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2024船舶工业软件大会:前瞻观点与前沿技术一文打尽!

4小时前浏览6

6月24日,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举办的2024船舶工业软件应用与信息安全技术大会在山东烟台成功召开。诚智鹏、开目软件等工业软件品牌携同中国船舶集团各级研究院所出席会议,并发表或展示了全新的行业观点和产品技术。

 

 自主可控有哪些新路径?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所长何春荣指出,船舶行业的工业软件“卡脖子”问题主要有三:一是CAD自主化几何内核技术,主要是三维建模引导、显示引擎、船舶模型轻量化显示引擎;二是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CAE评估技术,比如强度分析、震动、热分析、疲劳、刚体动力学、复合材料、冲击等;三是针对数据共享、标准统一等生态共建需求,基于云原生的一体化平台架构及柔性集成技术。针对这些卡脖子技术,何春荣所长认为加强国产软件技术创新和生态合作是打破达索、西门子、PTC三足鼎立之势的必然路径。


中国船舶集团海舟系统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曹荣抛出了工业软件的三大趋势:一是软件要回归到业务数据的本质,基于标准进行数据传递来发挥企业的核心资产;二是工业软件产业向开放生态进化,需要研发方、应用方、第三方服务企业等联动合作,才能实现生态繁荣的倍增效应;三是工业软件之间的边界正在消失,CAD/CAE/CAT/CAM/MES等软件在不断融合,从解决单一局部问题向全局问题演进;四是国产化工业软件应避免各自为战,在统一底座下合作开发模式,整合业界现成的、独立的工业软件技术及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导刘畅认为,制造强国必须构建复杂环境下高端装备结构自主创新设计能力,不仅需要科学基础对先进计算力学分析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而且需要CAE、CAT等软件工具对智能化装备的支撑,以此才能满足多场耦合、极端环境和全生命周期的复杂场景。



 

 

 国产化产品有哪些新动作?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副部长宁建江向大会介绍了MBD基于三维模型安装管理系统,它实现了在移动端查看三维模型的数字化安装及工艺信息,形成以分段为管理对象的信息自动标注及三维可视化作业指导的生产无纸化作业方式。宁建江认为,世界工业软件巨头以几何内核为中心构建了繁荣生态,国产工业软件也应该通过此方式建立护城河,我们未来将与开元几何合作融入OGG开源平台。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数字化设计首席专家管伟业讲解了基于SPD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在船舶管系生产设计中的应用,他介绍说该研究不仅扩大了参数化建模方法适用范围,而且通过参数化建模,实现了数字化和批量化建库。最后他强调说,船舶制造的极致创新不仅需要CAD、CAE,还需要CAT、CAPP等船舶领域的专业软件,实现精准计算、高适应性和快速迭代升级的三位一体架构。


诚智鹏3DCC基于三维数模的公差仿真系统也是本次大会展示的优秀国产化工业软件。作为船舶工业设计研发和装配制造全周期中的关键环节,诚智鹏3DCC是国内首个3D版本的公差分析工具,不仅支持尺寸链建模、自动约束建模和虚拟装配建模,满足大部分场景的高效建模,也支持主流3D软件的原文件直读,杜绝格式转换导致模型错误风险。3DCC相比国际品牌拥有显著的优势,比如独有的公差分配功能、多种装配方案并行仿真和优化、独有的⼯艺尺⼨链、远超同行水平的仿真准确性(95%以上),以及产品设计理念和运维服务更加本土化,体现了易实施、易操作、个性化服务和售后保障等优势。

   
   
   
   

正如上文观点强调,国产工业软件的生态合作是解决卡脖子技术的必然选择。


在本次大会上,开目软件3DCAPP系列产品与诚智鹏3DCC同台亮相,再次印证了国产品牌的技术整合趋势和市场联动优势。3DCAPP涵盖了装备工艺与仿真、可制造性工艺审查分析、零件工艺设计与仿真等,通过与3DCC的融合能实现更完整的综合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客户实现更大的业务价值和投资回报,并着力推动国产工业软件的行业发展。

 

本次大会还展示了海云PDM、炎黄BPM、SiPESC国产CAE等产品,凸显了中国船舶工业软件领域国产化替代的行业趋势和技术实力,以及各品牌商之间的观点碰撞和技术分享,也体现了国内品牌之间的浓厚技术交流氛围。


由此可见,国产工业软件已经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诚智鹏将顺应大势、拥抱生态共建,填补CAT关键环节的市场空白,竭力为中国工业软件发展做出贡献。  

来源:山涧果子
疲劳复合材料碰撞船舶海洋理论尺寸链材料CAPP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2-11
最近编辑:4小时前
山涧果子
大专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06粉丝 53文章 135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中望3D2025,轻轻地来了。。

ZW3D 中望3D 2025是一款集CAD、CAM、CAE于一体的三维设计软件,中望3D是基于自主几何建模内核的国产三维CAD/CAE/CAM一体化解决方案,覆盖从概念设计到生产制造的产品开发全流程,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模具等行业。模具类软件:国内中望3D和华天SV最强。中望3D目前发布了2025版本,较之前版本有很大进步。华天CrownCAD也会在2025版本增加一些更实用的功能和AI功能,愿国产软件越来越强。中望3D是国内制造业软件界的万金油,只有使用过中望3d的人,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首先关于草图部分。我们可以把中望3d看做mastercam和Cimatron的集 合体。对于绝大多数的建模,中望的草图功能是可以胜任的。一句话,简单粗暴。笔者,常用UG,对UG草图常常缩手缩脚。只有面对中望草图的时候,才放的开手脚。这可能与个人性格有关。草图的建立,要接近或者超过二维软件的操作流,才能称为好的草图模块。相信,很多人,表示赞同。草图有两个流派键盘流和鼠标流。中望建立草图的速度可以让鼠标流接近键盘流的速度。这种舒适性怎么样?很好吧?第二,实体建模模块。操作习惯与中国制图标准相联系。只是标注文字有点偏离中国制图的一贯风格。这是一个遗憾。如果能够做到康博士的标注风格就更好了。实体建模,主要是类似UG的界面,但是风格更接近Cimatron的易操作性。更加简洁,更加粗暴。每个模块,都有移动,复 制,镜像的工具图标。这个就比UG亲切友好。这三个个功能可以说是,所有软件里,都没有的风格。其次就是曲面模块。曲面模块可以直接从Cimatron solidworks转过来。操作思路更简便。也是中望一贯的风格。简单粗暴。唯一美中不足就是,网格曲面混合曲面。可能由于算法的不足,或者曲面边界的贴合度不足,有些时候容易奔溃。但是对于普通机械行业建模而言,中望的曲面相对Caxa 而言,好太多了。如果有creo的曲面准确度,中望的曲面建模可以说是水平非常高了。再次,中望的模具模块。这是要着重点出来的一个模块。中望的模具模块,是所有软件里,最易上手的。是标准的亚洲模具操作风格。可以这么理解,学会韩国的模具软件,转到中望很简单,几个小时就足够练熟了。反过来,中望模具操作熟练了,其他软件也就熟练了。这对于模具设计行业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利好,最重要的福音。中望,可以脱离外挂存在。外挂对很多人来说,既是蜜糖,也是毒药。中望的坐标系和图层,我认为是所有软件里做得最好的。严重贴合中国人的操作习惯和看图方式。只是图层还有一个不足,显示操作没有mastercam流利。中望的CAM模块,也行。至少中小作坊和简单加工,还是能够胜任的。只是在某些功能概念的逻辑上有不足。对于这类概念操作流程的选择,我的意见是借鉴mastercam和hypermill,至于UG那种概念,还是算了吧!敬谢不敏!中望自带的刀路程序单和坐标系逻辑,自己后处理模块,还是可圈可点的。对于一般性四轴定位和五轴定位加工来说,中望是足够胜任的。至于中望在曲面加工领域,就有些不足了。还有车加工的问题,目前和车铣的操作流是混乱的。综合考虑,如果我用UG或者solidworks,或者powermill,或者其他软件,中望作为辅助性工具,足够担当万金油的角色。其实中望的制图模块,也很好。简单的,中间难度的工程图,完全可以通过中望来实现。主要原因,中望的制图标注习惯和UG一样的糟糕。如果直接沿用二维软件的标准,中望的制图模块,至少会为中望争取更多的拥趸。我不太希望中望把群组功能放置在图层功能之上。至少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图层的重要性远高于群组重要性。图层的操作频率远多于群组操作。如果直接跨过mastercam图层风格,直接借鉴sinovation的图层风格,我相信,中望作为机械类建模软件,可以在国内坐上第二把交椅。图层,实体,草图,工程图,这是机械类建模软件永远躲不开的模块。至于sinovation这款国产软件,我一直微辞的是,为什么界面风格接近CATIA,为什么就不能接近UG呢?至于sinovation,和现如今的皇冠CAD,我认为华天的软件,在图层,装配体文件嵌套关系上,是国内第一。独步武林的赞誉毫不为过。唯一不足,就是曲面的强化上。我认为creo的曲面和AutoCAD的曲面更优于UG。很多在UG里难以实现的曲面,往往在creo和AutoCAD里,变得傻瓜式的简单。来源:山涧果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