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X软件离不开数据转换器。数据转换器的主要作用就是让你的软件不仅仅可以打开其他软件的3D数据格式,而且也能够输出到其他软件的3D数据格式,现在甚至连工程图也可以。
3D数据转换器主要有法国的InterOp(全球200家商业客户),美国HOOPS Exchange(全球200家商业客户),法国的Datakit等。
目前,西门子NX、达索Spatial 和 Techsoft基础组件都是残缺不全,90%依赖美国技术。例如,西门子有一个Parasolid核心和一个D-Cubed求解器,但没有自己的转换器和可视化。相反,Techsoft 提供转换器和可视化(HOOPS 系列的产品),它们与“第三方”CAD几何内核和约束求解器一起使用,来自不同制造商的开发工具总是意味着额外的集成成本。三维技术组件市场开始显化,目前国产圜晖科技专注在这个领域,可能是唯一的组件供应商。
UG NX当初也是基础功能改来改去,主要原因parasolid是以数据格式为核心的内核。
到2019年年末,圜晖科技完成了对全球和中国三维数据转换及互操作技术领域的深度调研,尤其是识别了主要的竞争对标企业:法国达索全资子公司Spatial、美国Techsoft 3D以及法国Datakit、日本Elysium,完成了超过20万字的各类全球竞争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这个阶段的工作帮助圜晖科技建立了六个日后非常关键的业务视角:
第一、“一张蓝图管到底”,是二维工程图时代的制造业基本原则,是装备规划和设计阶段的重要输出,在制造、装配、交付、检验、维护、培训、维修、升级阶段扮演着关键角色。在数字化时代,“蓝图”的角色和使命将完全被三维数字模型所取代,“三维模型贯始终”,无论迟早、难易这都是唯一的终局,圜晖科技视之为信仰。
“认图不认人”, 从工业革命肇始,“认图不认人”就成为深植于制造行业特性中的管理理念和操作习惯,它体现了对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确性的高度追求。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研发工具的普及应用,“认图不认人”的规则进一步刷新为对数字模型的高度重视、依赖、信任以及由此进行的共享和协同。圜晖科技相信数字模型的流转背后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庞大蓝海。
第一、CAD软件的正版化是否非常严肃的国家战略和法律问题,产品数据互操作技术的着眼点是基于产品数据大范围共享、重用和协同,选择盗版CAD软件的核心逻辑,是该企业在任何较长的创新、协作价值链中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也不具备努力获取竞争优势地位的强烈意愿。圜晖科技把客户是否采用正版CAD看作筛选潜在客户的第一要务。
第二、长期以来,中国工业软件行业长期处于追随状态,在生态角度缺乏全球化和长期主义视野,以西方CAD为代表的垄断态势更是遮掩了全球工业软件组件的繁荣局面,因此大大延误了中国工业软件崛起的进程。中国工业软件生态需要组件的发展,圜晖科技愿意立足国产化组件为天下先。
第三、在设计建模阶段,CAD、CAE工具的重要性毋庸讳言,但是伴随上游研发工具的逐步完善和国产化替代,在下游的用模市场中势必出现场景多元化支撑的需求井喷态势。中国制造业客户的需求迫切而具体,圜晖科技有信心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第四、CAD设计数据是制造业的核心数据资产,AI人工智能的崛起也必须面对如何理解和破译数字模型的问题,产品数据转换技术有足够长期的永续生命力,其内涵和外延有足够的扩展空间。圜晖科技相信,该领域技术能够支撑伟大的企业诞生,我们将为AI人工智能提供高质量的三维产品数据。
想起来,就是这些简单而重要的理念在支持着圜晖科技的成长与发展,伴随我们不断成长,经历了一波波风雨飘摇,激励着我们守初心、担使命蹒跚前行。
圜晖科技率先以CATIA、UG、Creo、Solidworks等CAD原生数据作为插件转换工具的攻关重点,对接了第一批至关重要的原型客户,制定了相对比较完整的产品工具集体系。2020年全球疫情的爆发给企业带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居家办公的整个行业背景,为圜晖科技提供低成本、高速扩张的可能性,兼 职开发团队的规模和效能达到了最高的水平,在产品规划、研发项目管理、代码安全管理等方面经受了考验,也打造了企业独特的战略定力优势。
从圜晖科技5年多的丰富实践看,三维产品数据转换及互操作技术属于工业软件行业典型的工程化细分领域,在工业软件领域中具备多重生态价值。
软件里,只有两个与数学联系非常紧密。本质上,不管cad,还是cam,还是cae,都是把数据变成形,再把形变成数据。前者数据是客观数据,后者数据是流动的数据。数学逻辑在软件里面,就是一种可以通用的读取规则。
数据格式,中国工业软件必须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