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制造专业获博士学位,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Autodesk新加坡研发中心工作。2007年11月任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CAX工业软件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CAD/CAM技术研究,近年来在工业软件相关方向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工信部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重大科技专项多项;在微结构CAD设计领域的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主持研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微内核”在多个行业获得商业应用,荣获第二届工业软件创新应用大赛最高奖项“创新应用最佳实践奖”(2022)。
姓名:王清辉
性别:男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机械工程
招生层次: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所属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备注:
导师简介:
王清辉,男,1972年生,江苏省南通市人。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机械制造工程系主任,“兴华工程”学术团队负责人;并兼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委会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4)。
长期从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CAD/CAM开发技术、数字化制造及智能化制造技术;
[2]多尺度功能结构的CAD建模与主动设计;
[3]虚拟现实(VR)交互设备及其应用开发;
[4]基于机器人的智能制造工艺。
围绕上述研究方向,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教育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与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3项;其它省部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项;并承担多项企业委托研发项目。发表SCI学术论文36篇、著作2部,学术论著被他引353次。承担的代表性科研项目包括:
[1]面向大型铸锻件的智能机器人铣抛系统研制和产业化,2015年度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重大专项(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项目;
[2]六自由度力反馈虚拟交互系统及其二次开发平台的研制与应用开发,2015年度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3]基于多目标优化方法的抛光机器人3D离线编程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开发,2014年度省广东重大科技专项(工业机器人领域)项目;
[4]新一代智能CAM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2014年度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项目;
[5]多茸金属纤维多孔载体的可控精细特征建模与形貌协同设计,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面向高效制氢的多尺度表面功能结构主动设计与制造的理论研究,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7]支持协同的开放式CAD平台的研究与开发,2008年度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8]CAD特征失效问题的理论分析与修复机理研究,2008年度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
[9]基于移动机器人的通讯机房智能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委托项目;
[10]新一代三自由度汽车驾驶模拟机的研发,企业委托项目。
云与AI赋能,CAM从内核到应用的创新—新一代IntelliCAM微内核及应用生态。
王清辉教授表示:轨迹规划作为加工应用的核心技术,背靠华南理工大学,经过了10余年的研发技术积累,逐步形成了CAM内核的技术框架,并经过一批核心用户的应用,逐步形成了CAM内核的应用生态。就如大会的主题,工业软件生态的共建需要业界专家学者,行业应用厂商的共同携手,CAM微内核在研发上将持续在2轴到5轴的刀轨技术,刀具仿真算法等持续突破,开放刀轨算法技术,为工业软件从业者提供CAM的核心算法支撑,共建CAM微内核生态。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已研制出自主可控的“Intelli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核心算法库”。
负责人:王清辉教授
联系邮箱:wqh@scut.edu.cn
成果简介:
在多项国家与省市科技专项支持下,研制的“ Intelli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核心算法库”自带小型几何内核,能够支持复杂二维区域、三维自由曲面的相关几何计算,包括:复杂二维环、带环区域的高性能布尔计算、等距计算;复杂二维区域内的行切、环切、摆线、分形轨迹均匀填充算法;复杂二维区域的恒切削力轨迹规划算法;三维曲面的参数化映射、逆映射算法;面向三维曲面的3-5轴数控铣削、抛光轨迹规划算法;数控加工干涉检查算法。该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所有代码自主可控,可为各类CAD/CAM系统、专用数控编程系统、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系统提供CAM轨迹规划算法;也可为PCB CAM系统的二维几何设计优化提供高性能算法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