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雄教授主编的《三坐标测量机》一书影响了我国几代从事测量机事业的相关人员,被业内称为“中国测量机事业第一人”。
1981年12月,张国雄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国家标准局学习深造。继”高精度三座标测头“研制成功后,他又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三座标测量机误差补偿技术”,获得美国政府奖。他的科研成果,被认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是一项重大突破,美国专家以及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工作的日本等国的三千多名专家学者都为之赞叹不已。
美国计量专家罗伯特·杰·哈根曾致函天大说:“张国雄在三坐标测量机的软件修正方面的工作,是当今世界上这类工作中最优秀的,这是我在世界上迄今见到的最完善的。
张国雄教授于1959年以全校唯一的全优成绩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机床工具学院,同年开始在天津大学任教。1986-2000年,先后担任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主任、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首任院长,并曾兼任学校图书馆馆长。1996-2001年任全国仪器仪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天津市荣誉授衔专家,天津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也是莫斯科国家工业大学名誉博士、国家发明三等奖第一发明人、5项省市部委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家精品课程“测控电路”负责人,《测控电路》荣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
在1981年12月被公派到美国国家标准局做访问学者。
最初,外国人对中国人存在普遍的偏见与歧视。经过认真研究分析,他发现三坐标测量机的测头有四大问题,总结梳理之后向指导他的哈根教授进行了详细的汇报,这件事开始改变了美国人对他的看法与态度。
随后他又参加了平面度测量的课题,提出了一些新颖独到的见解,撰写的论文也被送到在北京召开的美中联合科学研讨会上发表。后来张国雄教授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三坐标测量机误差的全补偿。这一成果获得了1983年美国最佳100项科研成果奖,部分研究成果先后纳入坐标测量机美国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
个人非常尊敬赵老师
张老师的这本书,对于新手入门很适合,对于研究生教学够用了。本来这方面国内专业书籍就少,后面海克那帮人出的书完全是滥竽充数广告书而已。。
看过他写的三坐标一本书,理论没法转化为产品。(这本书是给研究生写的)
专业的人写书,会有一个特点,我只陈述事实。这样写出来,会像流水账,看起来。。。用于研究生教学或者作为参考书籍没问题,但有个弊端只见成果没看见产品。。(对于后来人,理论转化为产品,需要亲自下场实践)
我们不断滴重复前人发现某个知识理论的过程。无法让众多的理论成为有机的体系。单个知识理论是突出的,整个理论体系确实混乱而残缺的。表面看起来是不停培养人才。实际上就是很多代人才,不停地创造理论,又不停地被雪藏。(国内精密仪器设计人才太过浮躁,基础理论知识都不扎实。。。。。)
有一股力量,让我国的人才不停地创造发明,但是又让这些创造发明无法普及。用一个人挡着所有人前进的道路。这个人是无辜的,所有人也是无辜的,是谁设计了这个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