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消失的国产CAD:中科院软件所凯思CAD(PICAD)

1月前浏览791

一.概述

 

   凯思CAD源于中科院软件中心CAD事业部,PICAD也叫凯思CAD,是中科院软件中心1990年开发的国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CAD设计系统。后由中科凯思后续研发至今。PICAD的面世,填补了国产CAD的空白,为中国CAD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获得了省部级一等奖,负责研发的总工程师,中科院青年科学家袁国平先生曾受到江泽民的接见。AutoCAD进入中国市场,学习了好多PICAD的功能。PICAD具有全中文界面,具有大量的标准件库和通用件库,每年推出一个版本至今,目前版本为2019版。PICAD完全符合中国工程师的设计习惯,易学易用,完全符合GB国家制图标准,具有参数化设计的开发接口。多年来形成了大量的客户群,截至2018年底PICAD装机量达到30万余套,它分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涉及到机械、化工、冶金、航空、船舶、铁路、飞机、汽车等各行各业。是目前工程设计人员的首选绘图软件。


二.国产CAD历史


我国自60年代开始研究开发CAD软件,经过“六五”、“七五”、“八五”的成果积累,CAD软件产业在建筑、石化、轻工、造船、机械、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以及二维参数化绘图、有限元分析、曲面造型和数控加工编程等方面都已经初具规模,成绩显著。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科技部推动“甩图板”工程,要求工业企业采用计算机绘图,取代传统的图板、丁字尺和铅笔,由此带动了CAD的普及和应用。借助“甩图板”工程,国产CAD软件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具有代表性的有中科院凯思PICAD、高华CAD、开目CAD、金银花CAD,白玉兰CAD(何援军教授作品)等国产自主品牌,打破了国外软件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然而,国产自主CAD品牌的推出激发了国外厂商大量培养国内二次开发商,并因此占领了中国CAD的大部分市场。之后十年我们发现,二次开发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曾经“百花齐放”的国产品牌大多以“烟消云散”收场。长期以来,我国的CAD软件行业在国外盗版软件低价倾销的环境中求生。

第一批CAD公司几乎都诞生于高校。1980年,全国高等学校CAD研究会在北京工业学院成立。以北航、清华为代表的一批院校科研人员投入自主软件开发,陆续开发了高华CAD(清华大学)、凯思(中科院软件所)、开目(华中理工大学)、CAXA(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自主平台的2D CAD系统。

1997年国家科委报告显示,中科院凯思CAD(CASS)的PICAD支撑软件平台,2D功能与国外先进的2D CAD软件不相上下。

目前,绝大多数国产CAD厂商都是以加盟IntelliCAD获取其内核起步,以AUTOCAD标准作为发展方向,并将与AUTOCAD“完全兼容”及其“最佳替代品”等作为树立国产CAD初期的品牌形象,如浩辰、纬衡、捷惠、华途、中望等。同时,也有坚持完全自主研发平台的厂商,其特点是有“核心技术能力”、具备强劲的“自主研发”实力,如CAXA。由CAXA完全自主开发的“CAXA电子图板”在制造业有着十分广泛的用户基础,也是多年来CAD市场上的常青树,而且这两年该产品一直保持50%以上的增长,这也充分印证了用户需求决定产品的市场态势。国产二维CAD,目前仅存几个独苗:CAXA电子图板,浩辰CAD,中望CAD,尧创CAD。。。

三.为何没落?

    1990年6月,中国科学院北京软件工程研制中心和中国石化总公司正式签定联合开发PICAD系统的计划。1991年9月,PICAD推出1.0版,交付中石化下属八大设计院试用.1992、1995年,在国家科委委托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全国CAD应用工程协调指导小组组织的两次"具有自主版权的CAD支撑软件"评测会上,PICAD均获同类产品第一名1992年底,PICAD被列入"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和"国家火炬计划"的重点推广项目1993年,PICAD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8月,北京市科委批准PICAD为高新技术产品1993年11月,获93全国计算机应用成果展览交易会优秀软件奖1994年9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推荐PICAD为94年度优秀软件产品1994年11月1日,在中科院建院45周年茶话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接见我公司青年科学家、PICAD主要研制者袁国平同志1995年3月,在"第六届全国计算机软件交流交易会"上,获金奖1995年12月,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和机械部组织的标准化审查1995年9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推荐PICAD为95年度优秀软件产品1996年,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评为终身优秀软件产品1997年,PICAD列为国家科委、机械部重点推广产品1998年,PICADV6。0参数化、集成化设计系统被机械部评为最佳CAD软件称号。

    2000年,CASS/PDM系统获得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创新奖2001年6月,PICAD8。0获得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创新奖2002年6月,PICAD2002获得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一等奖2003年8月,PICAD2003被西安交大、大连理工等重点院校指定为教学软件2004年,PICAD2004先后被中船712、兵工208、航空一院、中国烟机集团、上海电机厂等重点研究院所及企业指定为解决正版化、能够代替ATUOCAD的唯一CAD软件。2005年,PICAD2005先后被路桥集团-西安筑路机械厂、西安电机厂、郑州日产汽车、中国建材研究院、河南卫华起重集团、中国石油勘探设计院等等指定为解决正版化、能够代替ATUOCAD的唯一CAD软件2005年,PICAD2005获得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一等奖2006年,PICAD2006被科技部认定为最佳CAD普及产品。


2006年之后PICAD首席开发者和主要开发者就已经离开了,后来就没有突破性的升级了。


PICAD的首席开发者后来又做了一个软件,是做桥梁设计的,应用面也很广,等于是二次再创业也很成功,叫跨世纪桥梁设计软件公司。


要说CAD这个行业,当年真正在负重前行的就是两拨人,一波是朱老师的学生雷毅为主的团队,一波是唐荣锡教授手下的一般学生,PICAD首席开发者就是唐老师的学生。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拿课题为主,拿到钱真正投入做事的并不多,但是学生倒是培养了不少,研究生博士生多得很,很多人都出国或者去了外企。

清华拿钱是最多的,但主要是出书,对CAD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推广贡献很大,清华出书很有水平,但是没有真正做过实际系统。北航主要是做实际的系统,浙大介于两者之间。


首席开发者袁国平(现在是跨世纪桥梁设计软件公司的创始人),第二开发者常红星(现在是自动化所研究员)

来源:山涧果子
二次开发通用航空航天船舶冶金AutoCAD电机数控曲面中望CA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1-21
最近编辑:1月前
山涧果子
大专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06粉丝 56文章 145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都2024年了,依然有很多人用着Mastercam9.1,谜之操作。

Mastercam9.1,MS_DOS风格。很多年前,大约在20多年前,很多制造业同仁,都有这么一个不约而同的预想。谁能把nurbs曲面和实体特征整合起来,谁能把mastercam和Cimatron it整合起来,就能解决制造业99%的问题。通过这20年的时间证明,这种大概性的框架确实是工业软件一个很重要的发展的方向。但是,我们可以确定一点,目前没有任何一个软件,能够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原因很多。Mastercam9.1版本出来已经好久了,之前还有过6.0, 6.1, 7 ,7.1 ,7.2, 8.0 ,8.1 ,9.0这些版本。9.1版本具体是2001年下半年左右出的。 Mastercam9为什么开始的时候存在极大非议。就在于,Mastercam过于专注。所以这种非议不可避免。但是正是专注,Mastercam才会有普遍性。1999年,Mastercam端了半年,差点从中国市场淘汰出去。原因很简单。就是mastercam汉化没搞好。使用Mastercam9.1的一大批人,很多都是使用了至少5年,甚至10年以上的老工程师,从Mastercam X的第一个版本那时候开始就想换,但是转换成本太高,你一进去使用,就头痛,原来的界面布局,原来的命令的图标,和现在很多大不同了,很多命令的使用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使用过程都不是9.1里面的那样了。所以,非常不习惯,折腾了半天,还没搞几条直线出来,你说是不是很郁闷,如果是使用9.1的话,可能刀路都出来了,程序都上机了!因为很多Mastercam9.1的很多朋友都是使用快捷键,也就是敲键盘的使用方式。现在一个图标找半天,最后还不知道在哪里。结果就是继续使用原来的9.1版本,算了,不换了,这是一个原因,前有老板主管催着出程序,这边厢还不知道如何画几条线出来。另一个原因,就是Mastercam公司,为了保护自己软件的版权。让这个软件的安装变得复杂了起来,神马数字签名,神马软件狗。很多电脑因为操作系统的问题,操作起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结果想搞,软件搞不定。当然,还有其他的等等问题,但是,所有的问题,都是自身的问题,你如果想用X9,谁也挡不住。其实,你不想用,结果赖这个,赖那个。其实都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为什么Mastercam的地位不可动摇。只有一个可能性,他们的基础做得非常好。对于国产CAM软件来说,按照Mastercam破解安装的繁琐,早就没有市场了。但是,很多低端玩家,宁愿买个电脑,做十几次系统,也要安装mc。国产软件商可以自己试一试,自己安装一款mc2022试试。不要过早急于放弃一部分人。哪怕你的安装包,永远躺在硬盘里,这都是一种认可。说句心里话,很多人喜欢Mastercam和Solidcam以及Tebis,感觉他们有情怀,有冲动。技术这玩意,要心诚。不诚实,很难进步。我们很难做到软件具体的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并联发展。不管是静态的数据格式,还是动态的数据库,不管是分布式的结构,还是综合性的平台,正一步步迫使我们,越来越远离制造业,不断地相爱相杀。来源:山涧果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