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国内想依靠freecad打造一款hypermill级别的软件。曲面和轮廓点精密加工,freecad缺乏坚实基础,freecad的地盘太垃圾了,制约了CAM。。。
这种级别的通用多轴加工,必须拥有极强的数据解析和转换能力,还要做到刀路实体化,也就是刀路轮廓是可以进行解构分析的。。。
每一步,每个功能,都对数据格式提出极高的通过性要求。。MasterCam就是在刀路轮廓的通过性缺乏足够的数据具现能力。所以,mc花了十年,改造了整个刀路体系。
大部分人认为只是用freecad的基础功能,具体的cam可以单独开发。这个没想象的那么简单。除非开发团队急于得到生存能力。所以退出一款并不合格但是能解决大部分问题的cam模块,也能够理解。如果数据通过性太差,将会在后处理和机床配套开发方面,遭遇滑铁卢。
因为机床匹配,容不得半点马虎。不行就是不行。行就是行。ug之所以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通,就是因为ug的通过性不强。ug就像法拉利,底盘太低了。越野的时候,还不如五菱宏光。机床匹配,考验的是全方位的建模能力和数据能力,以及装配能力。只有这三能力具备了,才会有一个优秀的多轴软件的出现。特征建模,就是考验的数据再用能力。最终还是考验的整个软件体系。否则,会出现很多极其细微,而无法改变的细节问题。hypermill之所以这样的不尴不尬的处境,就是因为早期hp数据精度一直有问题。一半由于门槛限制,一般性由于hp的cad能力不够导致。在mc大杀四方的时候,hp还半抱琵琶半遮面的忸怩作态。silidcam也是成于sw,败于sw。导致sc在印度人手上折腾了很多年。阿三折腾sc折腾了很多年,差不多有十年。错过了市场开放期。阿三开发模块有个特点,你说什么,就做什么。至于明年怎么样,阿三不管的。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说。
明面上,camworks和solidcam是姊妹软件。mc虽然也有挂靠sw。但是mc坚持独立开发。所以mc市场份额一直很稳定。而cw和sc市场一直不稳定。虽然操作方便一些。但是cam考虑的是稳定可靠。一款软件再贵,也没有机床贵。
cam不稳定不可靠,还不如玩红警。哪个编程工程师,都不愿意满怀期待,最后迎头一棒。cad出错可以修改。cam出错,那就是事故,会要人命的。让阿三搞软件,只是逼不得已才为之。最靠谱还是俄罗斯。虽然刻板,但是安心啊。美国的软件就是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欧洲搞软件,那是汽车打散了卖。你爱买不买。买了欧洲软件,就得买一整套辅助软件和其他硬件。哪个傻子才巴不得,中国软件,集各大体系毛病于一身。中国的用户已经受够了。再出现一个二流子,想死的心都有。
cam不在于有多花哨,而是要满足两个条件之一,最好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够实现想要的刀路。一个是能够实现想加工的办法。刀路可以降级,但是产品要能造出来。最好是刀路可以上机,也完美实现想象中的刀路。
cam就两个条件,能上机,这是门槛,这是下限。能实现预期,这是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