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国产工业软件CAX,对个人收费,到底多少才合理。。。

3小时前浏览4

一.欧美软件的模式及价格

   国外CAD巨头的套路:首先通过与高校合作,低价甚至免费给出学生版、教育版,培养高校的教学习惯和学生的使用习惯;通过放任甚至暗地里放出盗版让小公司用,继续加强从学生时代培养的使用习惯;对中大型公司严查盗版,从而赚钱,同时利用盗版堵死自研工具的迭代发展路径。

我们看看欧特克AUTODESK的套路:

 欧特克软件一般针对三种使用群体, 提供免费 使用的版本:

 以Fusion360为例

  1. 面向个人和业余爱好者

    提供包含基础功能的免费版本,这也是我目前使用的版本,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版本高级功能有限制,比如仿真、团队协作中的某些功能,不过我都没用到过。

    这个版本的要求是,不能使用 Fusion 360 来用于商业项目,且不能实现超过 1000 美刀的收入,有3年的使用许可,但有 B站 UP 主分享,超过3年也可以继续使用

  2. 面向初创企业

    可免费获取全功能版本的 Fusion 360,没有功能限制,要求公司成立不到3年,且员工人数在10人以内

  3. 面向教育用途

    在校的学生和教师,或者是教育机构,同样可以免费获取全功能版本的 Fusion 360,根据官方的认证文档说明,如果是在校学生或者是老师,需要提供一个文档证明,网上有些用户反馈可以把学生证拍照上传用于验证

Fusion360付费版一个月85美刀

二.国产的模式及价格

中望软件有教育版,数码大方有教育版,华天CrownCAD标准版完全免费。

单单三维云CAD:CrownCAD标准版免费这一项,都可以降低给个人及小企业很多费用,这就是对用户的诚意。我就佩服华天这一点,做事情规范,还挺狠,有魄力。企业虽然很难,但该免费的地方人家还是免费。以一己之力或者一个团队之力挑战整个行业,这种人值得尊重,金山求伯君/雷军,龙芯中科胡伟武及其团队,华科陈立平团队以及华天梅敬成团队等算是这种情况,算是我们常说的孤胆英雄。

价格:

国内有些软件我感觉定价是有问题的,老是对标国外。教育版没有,收费个人买不起,企业不想买。国内这么大的基数,定价低点用的人多了,照样可以。厂商是宁愿把钱花到别处,也不愿让消费者得利!就像车一样, 国产做的好了, 现在买国产的不也多了 。。

有网友跟北京精雕的软件部门聊起过这个事情,按年授权收费,说真的,对于每年出个300不到的还能接受,对于小微企业1000-3000之间授权模块还是可以接受的,否则的话就用其他盗版的,反正软件公司也不会查我们这种小公司的,国外的钱都指望着在大公司上面挣钱,个人和小企业,对他们来说就相当于养蛊,对国产软件来说就不行,大公司很少会买国产的软件,个人和小企业又不愿掏钱。

国外软件从来不承认,破解是他们自己放出来的。我记得某一段时间有款软件严查盗版,那几年就没出来过盗版,后来又开放了盗版,说明这软件盗版还是软件公司自身的行为。

我发觉其实好多国产的并不比进口的差,可能早期国产的质量确实不行,但国外的,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知识产权中,盗版只在市场销售端,就怕盗版也没人用。

知识产权中,最主要的是,技术盗版,源代码盗版。

所以说,如果软件圈,谁敢盗版,反而说明该软件有底气,就怕没底气,盗版也没人用。

软件盗版,发端只有两处,一处,软件公司自制破解,这属于破解版。主要是为了普及。一处是,软件公司委托第三方破解。主要也是为了普及,但是为了给这个盗版加个安全锁!

个人用户,也会老去,也会转行,退休。软件的历史用户,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能支撑具体某个软件的市场认知度。

软件还是基础教育比较重要,很多专家文章避而不谈基础人才。在灿烂的文明,没有后代,也是破灭消失。更何况一款软件,又不是生活必需品。国人现在算是醒悟过来了——什么欧美先进经验、民主,去你大爷的,先吃饱肚子、自己国家富裕起来才是真的。所以说,没有使命感,搞不出好的软件。

如果国产软件在造型曲面,草绘,设计上达到PRO/E(CREO)的水准。能做到订制化开发。软件做到后来就是提供一个平台。让应用者做二次开发。大有可为。

应该免费或者低付费给个人用户和教育机构,用户多了软件问题才会更快暴露出来,进步才快,会使用的工程师多了企业自然回购买支持国产软件。

有差距不要怕,知奋进才会强。懒汉吃现成饭,永远发不了财!勤奋者才是胜利者!工业软件的研发应该主要是搞懂用户需求,调研不够或者吃苦不够,会导致工业软件的功能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操作系统、通用软件,研发者自己也是用户之一,有些需求可以靠想象出来,但是工业软件不行。说不好听的,工业软件的某些功能,抄都不好抄,因为不知道它的用途是什么(相关行业知识不懂)。无论如何技术才是根本,当把技术做到极致时,营销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技术实力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口碑营销。

国产工业软件必须和产业一起成长起来的,有大把的机会试错。中国在技术上要想从根本上崛起,也必须要走同样的路,不吃苦搞底层技术研发是不行的。有坚守的,不过有的成了先烈,有的熬过来了,有的还在熬呢!技术可以引进,但技术能力引进不了,必须下苦功夫琢磨底层技术,自己亲自研究。说白了,人家就是掌握了最底层的技术,能够触类旁通。


来源:山涧果子
二次开发通用Creo曲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2-07
最近编辑:3小时前
山涧果子
大专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04粉丝 52文章 1178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华为开源三维建模引擎,Open Geometry Group1.0正式发布,欢迎内测。。

官方说:“为世界工业软件提供第二选择”https://opengeometry.cn/home/indexOpenGeometry Group(OGG)是由数字化工业软件联盟(简称DISA)孵化,由开元几何作为服务公司运营的开源项目。基于OpenGeometry Group(OGG),搭建云几何内核的开源软件开发平台,构建新一代工业软件核心技术,打造开放的开发者生态,促进工业软件持续创新和繁荣发展。OGG开源社区4.19迈出关键第一步:共建云几何内核,让精确三维无处不在,为世界工业软件提供第二选择!感谢OGG学术和技术委员会专家教授、RISCE labs、HW有关领导和同事、贡献者、用户、以及地方政府支持!OpenGeometry.cn邀测!华为牵头贡献开源代码,搭建持续可用的几何底座。来源:数字化工业软件联盟 “为了满足可信、连续性的战略要求,也是为了支持产业生态健康发展,华为已经将486项增强后的几何内核代码全部开源到OGG社区。现场工业软件企业代表表示,“华为牵头把相关的增强代码开放出来,有利于OGG的服务和能力持续地提升,也有利于帮助我们工业软件企业,获得更好的几何类的相关服务。相信在华为的加持和助力下,OGG服务能够越走越好。”每一个开源的参与者,除了对开源进行贡献之外,更希望的是能够从开源获得更有竞争力、更稳定的代码和服务。高校院所代表表示,“华为牵头增强OCCT并且开源到OGG社区,就给众多用户长期支持的信心。把工业软件产业生态的根基筑牢,才能枝繁叶茂,OGG让广大用户群体看到一个希望。””共建几何内核根技术,为世界工业软件提供第二选择OGG是由数字化工业软件联盟(广东省数字化学会)孵化并运营的开源项目平台。据了解,OGG1.0(OGG 2024.4 Preview Beta)版本已在Open Geometry 开源社区官网(opengeometry.cn)发布并开启公测,以此为契机,OGG将持续搭建几何内核的开源软件开发平台,构建全新一代云几何内核引擎,打造开放的开发者生态,促进工业软件的繁荣发展。华为之所以进入工业软件领域,原因就是,国内有些软件放弃了软件开发的独立性原则!国家大把资金投入,换来的是一群套壳玩意,这些钱还不如直接收购国外软件企业来得实惠。有些人既想捞钱,还不想干事。这是挖坑的行为。华为不能等到自己的系统完善了再去搞软件集群。软件集群搞出来,会推动华为系统的完善!华为云主导的开源cad内核,有利于建模引擎的完善。。。国内厂家更好的自定义开发软件。华为下一步,肯定要跟一些真正的国产软件进行战略性合作,那些套壳贴牌软件上不了华为白名单。有些人,捞钱不干事,还挖坑,最后还要脸,华为怎么可能惯着他们。目前国产三维建模引擎有中望Overdrive,华天软件DGM,中科大九韶内核,天枢瑶光等,现在又有云几何内核OGG加入。。。华为不能简单看做集团,华为本质上就是军团。技术领域的革命队伍。利用华为的人才优势,俄罗斯研发人才+国内研发人才,看能不能为工业软件加速开发。毕竟,每年那么多华为工程师离职,总有一些人才特别适合工业软件的开发。云几何内核OGG,可以先从数据格式入手,转而突破曲面和实体的mesh架构商业用途。这两个突破了,中国的国产软件才能走上正轨。我的想法,就是华为专门搞个团队,进行数据格式和后处理加工模拟软件的开发。看似不干正事。实际上,这些比开发一些具体的软件来得更有意义。因为抓住这两点,就抓住了工业软件的起点和终点。中间的过程可以让其他人来做,或者自己看情况而定。唯一的理由,就是因为欧美这两块的企业,利润很少。有其不利的方面。但是对于中国后发的状况来说,恰恰是最好的垫脚石。与其面对无数的不确定不如直接面对市场和用户的关切需要。干大事,不偏不倚,持正不挠,正守奇攻,进退自如。充分利用一些人才的优势。比如很多退休下来的人才,专门干这两个。因为这两块,必须心静下来才能搞。事实上,华为有这方面人才。只不过把一些技术储备期的力量拿出来做一些行业切入而已。惠而不费。其实道理很简单。找出一个可以大家一起讨论的对象,通用数据格式。大家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测试自己的想法,参数化,然后不断通过可行的平台进行检验,后处理软件,再进行mesh划分和后处理,实际产品的三者比较,三坐标或者其他仪器。最终形成一套学术应用机床软件检测等闭环。这才是建立工业软件生态的主干。至于市场需求,问题是,你得有啊。没有只能建设小的闭环。机床不合格,软件不合格,cam软件不合格,三坐标不合格,mesh数据划分不合格。谁敢说自己的东西就是对的?这不是自欺欺人嘛很多人没考虑到华为在工业软件领域的爆发。还有一个,夸大的资本的作用,而低估了国内技术突破的能力。可能新迪以为中国电力在美国占据一定市场,就认为中国电力能怎么样!他忽视了中国电力和中国电力在美国这两个概念。本质上讲,就是对资本或者金融的盲目乐观,本质上讲,就是不自信。这种不自信不是参考欧美工业软件的不自信,二是对工业软件的不自信。或者更直接说,就是认为欧美系统和软件是唯一的。不可能产生更多的可能性的不自信。这比那种愣头青可怕多了。愣头青,只管做,不计后果。他们这种,还没做,就放弃了。还不如不做!或者,他们根本没考虑到,8090后,很多从事cadcamcae软件应用群体,虽然不懂软件编程,但是对工业软件的相关技术资料还是很熟悉的,这一事实。低估了国内用户对工业软件的执念。如果华为开源云内核做得非常好,国内软件企业还不改变,那就别怪群众不用那些软件。国产软件越是没有自主能力,国人越是不会在乎。加油华为云,加油中望软件,加油华天软件。。。。来源:山涧果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