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圜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是一家多源异构三维产品数据转换技术研发商,现有主导产品包括通用三维数据转换、处理、多平台浏览套件及其集成开发插件,支持28种主流CAD/BIM格式的400多个版本,支持中国市场90%以上的三维产品数据格式。提供系列3D模型轻量化转换器,支持Autodesk、PTC、达索、西门子、Adobe等三维设计软件的数据格式,支持STEP、IGES等中性数据的转换,还提供工程设计平台、VR组件、深度渲染器、交互文档出版平台以及多种跨平台阅读器软件。
北京圜晖科技专注于三维模型轻量化标准及其应用工具的研发,研发与管理团队包括来自三维设计软件开发、轻量化压缩、编辑渲染、智能制造市场营销等领域的行业专家。产品获得用友集团用友PLM的软件OEM认证及合同,在用友PLM中作为美国甲骨文公司Autovue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工具。
圜晖科技主导的CLE数据标准是中国唯一底层代码自主、可控的三维模型轻量化标准容器。所有数据来源于对企业三维设计成果的无损转换与轻量化压缩,保留了几何拓扑、零部件装配关系、BOM物料表、PMI制造参数信息等重要设计数据,尤其擅长支持航空、航天、船舶、汽车、机床、石化能源电力重大装备装置、建筑等超大模型的长周期存储、数字化样机和流畅显示。转换后的CLE数据可以进行精确测量、剖切、装配、动画编辑、渲染、VR、视频输出、交互式技术手册制作等,具备相对完善的工具型闭环应用环境,擅长与各类企业应用软件系统或平台(MIS、ERP、MES、MRO、PLM等)的集成。
刘红涛,北京圜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1992年在北京交通大学留校任教。1995年辞职历任思科、甲骨文、施耐德、优集、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高管职务,2008年转入西门子管理学院,2014年起负责西门子“工业4.0”、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顶层架构设计,推动中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019年辞职创业,致力于打造中国自主三维CAD/BIM数据工程化、可视化应用生态。25年的职业生涯,深刻理解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中国规律,总结出三维轻量化产品数据在“可视化”、“文档化”两大关键领域的发展脉络,积极推动有关国家标准的研制。圜晖科技也成为信创工程三维数据深化应用的排头兵,矢志助推中国自主工业软件的整体突围。
目前CLE数据转换、压缩覆盖美国Autodesk(Inventor、Revit)、美国PTC、法国达索(CATIA、Solidworks)、德国西门子(UG/NX)、美国Adobe(FBX、OBJ、STL)等垄断设计软件的数据格式,正在全力突破美国Bentley软件的针对性研发,所有的转换均依赖上述西方软件的标准化、公开接口,无任何特定的技术依赖途径。
注释:“从CAD底层数据的结构分析、格式解析和建模过程研究开始,剥丝抽茧,点滴打磨,终于实现了面向主流CAD/BM市场的商业化数据转换引擎,奠定了自主中性数据容器格式CLE( Common Light Engineer Document,通用轻量工程文档)的基础,围绕CLE打造了一系列的生产力工具,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企业应用CLE模型及其工具,熔断三维设计数据对西方三维设计软件的本源性捆绑,帮助制造业企业、建筑业企业大幅度减少对西方设计软件的依赖程度,同时促进三维模型数据在企业内部管理、研发、创新、营销、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提供低成本的"数字样机”、"数字孪生”、"虚拟现实”中国方案,在企业之间供应链协同中进行安全、互联的三维模型数据共享,以交互式技术服务手册、用户手册、运行维护手册的方式明显改善用户参与度和满意度。
专注于解决多源异构三维数据转换关键技术难题,在几何精确性、数据压缩率、数据转换效率、PMI/MBD支持等关键指标上取得突破,效果明显优于国际平均水平。圜晖科技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全面支持信创安全环境,依托中国高端制造业工程化核心需求和痛点,打出了一套漂亮的“性能+功能”的组合拳。
「圜晖科技」拥有两位ISO国际标准注册专家,领编中国首创国家标准《三维产品数据可视化应用格式规范》,直面数字化时代、工业4.0三维产品数据应用的最高技术诉求,对标ISO组织JT(西门子)和PRC(Adobe)两项国际标准,诞生即超越,在支持数字化新范式、数据容器能力和国产加密算法、数据安全访问等方面全面领先。目前该标准由国家密码管理局作为基础电子文件格式进行支持,同步已被多项国家标准引用,大大提升了中国标准化体系的能力配套。
此外,「圜晖科技」同时主导修订1项国家标准,参编5项行业标准,参与修订4项国军标,已获得或布局申请数十项发明专利和50余项软件著作权,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等一系列荣誉,入选工信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海光产业生态合作组织、全国电子文件推进联盟、数字化工业软件联盟等成员单位,承担了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创新中心的国家级工业软件攻关项目。
三维数据协同平台更简单、更快速、更安全。摆脱对CAD软件的依赖,在企业自主的平台上,统一各类异构CAD模型的数据结构。各部门直观便捷地开展以产品模型为核心的评议、讨论,协同交互的成果不再作为文本媒体资料呈现,而是方便地集成到三维模型上,成为企业内部知识库的内容,快速传递到产品研发设计部门,实现敏捷响应,解决企业内部沟通、协同等影响交付速度的痛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