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精密仪器三坐标:精通软硬件大神级人物张志成(能开发叶片/齿轮/蜗轮/蜗杆软件)

1月前浏览922

一.张志成介绍

(1)1985年以云南开远状元成绩考入清华

(2)1985——1990年,北京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1.1工作经历

(1)1990——1998年,在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北京)

(2)1998——2000年,在德国温泽公司北京代表处

(3)2000——2007年,在意大利科德三(COORD3)公司北京代表处

(4)2007年——至今,欧科德(北京)计量设备有限公司

  1.2职业培训经历:

   (1) 1992-1998年多次到意大利都灵,DEA公司接受培训

DEA软件:Tutor

几何形状扫描软件——SCAN3D

  DEA公司也开发了一些典型的应用程序,以供选配。例如:齿轮、凸轮、叶片、几何形状扫描等测量软件SCAN3D。SCAN3D软件包是WTUTOR系统的辅助产品,它由三个程序组成:SCA3D、TFSC3D、POLS3D。前两个程序用于扫描轮廓,第三个程序用于测量多边形。

   (2)1995年到美国罗德岛,Brown&Sharpe接受MMIV,leitz三坐标培训


(3)1998年到2000年,到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温泽总部多次培训

(4)2000-2006年,多次到意大利都灵的COORD3总部接收培训,以及法国Metrolog总部接收Metrolog XG软件的培训

(5)2008年至今,多次去意大利都灵的MetroStaff总部培训,软件debug,技术和商务交流活动。

        主要软件:ARCOCAD

 



 1.3 技术输出:

  最近多年多次到东南亚国家承担ARCO软件的培训和编程,包括日本,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2017年到美国的ARCO代理商工作六周,提供技术支持和软件编程服务,以及客户现场支持等工作


 

 1.4 工作成绩和工作能力  

(一)著作:参与航空部权威手册《航空制造工程手册》的编写,是第21册的署名作者之一;

张志成是这本手册的署名作者之一。当年航空工业部组织各方面的权威专家撰写。当年其他老专家的年龄比他大一倍,他大概是最年轻的了。手册就相当于圣经,不是一般的图书可以相比的。

(二)论文:数学分析方法在坐标测量中的应用[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7(04):22-24.  

 

另外还有五个软著登记  

(四)参与设计和研制中石油勘探院西北分院的重点实验室的“超声波地震物理模拟系统”实验设备,是主要的技术负责人之一。

(五)(一)软件开发和应用:

在303所大概用时2年,独立开发了手动测量软件TESS,项目没有市场应用,但是为后来的三坐标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各种版本的点到点扫描,曲线扫描,曲面扫描,带补偿的和不带补偿的,边界扫描(可以扫描前风挡玻璃的轮廓边),

等角度扫描用于盘凸轮测量,圆柱凸轮测量

螺杆截面线扫描

为武汉冷冻机厂的螺杆扫描提供了最终的测量程序,当时意大利DEA请俄罗斯数学家到武汉解决问题,但是不是很满意,陈声东先生让我再次单独去完成交付,顺利验收,并写了中英文版本的说明书,也提交给DEA

 


齿轮测量:借鉴DEA最早的齿轮测量技术,完善并把它移植到各个测量系统下,包括温泽,Modus,海克斯康等软件下的测量。

并开发了自己的齿轮处理软件,它支持多种数据输入,三坐标,影像仪,激光扫描和CT等

在机测量专用软件:

为某黄金加工企业,和机床测头厂家塔雷斯合作。因为黄金比较软,所以需要根据实测结果,重新修正加工程序(有点类似精雕加工鸡蛋的,后来塔雷斯找我做鸡蛋加工程序,我婉拒了这个项目,看他们已经在展会上展示了)

这个软件运行于该黄金企业总部,下面的加工厂需要使用,每次使用需要单独花钱。


电极加工软件:

为爱路华的3星客户做的电极软件:

九工位卡盘,操作者傻瓜式选取产品和数据,即可自动生成测量程序,自动测量。目前这个是ARCO插件的模式

在机测量


有些四轴,甚至某些五轴机床没有开通RTCP(客户说测量的时候不支持RTCP),这些运算和逆运算,数据转换,都是我这边完成的。

一个典型的例子,某军工企业,客户说来了四批供应商都没有成功,张志成到现场后,知道要测量螺旋线,必须等极半径测量,立即用VB写了计算程序,获取测量点,并开始测量。

后续客户提供的产品,甚至包括盘凸轮,圆柱凸轮等特殊零件,也都通过在机测量实现

还准备交付在机齿轮测量(张工,最近在研发圆锥齿轮测量算法,比圆柱齿轮计算难度加倍。开始初步研究圆锥齿轮的计算,根据设计参数计算坐标点,计算结果跟cad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越来越接近了。)


这些三坐标上也是比较困难的测量,被张志成移植到在机测量上。

           二.果子评价      

   工业软件的使用,并不仅仅是技术流,而且是经验流。

有的人使用工业软件,会用来进行创新。因为每个人学习知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一样。有的人先经验,后理论。

有些人,利用大量的经验案例,逆向推导出原始理论。

国内有很多人,可以简单的开发的测量软件插件,能开发叶片,齿轮,蜗杆等少之又少,这些大神只是很多国内软件企业不知道而已。  

简单梳理一下,仅仅是找张志成测量齿轮的,大概就有七八家。还不包括技术支持已经完成,等销售下单的几家。齿轮仪已经很成熟,为什么还找他呢,比如:要把距离角度位置度等几何尺寸和齿轮参数结合的,齿轮仪干不了。边加工边测量的,齿轮仪干不了。自动化线上测量齿轮的大尺寸的,齿轮仪动辄过千万还不一定买得到的,而我利用现有硬件平台,只需千万的利息部分就能解决。只是那些公式,参数和标准是真烧脑,每次都得极度专注才能跟进去。(不是大神级别,看到这些直接放弃,因为没有模块干不了。。

用三维建模软件CATIA,若没有齿轮模块,也会把人绕晕。。。

张志成改进齿轮软件,可以在机床上测量齿轮⚙️了适用于四轴机床,xyz带转台,范成法齿轮加工设备不一定适用。(跨硬件平台检测齿轮,又跨了一大步,跨到在机测量齿轮了

张志成厉害之处,他自己写的软件模块可以满足齿轮,盘凸轮,柱凸轮,凸轮轴,叶片,叶轮,角度扫描,线扫描,面扫描,逆向工程等高级编程。。


大师说测量螺纹,都没正眼瞧它一眼,因为是内螺纹(不是图三),看也是看个寂寞,啥也看不见,完全是盲测,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凭空想象。看起来容易,测量好了很难。

测量这玩意儿,技术牛逼的是真牛逼,不行的是真不行。张工也是技术杠杠的,尤其那个黑色的镜筒凸轮,要测量好了可不容易,角度变化一点点,导程就谬之千里了。这玩意是镜头变焦用的,还有某些推进机构也在用。机械学上叫圆柱凸轮。数学上叫等极半径非二次光滑曲线。可以在几乎所有三坐标上测量,以及几乎所有机床上测量。(可以无3D模型徒手编程,就问你厉害不

这绝对的数学人才,数学人才,一般都是半个语言家,半个兵法家半个心理学家,半个统筹学家。数学研究到最深处,就是神的禁区。


很多人,只是在繁杂的信息里,乱了方向而已。

张志成,精通软硬件,属于学霸型。学霸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心胸格局,着眼点角度立场。学习之初,必须无私,准确说是赤子之心。还要有良师益友。所以说,人才之高低,就在于,是否是当仁不让的责任感使命感。


张志成每天都坚持学习,这点难能可贵。成长型的软硬件人才,是综合能力较强的。实际上才是国产软件的中坚力量。因为他拥有新旧体系的认知,也有吸收消化的经验。


来源:山涧果子
航空CATIAUG理论工厂曲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1-21
最近编辑:1月前
山涧果子
大专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06粉丝 56文章 145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自主三维产品数据标准及应用生态的引领者---北京圜晖科技

1.公司简介北京圜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圜晖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Featuremaker Technology Co.,Ltd.)成立于2019年6月,现有技术专家、研发人员50余人,是中国多源、异构三维产品数据转换技术研发企业,是中国自主三维中性数据格式的创立者和拥有者,也是目前中国在该领域唯一拥有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的企业。公司拥有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三位首席科学家和特聘专家,一支以北航七系为班底的专业研发队伍,核心技术积累始自2005年,有2项原始取得发明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圜晖科技现有主导产品包括通用三维数据转换、处理、多平台浏览套件及其集成开发插件,支持28种主流CAD/BIM格式的400多个版本,支持中国市场90%以上的三维产品数据格式。圜晖科技的数据转换技术在保留原生三维模型精确参数的同时,转换后的数据大小仅为源模型的5%。到目前为止,北京圜晖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在国产信创操作系统中支持三维模型交互浏览服务的软件企业。圜晖科技填补了中国三维产品数据交换技术空白,填补了中国三维交互式版式文件(3D OFD)技术空白,引领三维产品数据可视化应用国家标准的研制,解决了国产工业软件领域“三维数据交换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在数字孪生、IETM、三维工艺、远程运检故障诊断、预测性健康管理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国家在极端条件下的国防紧急动员能力(长周期数据存储与检索、技术数据包)有突出的技术保障价值。圜晖科技的未来,以支撑创新驱动企业“Sucess In Time”(即时成功)为使命,以三维数据底层技术为核心,云、边、端并举,既能满足大型企业高性能私有化部署,又能支撑中小企业低成本、通用化SaaS服务架构,全面赋能我国三维产品数据市场,加速中国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护航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公司使命实现进口替代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多源、异构三维数据转换技术和标准被国外公司把持,成为了典型的“卡脖子”技术,被工信部列在“卡脖子”技术清单的第49项。圜晖科技过去17的自主研发和积累的技术成果,是解决我国多源异构三维数据转换“卡脖子”难题的关键技术,且在数据压缩率、PMI/MBD支持等关键指标上明显优于国外平均水平,体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圜晖科技的产品支持26种国内外主流三维数据格式,400多个CAD/BIM软件版本,覆盖了中国市场占有率90%的三维产品数据格式,在确保精确参数保留的前提下数据压缩率低于5%。在中国信创工程领域,是唯一支持在国产操作系统麒麟、统信等平台上交互浏览三维模型数据的产品技术,完全满足进口替代要求。确立中国标准标准之争是技术竞争的高阶形式,长期以来,西方依仗把持技术标准的优势,对国内企业构筑了明显的竞争壁垒。圜晖科技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可以助力中国建立自己的多源、异构三维中性数据格式,并以此为依托,在ISO参与国际标准竞争。圜晖科技与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以及另外31家行业标杆企业共同合作,研制《三维产品数据可视化应用格式规范》国家标准。这是我们国家第一份关乎工业4.0三维模型数据天量应用场景的国家标准,对标ISO标准中的PRC和JT两项国际标准,且在对新技术、新应用的支持和数据安全访问方面,全面领先了对标技术。此外,圜晖科技主导修订1项国家标准,参编5项行业标准,参与修订4项国军标。熔断技术钳制圜晖科技的主导产品包括通用三维数据转换、处理、多平台浏览及其集成开发插件,运用圜晖科技的软件产品,可以构建中国人自己的闭环三维产品数据用模生态,从而真正帮助国内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脱离国外CAD软件对于设计数据的绑架,实现更广泛、更低成本的三维产品数据集成应用,最终实现中国企业三维设计数据在用模领域与国外CAD软件的彻底熔断,填补该领域的国内空白。而且,原生三维CAD数据+轻量化精确三维产品数据,是实现基于模型的企业愿景(MBE Vision)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研发阶段的审批、反馈、变更检查,制造阶段的工艺指导书、PMI视图,供应链协同中的寻源、报价单、工艺要求,物流阶段的碰撞、干涉检查,三维设计的归档、长周期数据存储,贯穿全产业链的体系协同的最佳技术解决方案。来源:山涧果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