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施法中: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

2小时前浏览3

1974年起,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AGD)开始以一门独立学科的形式出现,特别是作为该学科主线的贝齐尔-B样条-NURBS方法相继提出,CAGD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人们对该学科领域的认识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CAGD中的NURBS方法由于具有丰富和强大的统一表达形状的能力,极大地满足了工业界对产品形状数学描述的要求,受到人们特别的重视,被STEP国际标准确定为工业产品几何定义的唯一数学方法,成为工业产品几何数据交流的语言。应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这一新兴几何学科所发现和创建的理论,迅速被开发成计算机软件,现在称之为 CAD 技术,并形成产业,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不同于二维 CAD以计算机绘图替代人工绘图,这种三维的CAD技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CAD技术。它在工业实践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实现了对工业产品几何的数字化定义。CAD为CAM和CAE创造了必要的条件。CAD首先为满足CAM中对三维产品的数控加工的要求而提出,它使得制造技术实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紧随CAD/CAM之后出现的CAE使对产品实现优化设计以提高产品性能成为可能。CAD在这里起着一个中心角色的作用。CAGD也是计算机图形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大大丰富了它所要表达的形状的范围。还可看到CAGD用于可视艺术中的物体造型及在虚拟现实应用中造型场景等多种用途。自古以来,几何从未像现在这样对人类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教材向读者系统介绍了从 CAGD 的基础到贝齐尔-B样条—NURBS 的丰富的理论。读者在学习和实践中不仅可以系统地学习到本学科的相关知识,而且可以领会到其中的哲理与研究方法,从中受到启迪,并得到能力上的锻炼。但是,本教材作为基本教材,只能着重向读者介绍基本的理论,对CAGD中几何处理等问题的介绍有限,也未能更多涉及近几年来在本领域出现的其他多种形状数学描述方法和技术。同时也注意到,尽管NURBS已列入国际标准,但关于NURBS的文献近几年来已逐渐少见,包括一些基本问题在内,人们对它仍未获得透彻认识。正因如此,人们还不能完全驾驭NURBS这一方法,未能把它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还有很多内容期待人们坚持不懈地探索,让NURBS发挥出更强大的功能。

NURBS既然已经成为国际标准,而且截至目前,还没有全面超过NURBS强大功能的其他形状描述数学方法,所以应该学习、掌握、研究并应用 NURBS。在设计和开发新的 CAD/CAM/CAE系统和图形系统时,特别是新的NURBS系统时,应以NURBS方法为形状定义的唯一数学方法,最大限度吸纳国内外关于NURBS的已有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可以利用与NURBS相容的其他形状数学描述方法的优点,服务于NURBS。应学习、掌握并贯彻有关NURBS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以保证用于交换和通信的数据格式符合这些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这对于统一我国CAD数据标准以进行产品数据交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开展国际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速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也有着影响全局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内容介绍:

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omputer-Aided Geometric Design,简称CAGD)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工业产品几何形状的数学描述。本教材从形状数学描述的实际要求出发,以作为标准形式的参数曲线曲面基本理论为基础,在非有理贝齐尔方法与B样条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STEP国际标准惟一采用的非均匀有理B样条(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 ,简称NURBS)方法,其中包括了国际、国内及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具有系统性、新颖性,强调几何原理与面向工程应用等特点。相对于第一版,修订版更具备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准确性,及讲究算法和编程技巧。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及计算机图形学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参考。为配合本课程教学并辅助有关研究工作,本书配套有相关配套软件,随本书发行。

部分章节:

 


作者介绍:

施法中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宜兴人,生于1939年1月。1962年沈阳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北航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CAD/CAM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85—1987年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进修。

长期从事CAD/CAM理论与实际应用研究和教学工作,潜心于研究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AGD)领域里于1991年纳入国际标准的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方法。编著的教材 《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非均匀有理B样条(CAGD&NURBS)》,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四届航空高校二等优秀教材奖。自1995年起两度获国家八六三计划支持和与一汽合作,先后开展了金属板料冲压成形计算机模拟基础和目标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多年积累,已经形成了在国内较具优势的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和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两个研究领域,并在反向工程、虚拟制造、智能制造、信息管理系统等方向开展研究。至2008年,已培养博士研究生近20名,硕士研究生多名。

来源:山涧果子
几何处理航空通信理论数控曲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2-12
最近编辑:2小时前
山涧果子
大专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06粉丝 54文章 144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应用数学家:复旦大学数教授华宣积——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和曲线曲面

华宣积(1939- )1939年12月出生,浙江宁海人,1956年宁海中学高中毕业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师承苏步青教授,从事数学教学和研究,曾长期担任数学系党总支书记。1961年任苏步青教授助教,曾随苏步青先生到上海汽轮机厂、江南造船厂和上海工具厂参加课题研究,并完成《船体数学放样》等10个课题。1961年7月,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工作直到退休(其中1976年7月至1978年7月支教西 藏大学)。中国数学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员。1978、1985和1997年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以及多项省部级奖。1986年,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模范教师。几何方向学术成果丰富,76-78年支援西 藏,84年入党。推动了解析几何教学改革,压缩到一学期的教学安排,沿用至今。与苏步青、忻元龙合著过《实用微分几何引论》。苏步青与华宣积(左一)讨论计算几何苏步青先生与华宣积老师合影华老师后期转变研究方向,从事应用数学。他回忆应用数学在复旦是1979年成立的,应该说从谷超豪先生将微分方程与高速空气动力学相结合时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时,在苏步青先生的带领下,华老师与其他同事在江南造船厂从事船体数学放样研究。李大潜和谭永基和石油部门合作研究石油电测井,他们的研究项目获奖后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国内对应用数学的关注度大大提高。 1943年,宁海,华宣积与母亲葛能清1956年,浙江省宁海中学高中毕业照1956年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1959年底分专门化前的班级集体照,右下是华宣积复旦读书期间,左上 三级运动员证书,右上 几何代数专门化师生,左下 当时的校门口,右下 复旦大学毕业证书复旦大学数学系1961届毕业照,第二排左起第八位为华宣积。任课老师卧虎藏龙名师荟萃。左图,1962年,上海,华宣积与阿姨葛常清(后改名雪满红),右图,1963年,华宣积与姨夫应锡麟(中,后改名雪里红),他们都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参加革命。1967年,与浙江大学和辽宁大学等单位编写《数学在螺杆泵设计与制造中应用》华宣积与老师苏步青1988年,上海,第一批研究生毕业1994年,苏步青、华宣积、吴宗敏与学生在一起合影1995年,苏步青、华宣积和博士生陈岚1983年,上海,计算几何讲习班1986年计算几何会议,中科大主办,地点屯溪,会议间隙游黄山右上 齐东旭、华宣积、金通洸;右下 周叔子、华宣积、孙一源1988年,威海,计算几何会议 山东大学主办,华宣积、冯玉瑜、汪嘉业、金通沅、唐荣锡合影1992年,《计算几何》杭州会议1994年,上海,计算几何会议,复旦大学主办,前排左起 常庚哲、金通沅、唐荣锡、穆玉杰、梁友栋、华宣积1996年,北京,《空间解析几何》教材审稿会与97届博士生在校门口合影,左起张怀 华宣积 汪国平1999年,左起吴宗敏、沈佐伟(新加坡)、华宣积、汪国平2012年,洪家兴、华宣积在复旦苏步青先生铜像前留影华宣积先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应用数学从1964年起,长期结合机械工程进行各种几何问题的理论和实际课题的研究,完成了螺杆泵设计与制造(上海汽轮机厂)、钢球展开轮设计(上海钢球厂)、船体数学放样(江南造船厂)和十三陵水库叉管曲面设计(北京水利部勘测设计院)等十二项实际课题。1967年提出了旋风切削螺杆泵转子的数学理论:根据他整理的螺杆泵CAM方法编制的软件系统,至今仍在有关工厂使用。共发表学术论文45篇,著有专著《曲线和曲面》及《实用微分几何引论》(合作)。1977年《船体数学放样》(合作)项目获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合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计算几何理论研究方面,着重研究了曲线、曲面的奇性、机器人操作手运动的奇性和共轭曲面问题。在三次Bezier曲线、张量积Bezier曲面和三角域Bezier曲面的奇性和凸性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提出了一类混合型共轭曲面问题,并给出了特殊情形的一个解法。华宣积先生长期担任教学工作。著有本科生教材《空间解析几何》、《文科高等数学》(合作)和研究生教材《应用几何教程》(合作),其中《应用几何教程》(合作)获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国家教委一等奖和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合作完成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数学人才》项目获1997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和合作指导的研究生共有30名获硕士学位、7名获博士学位。其中汪国平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编委。华宣积先生作为复旦大学计算几何研究组的主要成员,曾应邀为江南造船厂和上海航天局的技术人员讲授计算几何的系统理论和实际应用,并积极参加计算几何协作组的各项活动,为计算几何协作组的会议和举办讲习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来源:山涧果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