保密,潜行,积累,默默无闻,牺牲,是不可避免的。这个过程无异于飞夺泸定桥。所以华为当年的口号,不是标榜。而是切切实实的真真切切的牺牲和搏杀,其惨烈,其壮阔,无异于又一次中国近现代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不但要承前启后,还要快刀子割肉,不但要外循环放血,还要主动脉输血。整个体系战略决策和战术调度,无疑是重现革命过程,悲壮的中国计算机革命。不但要牺牲的默默无闻,还要战斗到波澜壮阔。隐藏的要默不作声,炮火里要枪林弹雨,血肉横飞。一静一动之间,要承担多少牺牲,我不敢想。中国如果20年前就开始在计算机领域搏杀,虽然也能实现中国软件突破。但是,极可能让买办势力形成尾大不掉的程度,这也不利于长治久安。除非中国一开始就让计算机占据国际主导位置。但是,这可能会逼迫中国工业化畸形发展,硬件发展不会健康。我最担心的反而是有些软件商洗白,软件企业洗白,不可能的。只要80后还有一口气在,只要中国计算机业和欧美对等,口水会直接让这些买办生死两难。计算机软件硬件和工业应用之争,实际上就是国力之争,软硬实力之争,人才之争,教育之争,标准之争。中国压力太大了,不但要实现欧美体系吸收消化,还要推导重来,再建一个中国体系,重建世界标准。所以说,美国会千方百计,阻挠中国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生死存亡之际,这是文化主导权的斗争。只会出现两种可能。一种中美齐头并进,中方略胜一筹。另外一个,就是中方全面胜出。其实是新四化——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最终结果,可能就是中国实际上全面胜出,主动让出一定程度的空间,留给买办势力。造成中美齐头并进不分高低的虚实变化。不断吸收,不断积累,不断提高,不断创新,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我的最低估算,需要来三遍这个过程,才能最终实现平稳发展,实现文化的终极目标。最终人才体量是200w-300 w之间的计算机各级人才梯队,因为目前的人类管理极限就这么大,这还是考虑中国文化属性加成的情况下的估算。华为也只有40万左右的人才。这还是华为技术领先造成的人才知识结构略微胜出的成分。(注释:华为任老爷子是研究斗争法则和中国实际几十年的人。或许某些方面不如毛委员,可在计算机战略层面,不会输于彭德怀。)如果中国再出现一家华为一半体量的人才队伍,华为的人才优势就不定能够保持现有优势。技术暂时领先,会暂时性出现人才普遍加成的假象。如果出现对手的情况下,竞争成本会上升,人才的优势就不一定是固定不变,而是呈现波浪形态的共振互补。到时候,华为的体系优势会在目前情况下,出现略显退缩的情况。另外一家可能在专业领域,形成集团化规模。比如,华为是硬件软件齐头并进,优势互补。另外一家,就可能是硬件略微不足,但是软件就比华为更有性价比一些。因为目前中国还需要,利用软件优势,换取欧美的硬件补充。所以另一家公司的出现,极可能是以软件为主导,硬件为补充的格局。这个可能性,非常大。所以,买办会抬头。这个斗争过程,会持续至少20年。最终,中国把欧美买办拉进来,以我为主场,以他为客场。那么,欧美必须以硬件为主要交易载体。这个原则,欧美是避无可避退无可退的唯一选择。因为中方至少要拿到标准的一半主导权和制定权。这是不容质疑的。这就是华为所说的计算机业38线。存人失地,人地两存。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因为美国对计算机业的态度,是以军事垄断资本为直接领导者,所以美国的计算机业有一定程度的快捷优势。而我方则是举国 体制,总量上优于欧美。但是在实际福利和地位补偿上,略低于欧美。美国,是以快制快。我方是以慢打快。必然会出现市场资源的略显弱势,这是客观推测。欧美和中国的对计算机发展的快慢节拍上,有一定分歧。这是必须存在的。否则双方不能保证一半的主导权和制定权能否实现。我的比喻就是互相打耳光,石头剪刀布。输了打耳光。不是身体庞大就一定会胜,也不是身材瘦小就一定会输。一个强于爆发,一个强于耐力。一个利润高,一个总量大。不见得谁输谁赢。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结果会不同。大国博弈,就是“论持久战”。“大国做棋手,小国做棋子,弱国做棋盘。”持久战属于实践论。持久战和运动战是中国文化的另外一个属性。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会一点。没有实践,不知道持久战的威力。越是实践,越是认真,越是努力,持久战的力量就越强。怎么说呢!想搞死我又搞不死,就像大炮打蚊子。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小的胜利,就像蚂蟥一样,粘着不敢动,又不停掉血。肉体和精神层面上的双重折磨。所以,中国要执行护道者计划。用最小的力量,实现最大化的战争成本上的斗争。卒不退后,就是持久战的本质。认真做,会处处契合兵法韬略。似与不似之间,就是打平的有力保证。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就乱动。持久战和运动战是互补而缺一不可!在运动战中,实现持久战。在运动战中实现战机的把握和扭转。以战术欺骗,实现战略欺骗。光脚不怕穿鞋的。就是有点累,但是有效。这是弱势的时候必须策略。用战术实现敌方不敢动不能动的战略目标,是核心。这需要极强的意志力和战斗决心,战斗的最终结果就是意志力和决心的对抗。其实,过程很简单,也很残酷。就是用牺牲换取经验教训,并不断成长和壮大。这是核心观念。所以,中国人不会把信仰留给虚无缥缈的宗教。宗教只是社会的一部分,文化的一个纽带而已。我相信不出十年,国产工业软件必然三分天下,问鼎天下。来源:山涧果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