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武汉承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劲博士曾经在Tebis和OPENMINID(Hypermill)公司从事过研发和应用工作(同泰CAM系统开发)徐博士在openmind工作的任务是把他在大学博士的工作,即加工特征的自动识别的研究转化成产品。在Tebis期间,他的工作是技术支持,即帮助中国的模具企业更好地使用tebis进行数控编程,这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过程。。目前全力开发国产自主CAM软件:TongtaiCAM 。。产品的亮点是高效铣削和加工特征的识别。。。刀路是自主开发的,可以说达到了先进水平。。目前做CAM产品面临诸多困难,核心就是缺少大拿人才,这可能是如今自主CAM产品较少的原因之一。。徐博士长期从事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的工作, 在离散制造自动化、机械制造工艺和计算机管理、数控编程、刀路规划、计算机语言、应用软件系统设计及开发管理、互联网应用软件、几何实体造型等方面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对计算几何在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的应用和前沿研究、大型复杂模具的加工、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的销售和技术支持、软件公司的经营也有较深、全面的了解。这些跨界融合的知识结构和实际经验为开发智能和互联网制造+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人介绍:1978.02-1983.02:上海市同济大学机械系、 机械制造自动化,学士1983.10-1984.09:教育部代招出国研究生1984.10-1990.05: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自动化,博士二.工作履历:1990.07-1996.03: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机械制造自动化研究所,德国,助教1996.04-1996.06:Triplan GmbH, 德国, CAD 软件工程师1996.06-1999.01:德国大众 gedas GmbH, 德国, 软件工程师1999.02-2001.10:OpenMind GmbH 德国,项目经理2001.10-2006.02:HVB-Systems GmbH, 德国,高级软件工程师2006.03-2008.02:Tebis AG, 德国,软件产品中国区销售, 应用主管2008.03-2011:Tongtai Technique & Technologies, 德国,总经理2012.06-至今:武汉承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荣誉及特长:1990-1995:多次获得德国DFG基金会(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CAD/CAM系统集成项目的资助,完成“加工特征自动识别”的理论科研工作。参加中德科技合作项目,组织协助上海中国纺织机械厂技改项目和CAD/CAM系统的引进。1996:加入德国大众汽车厂所属的GEDAS公司,从事CAD系统的开发并参加和主导了上海大众汽车厂CAD/CAM系统的引进2008:创立同泰科技(德国)公司,完成同泰高级加工特征识别软件的商品化2009:获 4T-AFR 加工特征识软件的著作权 (登记号2009SR044747)2011:与沈阳机床集团成功合作开发i5数控系统的智能特征在线编程系统2013: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2021:获得自相嵌式两维型腔高效铣削刀路规划方法 (ZL 2017 1 0854342,3)国家发明专利2023:获同泰数字制造平台(TongtaiCAMV1.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登记号10849282四.发表的科研文章:[1] W. Maßberg; J. Xu; H.-J. Seifert: Modellgesteuerte, objektorientierte Dialogumgebung - Integration von CAD und CAP, Industrie-Anzeiger, 68/1989, S. 102-104[2] W. Maßberg; J. Xu: Auf dem Weg zur Integration von CAD und CAP, ZwF, 85(1990) 3, S. 151-154[3] J. Xu: Rechnerunterstützte Arbeitsplanung, ZwF, 87 (1992) 5, S. 265-268[4] W. Maßberg; J. Xu: Modelling Part Shapes in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An Approach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oriented Solid Modelling, Produc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Germany, Annals of the German Academic Society for Production Engineering, Vol II, S. 177-180, Carl Hanser Verlag, München 1994[5] W. Maßberg; J. Xu: An Approach to Recognition of Form Features from B-reps, Produc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Germany, Annals of the German Academic Society for Production Engineering, Vol II, S. 193-196, Carl Hanser Verlag, München, 1994[6] W. Maßberg; J. Xu u. a. (als Co-Autoren): Fertigungsinseln in CIM-Struktur (Hrsg: W. Maßberg), Springer-Verlag /Verlag TÜV Rheinland, 1993[7] W. Maßberg; J. Xu: CAD/CAP-Integration; Einsatz feature-basierender Modelle - Berücksichtigung des Concurrent Engineering, VDI-Zeitschrift, Jan./Febr. 1995, S. 41-44[8] J. Xu; W. Maßberg: Using Attributed Graph Grammar to Extract Form Features From B-reps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CARCV'92, Singapur, Sept. 1992, Proceedings of ICARCV'92, Vol. 2, S. IA-7.4.1-IA-7.4.6[9] J. Xu; W. Maßberg: Verarbeitung geometrischer Informationen in einer CAD/CAPP-integrierten Umgebung, CAD'92 Neue Konzepte zur Realisierung[10] J. Xu; L. Tian: Bilateral communication in a feature-based,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the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ile Manufacturing, ICAM2003, Beijing, Dec. 2003[11]徐劲; 朱志浩;樊留群: 基于特征的智能化数控编程,第三届中德先进制造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制造技术与机床2012年增刊五.国产自主CAM软件:TongtaiCAM官方:“同泰数字制造平台是一款数控机床编程(CAM)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 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通用零部件制造中的数控机床编程.目前发布的同泰数字制造平台钻铣 2.5 维数控加工系统可以用于钻铣加工中心的编程,具备部分替代同类国外产品的能力。其中“加工特征识别” (著作权登记号 2009SR044747)和“高效铣削”(专利号:ZL2017 1 0854342.3)两项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制造过程中,工艺规划和数控编程是紧接着产品设计的下一个环节。对数控编程来说,也就是要从产品设计的结果(现在是以三维CAD数字模型的形式)中高速和自动提取加工信息作为编程的信息基础(加工特征)。这是当代CAM系统的一项核心技术。我们采用人工智能自动识别加工特征的方法、实现CAD/CAM系统的无缝信息集成。该项技术已经多年在国内外得到实际应用,在国内外占有一定的先进地位。高效加工是目前一项新的制造工艺,可以提高加工效率70%。刀具寿命300%。对于切削量大的工件, 如航空构件, 高效加工的效果尤其显著。产品的高效铣削加工策略(又称旋风铣)经过理论和实践的检验,获得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和国外系统的对比实验中我们的产品在加工时间和加工质量上均占优势。”TongtaiCAM 2024版发布了。相比前一版,2024版除了去除了一些编程错误外,对高效铣削刀路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官网:武汉承泽科技有限公司TongtaiCAM是一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编程系统(CAM)。TongtaiCAM的加工特征识别模块除了可以自动识别外,还具备了丰富的人机对话功能。该模块在国内外市场实际使用数十年,有很高的成熟度。TongtaiCAM的高效铣削(又称动态铣, 旋风铣…)的刀路采用了准摆线和偏置刀路结合的方式, 取两种类型刀路之长处,形状丝滑、如行云流水,刀具受力平稳,可以大幅度提高铣加工效率, 降低铣刀磨损。除此之外, TongtaiCAM还具有如偏置、平行铣,钻加工等各种加工策略,可以满足通用零部件数控编程的需求。此外, 产品还配置了诸如发那科、华中数控、i5、凯恩帝、三菱等后置处理器。希望TongtaiCAM通过众多制造业的用户使用,迅速迭代升级、 壮大成熟,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的发展增辉。TongtaiCAM目前重点放在高效铣,然后放在自动编程上,由通用变专用。先专用,后通用,先解决一个用途广的行业高效率软件。。。目前全力开发国产自主CAM软件:TongtaiCAM 。。产品的亮点是高效铣削和加工特征的识别。。。刀路是自主开发的,可以说达到了先进水平。。徐劲博士曾在hypermill ,tebis两家公司都工作过.对这两家公司及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可能一般的了解仅限于软件的操作性能或功能。但这不是唯一的指标,简单说,这两个产品各有优缺点。原因是底层算法决定的,各有应用的场景。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没有企业,就没有人材。国内外高校是不培养CAM人才的。基本上CAM研发,写的算法都需要联机实际试切,这是CAM和CAD 不同的地方。搞CAM,不懂工艺,没在一线干过,只会写程序是不行的。。。徐博士有理论,有实践,能开发,这样的人才很少,难能可贵。目前TongtaiCAM需要优化UI界面,可以使用Ribbon样式,梳理操作流,这些顺畅后,可以再做些扩展,后面就可以和mastercam PK了。开发CAM需要CAD几何内核,目前国产的很多CAM基于开源OCC,也有几家独立自主的三维建模引擎。TongtaiCAM基于开源OCC内核,以FREECAD作为前置载体,CAM这块全部自主研发。。。目前也加入了开元几何OGG。。武汉承泽科技有限公司徐劲总经理表示:有关DISA和华为组建OGG这件事情,我听到后首先是感到比较惊讶,然后话又觉得非常鼓舞。DISA和华为就是今天中国工业软件的普罗米修斯,OGG就是这颗火种。我希望大家今后能围绕这颗火种抱团取暖,为改善目前的中国工业软件的被动局面做出自己的贡献!注释:1) Open Mind 曾买下了THINK3内核全部源码, HyperCAD是源于Think three的。2)ESM kernel (European Solid Modeller), 这是一家比较小的公司 ISD Group自己开发的。在德国有一定的影响 3)Tebis公司前不久也说他们开发完成了的自己的有实体造型(应该是Hybrid Modelling)功能的内核实际上cam不稳定不可靠,还不如玩红警。哪个编程工程师,都不愿意满怀期待,最后迎头一棒。cad出错可以修改。cam出错,那就是事故,会要人命的。让阿三搞软件,只是逼不得已才为之。最靠谱还是俄罗斯。虽然刻板,但是安心啊。美国的软件就是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欧洲搞软件,那是汽车打散了卖。你爱买不买。买了欧洲软件,就得买一整套辅助软件和其他硬件。哪个傻子才巴不得,中国软件,集各大体系毛病于一身。中国的用户已经受够了。再出现一个二流子,想死的心都有。cam不在于有多花哨,而是要满足两个条件之一,最好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够实现想要的刀路。一个是能够实现想加工的办法。刀路可以降级,但是产品要能造出来。最好是刀路可以上机,也完美实现想象中的刀路。cam就两个条件,能上机,这是门槛,这是下限。能实现预期,这是上限。来源:山涧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