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工业软件,用户体验最重要。。。

2小时前浏览2

十多年前软件少,是没得选,现在不一样,替补太多了。

工业强国,必须有软件出来挑大梁,谁出来!而且三维行业软件,就是个小王国,必须有自己的一套玩法。很多阴谋诡计,在工业软件应用这块,根本没有多大用处。可以打平,很难搞死谁。

重软件轻硬件,实际上整体来说,软件硬件都轻。。。


软件是重中之重啊,软件才能赚钱,请看北京精雕楷模!


谁会去花五年培养一堆人才?只有大连科德,北京精雕,华为,龙芯。。。


单单UG NX盗版,就足够国内玩个20年。中望软件,华天软件,北京精雕和千机智能上来了,选择更多。以前是没得选,现在处处有好的,还白嫖。

国内CAX软件,大多要寄生在国外软件,进行后期制作。进行大规模的理论应用开发,几乎很难。坚持自主开发核心,挺难的,不过现在国内形式好很多。若核心不是自己的,平台不是自己的,人家可以败诉,但你没办法,还得替人养娃。人家不亏,你亏大了。

华为2018年之前,也是太注重硬件,软件还是偏弱。


华为极需一个有力的战友,有点很心塞,发现能够上路的没几个。华为也是有心无力。我从来不会认为,一群没做过实事的人,会骗得了踏实做事的人。美国人本来就是软件的开发者,他们对软件的特性了解深刻,绝不是国内有些混子能够办到的。工业软件这块,华为目前孤掌难鸣。。。一个公司很难和一个国家抗衡。这是常理。很难突破。如果能够突破,华为早就自己全趟开发了。没必要在国内搜集人才。


对于套壳贴牌的软件,人家的你不知道,你的,人家门清。搅局人家随便玩玩,你接招就得全力。这就是专利两面性。很多时候,专利不值一提。有的时候,还不能忽视。功能创新,底气不足,基础薄弱,目标远大,没钱没势,也就是说的漂亮,干的不咋地。有各种纠结,思路很好,逻辑不清。

我们要考虑一点,某想和那些套壳贴牌的企业,拉走了多少人才。本来这些人才,可以在数学物理机械等领域大放异彩的。就是投错胎,找错老板,只能被国外体系裹挟。尤其是清华,一开始就是国产计算机人才的发源地,很多优秀的人才,只能忍气吞声。年龄大了,再也泛不起浪花。。很多事,做了就很难反悔。就像讨老婆,错了就错了,对了就对了。

很多软件为什么要收购,就在于人力和成本不匹配。所以为了推进开发进度,所以被收购。工业软件应用,有个怪圈,代码越严谨,体积越小。越不严谨,代码越多,代码越多,bug越多,这样会恶性循环。不断加码。可能二十多年后,别人已经分不清当初代码究竟什么意思了!偏偏技术人才都有洁癖。不可能完全迁就别人的思想。谁也不想穿个破鞋。女人再漂亮,宁愿让她当寡妇,也不会穿这个破鞋的。这就是事实,没法改变。谁也不会学习十年,去给人做修修补补的事。偏偏还是思想上的修修补补。脑子秀逗了!

把软件开发当做学生做作业,太浅薄了。

实事求是的讲,开发软件的困难度其实不大,但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去堆,而且后期还不一定有效益,这才是国内厂商不愿意去做的原因。反而是开发硬件,涉及到基础工业,不光是困难度大,更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所以才有“给你图纸都造不出来”的说法。


重硬件轻软件,后面会什么都不中,软件硬件互相扯皮罢了。。。


过去干不出来,现在不一定了。他们的这些软件其实还是华人干出来的。我们需要的是平台,让我们自己人来干。


没求解器的时候,搞功能。功能不行的时候搞求解器,求解器不行的时候搞内核。没钱没人的时候就这么做,干事没钱,做人有钱。


现在很简单,用AI说事,用超级计算机说事。现在国内这么庞大的计算机基础,不是几十年前了。如果这么多的小型超算都解决不了软件CAD内核和约束求解器的问题。只能说,硬件不行,软件更不行。所以说,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是人的问题。


国产软件没有自主数据格式,就没有自主。这跟CAM不一样,NC是通用的。


把工业软件当成一种商品,暂时,或许是成立的。但是从更远的时空来看,把工业软件看成商品,无疑是一种限制。我们把软件看成工具,或许是我们的局限。所以,我们有没有正确认知工业软件。还是未知数。即使所有人把工业软件看做工业实体发展的助推器,我的感觉,都有点不自量力。所以目前为止,我们怎么看待工业软件,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认知决定行动。


对于用户不咋理睬的,迟早出问题。至于为什么?一个,没有基础客户,成本减不下来。以前作坊多,现在大厂小厂都不好过。以前大家抢着玩,现在都睡了,没人陪着玩。国外已经成了气候,国内还在摸索阶段。人家巩固基础,蓄力准备。国内四处出击,看似热闹,其实仍然逃不开基本规律。。。

工业软件应用,就是多对多,才能搞的赢。选择太少,很难做。如果没有国外软件,这样可以了。但问题是,国外比你高。没法比较,理想丰满,身体很诚实。就梅老板会议上,人家赵总一句话,这句话很有分量的。懂的自然懂,不懂自然没法沟通。。

我们的目标就是制造出来,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我现在最讨厌填补国内空白,好像我们脑袋都缺点东西。国内思想先进缺乏现实基础。国外虽不人道,但就比地主好很多。地主太保守,守财奴,资本家至少有野心。这就是战略被战术打败的原因,这也是很多人才往外跑的原因,太虚伪不上进(需要重视人才)。

国家大力发展,有个好处,集中力量办大事,没有到有。有个坏处,拿着鸡毛当令箭,人浮于事。很多企业,不是不懂软件基础用户群体的重要性。溺水了,缺氧了,上面的人还停留在几十年前。 

软件是跟市场抢时间,服务市场,然后引导市场,这需要一步步踏实一点。

时间紧,任务重。人才需要积累,框架需要统筹,行业需要布局,莫要当国内人才是老黄牛(待遇整上去)。

很多优秀的数学人才,为了国产软件事业,逼着自己转型!末了,大家看不上了!嫌弃他们老了!不中用了!却不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少?他们是独行侠!这不很可悲吗?

很多人才就是被自己的领导和老师们毁掉的,中国很多人,所谓的领导,依然还是把科技人才当做工具人。人才在中国泛滥成灾。用的人才很多,浪费的更多。

人才很多,只是我们不会用而已。切勿做,好的人才,留不住。好的技术,当垃圾。消耗浪费国产工业软件的人才,是可耻行为。。。。

工业软件,用户体验最重要。。。工业软件的原住民和新生代力量,有了铁粉还愁软件搞不好吗。。。。

来源:山涧果子
通用UG理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2-07
最近编辑:2小时前
山涧果子
大专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04粉丝 52文章 1127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PTC Creo内核 | Granite是什么?

PTC CREO三维建模引擎 | PTC Creo GRANITE Interoperability KernelGRANITE 是运行所有版本的 Pro/Engineer 和 Creo 的几何内核。PTC Creo GRANITE Interoperability Kernel 这个名称的字面意思是所有 PTC Creo 应用程序直接通过 GRANITE 内核交换信息。事实上,GRANITE 中所谓的“混合建模”已经存在多年了。2012 年,Creo 2.0 版本引入了将 B-REP(一种完全数字化的几何模型)与边界表示几何体或多边形“空”几何体相结合的技术。在 Creo 1.0 版本中,RTS 就引入了在一个核心上进行组合、直接和参数化建模的技术 - GRANITE 1.0。Spatial 成立前一年,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很快使整个 CAD 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苏联移民Samuil Geisberg创立了PTC(参数化技术公司),开发Pro/ENGINEER——世界上第一个参数化软件基于结构元素的实体建模系统(它使用构造树在发生更改时自动重新生成模型)。Pro/ENGINEER(现称为 CREO Elements/Pro)从一开始就基于专为支持实体建模而设计的专有几何引擎。然而,该公司长期以来一直犹豫是否向其他开发商提供其核心,直到 2001 年才这样做。此时,该市场已被 ACIS 和 Parasolid 占领,因此GRANITE(核心的名称)获得许可主要用于与 Pro/E 进行数据交换,而不是用于创建自己的实体建模系统。直到今天,这个核心仍然处于这个位置。Creo GRANITE是3D建模和数据互操作性内核,所谓的数据互操作性,就是3D数据在多个应用程序之间流转时,不会丢失数据的装配关系、关联关系和历史几何特征。Creo GRANITE是基于特征架构的,在Creo GRANITE之上构建的应用程序可以读取 PTC Creo Parametric文件,以及其他标准的 CAD 程序格式,包括IGES、STEP、VDA-FS、ACIS SAT、Parasolid 和 JT。使用 Creo GRANITE 的开发人员可以访问在 PTC Creo 中使用的相同几何图形库和其他格式,并能享受到开发基于特征的几何建模应用程序的全面支持。软件特点特征化的3D几何曲面和实体建模内核,简化设计软件的开发过程包含一整套软件研发工具包,并能快速调试在3D设计的基础上生成NC刀路,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的一致性CAD/CAM解决方案,不再需要数据转换通过在各种不同环境的应用程序之间共享来自 CAD 程序的原始数据,减少了互操作性方面的费用用 C++、Java 和 COM 接口来访问结构和绑定PTC 创建并使用了自己的几何内核(称为 Granite),首先在 Pro/ENGINEET 中使用,然后在其后续产品 Creo 中使用。然而,PTC 的 Onshape(2019 年收购)继续使用 Parasolid 内核。来源:山涧果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