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国产工业软件,CAX数据格式谁来守护。。。

10天前浏览166

圜晖科技与第一性原理

CAD/BIM 数据的格式私有化问题由来已久,无论东、西方工业软件开发商均视之为圭臬,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成为数字化设计软件领域的基本规律。
从软件开发商的角度,数据格式私有化有利于借助不同建模引擎和原理优化CAD/BIM 设计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提高最终用户的偏好选择和依赖性。同时数据格式私有化的策略明显地增加了最终用户的迁移和转换成本,最大限度地抑制了用户流失,为 CAD/BIM 软件开发商提供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但是,从用户角度看,数据格式私有化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尤其在海量的下游用模场景中,直接诱发了大量盗版用户的出现,为软件开发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用户来源。
伴随全球数字化浪潮的进一步兴起,CAD/BIM 设计软件作为数字化的源头环节,势必产生更多功能、创造并收蓄更多数据,加上固有的格式私有化特征,构建起一个更加有序、强大、牢固的信息孤岛,目前在全球多行业形成垄断趋势的CATIA V6/3D Experience 就是典型的案例。产业实践已经证明,CAD/BIM 设计软件的功能日益强大和集成化,由此引发的数据熵增问题愈发严重,设计下游企业用模面对的挑战和代价就是更多的混乱和无序,全球制造/建造业领域都由此引发了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

西方 CAD/BIM 软件在中国高度垄断,中美高科技领域的技术竞争推高了数据安全“卡脖子”的现实威胁。诸多关系到国防安全、战略安全、经济的复杂系统、复杂装备、复杂工程的产品数据,创造并牢固地捆绑在特定的工具平台上,造成了历史数据、现行数据底层安全的巨大风险,“断供”、“断服”可能导致的数据失效、保障失能、装备失控,是中国产业界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
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硅基生命的诞生,“新质生产力”的融合需求,国民经济领域的数据治理和“数据入表”的数字中国全面升级,产品数据的格式私有化成为“机器可读”、“机器可理解”的重要障碍,解耦 CAD/BIM 工具平台对设计数据的捆绑,成为解决工业产品数据存储、管理、利用、交换的关键抓手,人工智能和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高质量、可理解的产品数据。
这,就是圜晖科技创立、成长以及长期发展所依托的第一性原理。
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这,就是圜晖科技人的选择。


来源:山涧果子
3D ExperienceCATIABIM人工智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2-11
最近编辑:10天前
山涧果子
大专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06粉丝 56文章 145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基于FreeCAD开发了自己的车铣复合CAM软件:SyntecCADCAM

台湾有很多仿小日本发那科(FANUC)系统,新代做得不错。机床数控系统,要不是北京精雕,华中数控,大连科德,新代,广数,铼纳克这些后起之秀,老早的一些问题根本不够看,更垃圾。国产数控系统做不好,做不强,主要人浮于事,买办横行。数控不测试,算个球的数控。避重就轻,算个屁的系统开发。新代有自己的CAD/CAM软件了。。。。国产系统最早重视软硬件结合的莫过于北京精雕,目前做的最好的也是他。。。。台湾的新代业开发了CAM软件,基于FREECAD。。。(台达电的研发跑到新代写的)机床厂,没有国产软件支撑,很难走出国门。。。。北京精雕机床,自主软硬件结合王者,加入国产车铣复合战队。。。台湾新代系统争不过国产其他系统,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车铣复合上下功夫。。。因为发现,靠谁都没有用。小企业都在给大企业让路。谁知道让来让去,客气到最后,啥都不是。现在很多小厂开始自己开发系统了。不求有多精密,主要还是寻求一种可能性。哪怕用来开粗,也是好的。 欧美机床厂,有福了。内卷开始卷到高端机床领域。原来,国家以国营机床为龙头,带领国产机床向高端进军。大家还能做到礼让为主,现在发现,也就那么回事。还不如自己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大家从来没有发现,车铣复合小型机床才是机床从低端走向高端的最佳路径。蹉跎这么多年,大家也就看开了。不管是系统,还是机床,还是软件,根本就在算法上。所谓的引进技术,也不过还是隔靴搔痒,蜻蜓点水。车铣复合,是加工算法逻辑的很好平台。不上不下,正好。搞好了,开发软件,开发系统,开发更高端的机床,都可以。即使搞不好,积累的经验也比三轴二轴要好很多。全国搞车铣复合的厂家差不多有三百多家。搞数控机床的厂家上万家,烂大街了。再加上探头技术的普及,即使没有rtpc刀头自动补偿,多轴机床的门槛,实际上比上个世纪末,地太多了。上世纪末,cad软件没有现今给力,探头测量技术也没有如今普及,cam软件也没有如今全面,机床运动逻辑也没有今天成熟。所以,原来很高的准入门槛,今天已经降到一般企业也能进入的层次。反正都这样了,高端机床的神话已经破灭,大家也就没了那么变态的敬畏心。手脚自然而然放开了。再加上芯片领域的技术普及,让中国人看到,所谓的军工高科技,也不是那么难以企及。行业正在重新定义,洗牌也就不可避免。欧美机床业不可战胜的神话,正在产生变化。来源:山涧果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