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友在公 众号后台留言,想了解八十年代中国EDA的发展情况。鄙人的专业虽然不在这个方向,但也能略尽绵薄,报告一点目之所及的情况。
大约是两三年前,鄙人在林雪萍老师的指导下,写过几篇EDA方面的历史文章,精编的内容在《工业软件简史》一书中可以看到。在清华大学出版的《电路与系统简史》一书中,附录部分翻译了国外大神的“设计自动化60年”一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如果阅读纸质书有不便利处,在知识自动化公众 号上也可以看到相关EDA历史内容。
鄙人在囤书的过程中,也可以从早年国内出版的相关读物中窥得EDA早期发展的一些浮光掠影。
总体来说,由于中国自研计算机较早,与世界同步率较高,在“机助X”领域(“机助”一词也是从旧书上看的,是不是比“计算机辅助”更古雅一点?),从技术发展来讲,电子设计优于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优于机械设计。但为什么如今提起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为什么人们只是津津乐道于CAD和EDA呢?这个要问MATLAB/Simulink生态。
由于今人和古人早已不是一类人,写书的阈值、风险与内容都大不相同,可能从这些旧书本并不能直接看到EDA的早期发展情况。但写书、编书、译书的单位与人员一定是当时相关领域的当事者,有心人可以从这些名字中继续追索蛛丝马迹,绘制能够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图景。
这是1981年5月出版的专著,书中提到了ZB781语言,这是当时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承接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工程。
这是1982年9月出版的书,提到了一种经四机部鉴定过的自研程序。
这本书是一位华人在国外写的。
大道不行乎?道不下中人而已。
声明:上述所有提及或未提及的微 信文章,所有文章从素材到内容都是本人在业余时间在互联网上独立搜集、提炼、生成,所有注明或未注明的引用材料本人都有源文件备份。除笔者自购书籍及受赠书籍外,本人从未从任何线下实体机构获取相关知识材料,也从未使用任何线下组织的专有材料。所有内容只代表本人阅历、判断、主观观点与情绪,不保证正确性与规范性,不代表本人在任何时期从事学习或服务的机构观点。如有侵权或异议,请随时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